宋振玉(1915年5月22日—2010年12月8日),男,直隶(今
河北省)安国人,中国药理学家,曾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
药理学研究,开创了我国药物代谢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许多种药物经典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还从事中草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和新药药效筛选工作。撰有《五味子仁七种成分的一些药理作用比较》《联苯双酯、二苯乙烯、五仁醇、灵芝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等论文。长期担任《
药学学报》主编,为我国药学文献的编辑出版做出贡献。
生平
1915年5月22日出生于
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桥。父亲是中医兼小学教师。家境困难,中学学习期间曾得到
姨母资助。1936年,毕业于河北省第六中学高中。为了生计和准备继续深造,他先后考取北平
中法大学化学系练习生和
清华大学社会系编辑员,进行短期工作。1937年,他考取
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公费生。他读书之余,在校内做些饭厅服务、整理草坪树木的工作,以维持生活费用。1941年,他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
偷袭珍珠港”爆发后,
日本占领者关闭了燕京大学,他被迫到天津兴隆化学制药厂及天津东亚公司化学厂工作。1946年,到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任讲师。当时学校经费甚少,为进行研究工作,他自费购买药品,曾从中药
鸦胆子中提取出一种抗阿米巴的有效成分,后发表在1949年美国药学会志(JAPA)上,这是他最早从事的研究工作。
1948年,美籍华裔药理学家梁栋才(E.L,Way)出于爱国愿望,想培养一名中国研究生,经
燕京大学理学院院长推荐,宋振玉被梁先生接受。这年8月,宋振玉来到美国
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在梁先生指导下进行吗啡类药物镇痛和耐受性机制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发奋学习,补习了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
基础医学课程。在研究工作中,他从代谢和内分泌的角度探讨美沙酮、度冷丁等药物镇痛和耐受机制。当时,药物代谢还未形成独立学科,他凭借自己的化学基础,建立了一系列测定动物组织内药物浓度的方法,这些工作为他后来在国内开创药物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于1949年获乔治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又在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53年,他被
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聘为副教授,进行局麻药利多卡因的代谢研究。此时,他的物质待遇丰厚、工作条件优越,本可留居美国,但他热爱祖国,决心回国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经过一番周折,他于1954年回到首都北京,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药理学室工作,任副研究员。1963年,晋升为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药理室副主任、主任。
高尚品质
宋振玉为人正直,平易近人,生活简朴。他是我国著名专家,但待人谦虚和蔼,毫无架子。他很关心周围同事,甚至工作人员家人的事也记挂在心。一次,室内一位同志患
上消化道出血住院,他第一个去看望,并主动拿出1000元存折交给病人,以备急用。他对别人的爱护还表现在政治运动中也不畏风险,仗义执言。“文化大革命”中,有位同事被打成“反革命”,一般人都不敢表示意见,他却找到有关部门说:“我和她共事多年,我敢说她不是反革命。”他对社会上不正风气十分痛恨,并且勇于抵制。一次,某高级干部为儿子考研究生的事派人找他,来人介绍了考生父亲的官职,示意他开方便之门,被他正言拒绝。他对实验设备、材料和办公用品十分珍惜,发现别人浪费,就严厉批评。如确是实验需要,他十分慷慨,室内公用仪器,甚至别的课题组的仪器,有的也是由他的科研经费买的。他生活朴素,从不讲究衣食。有件呢大衣边缘已磨损发白,他用墨水涂一下,出国继续穿用。但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他每次都购买几百元国库券。
任职经历
1983年,宋振玉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他还担任很多社会职务,如
中国药学会理事、
世界卫生组织(WHO)
基本药物专家组成员、《
药学学报》主编、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药物代谢专业执委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J.Biomed.Enviromental Sci(《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杂志)副主编、Drug
新陈代谢 Reviews(《药物代谢综述》)编委,还是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联合出版社副总编等。
成就
开创我国药物代谢研究事业
宋振玉回国后,原想继续进行吗啡类药物的研究,但当我国正在开展
日本血吸虫的防治工作,他自觉地将研究课题转向了血防药物。他领导工作人员开展了锑剂毒性和吸收、分布、排泄的研究,于1957年,发表了论文《三价葡萄糖酸锑铵和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及注射后锑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这是我国药物代谢研究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其后,又发表了《二巯基丁二酸钠对三价葡萄糖酸锑铵毒性及代谢的影响》论文,在我国最早将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60年代初,他撰写《药物转化酶及一些影响药物转化的因素》,向国内介绍了药物代谢酶的研究进展。1963年,发表论文《二苯基丙基己酸β-二己基氨基乙酯(SKF525A)对戊巴比妥钠体内转化的双相影响》,是我国最早开展的药酶研究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项刚刚起步的工作又被搁置起来。197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学术会上,他再次呼吁进行药酶的研究,并且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饮食习惯差异大,又广泛采用中草药,并且中西药同时使用,因而研究药酶的诱导和抑制、药酶的民族和地域差异、中草药对药酶的影响、中西药配伍等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惜当时他的这些远见卓识的建议未被重视,使我国在这个领域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80年代以来,他指导研究了抗
肝炎药物
联苯双酯的代谢,并对体内转化途径作了深入探讨。为了检测新结构抗疟药
青蒿素和强心药黄夹甙在生物样品内的含量,他指导研究生建立了这两个药物的放射免疫测定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仅有的测定小分子药物的放射免疫方法。30多年来,他领导工作人员采用了比色、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荧光、纸层析、薄层层析、薄层扫描、高效液相色谱、放射免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进行药物代谢研究,涉及抗
脑血吸虫病、抗肿瘤、利尿、抗疟、拟
胆碱、抗
肝炎、强心等药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他古稀之年,主持编写了《药物代谢研究》,全面阐述了药物代谢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是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专著。他开创了我国药物代谢研究的事业,并始终站在发展前列,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中草药研究和新药药效筛选
50年代中期,为了研究我国珍贵药材人参的
药理学作用,宋振玉领导工作人员建立动物模型,证明了人参对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及与肾上腺垂体系统的关系。60年代,为了寻找治疗
关节炎的药物,他领导工作人员建立
抗炎药动物模型,筛选出一批有效的中草药。为了防治放射性损害的需要,他领导科研人员建立
放射病动物模型,筛选和研究了有关药物。
培养科研人员
早在60年代初期,他培养干部的经验就在医科院系统做过介绍,《
健康报》也进行了报道。他十分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学习。回国初期,为了使年轻同志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亲自讲授生物化学、
药理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并严格考核,督促大家学习。他注意培养科研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科研能力。他多次为年轻同志讲授“如何写实验记录”,强调“立即、直接、清晰”。立即是指要边做实验边记录,不要补记;直接是指将实验条件和结果直接记在本上,不能先用单页纸记,然后转抄;清晰是指字迹和语意清楚。他还多次为年轻同志介绍“怎样写科学论文”,从题目的选择、提要、前言、正文、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各方面讲解撰写论文的要点。这些讲座对初入科学殿堂的年轻人确实如夏日甘泉一样。每有新人到他身边工作,他都要先带到图书馆,教给他们查阅文献的方法。当他看到有价值的资料时,总是送给有关人员参考。全室几乎所有的论文他都仔细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他指导别人工作时,既提出意见,又大胆放手,鼓励人家尝试新的方法或验证新的设想,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如今,他培养过的一些研究生、进修生和工作人员已成为科研教学单位的骨干力量。
主编《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是一个包容药物化学、植物化学、药用植物、药剂、药物分析、
药理学和抗生素领域的专业性刊物。《药学学报》在“文化大革命”后复刊,他任主编。编辑部从组稿到出版有一个繁杂过程,包括综合审稿人意见、决定稿件录用的总审,稿件确定后整期内容的审核,排版印刷后第一次校样的校对,他几乎每一步工作都参加。他审稿认真仔细,一丝不苟。本来编辑部只要求他对英文把关,但他连中文及专业内容都一并审查。由于他既懂药理,又通
化学,并且熟谙英文,所以常常提出中肯的意见。《
药学学报》是月刊,稿件总是新旧交替、接踵而来,校稿还有时间限制,但他从不耽误。每逢外出开会,他都提前打招呼,唯恐影响稿件的审校。他有自己承担的研究课题,又有很多兼职活动,因此审稿几乎占用了他所有晚上和节假日时间。他对提高办刊质量十分重视,每期出版后,他仍要仔细翻阅,从中发现问题。他还经常关心其他杂志,凡有可借鉴之处,马上向编委介绍。激光照排印刷就是他提议并协助联系的。为使学报尽善尽美,他孜孜不倦,付出极大精力。
宋振玉因年事已高,几年前就退休了,但他仍像以前一样,毫不松懈,每天按时上下班,默默地奉献自己晚年的余热。在他75岁寿辰时,药理室全体同志为他举行了庆祝活动,所领导和其他科室的同志也前来祝贺,向他表示由衷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简历
1937—1941年 在
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41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1942—1944年 任天津兴隆
化学制药厂技术员。
1944—1946年 任天津东亚公司化学厂研究助理。
1945年 在燕京大学任教。
1946—1948年 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讲师。
1948—1949年 在美国
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药理学系进修,获硕士学位。
1949—1952年 在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理系进修,获博士学位。
1952—1953年 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日金山分校博士后研究。
1953—1954年 任
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副教授。
1954—1963年 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63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任药理室副主任、主任。
2010年12月8日 逝世。
主要论著
(此处保留原有的论著列表,不再重复列出)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