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拉乡位于云南
富宁县东部,东南与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泮水乡,
靖西市魁圩乡,
那坡县定业乡接壤,西北与本县的
归朝镇、
者桑乡相邻,为两省(区)四县(市)六乡镇结合部,富宁县重要河流
谷拉河自云西向东从乡境穿过,区位优势突出。
地理环境
谷拉乡位于富宁县东部,地处东经42.40″--106°07′37.42″,北纬23°27′13.02″--23°43′43.57″之间,东南与广西百色市泮水乡、靖西县魁圩乡、那坡县
龙合乡接壤,西北与归朝镇、者桑乡相邻,为两省(区)四县(市)五乡(镇)结合部,是富宁县革命老区核心区。
全乡有耕地面积22987亩,人均耕地面积0.95亩。年平均气温27℃,年日照2054小时,年均降雨量112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境资源
谷拉乡距广西
百色市120公里,距国道323线和建设中的“衡昆”高速公路富宁段、将在2008年10月开建的千里
珠江航运滇东南第一港——
富宁县 50公里 全乡总面积386平方公里,最低海拔250,最高海拔 1316米,最低海拔 250米,年均气温 27℃ 、降雨量 1199毫米,年无霜期340天以上,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区土地面积占80%。
自然资源
辖区内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有
谷拉河,水能贮藏量4.06万千瓦,现建有谷拉电站、百达电站和那林电站,装机64000KW;经济林木主要有
甘蔗、
油茶和八角。
喀斯特熔岩地貌面积占70%,景景区集青山、绿水、
溶洞、古树、奇花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溶洞星落密布,山峦起伏,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0.13%,宛如世外桃源,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
驮娘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色市水库在谷拉境内形成20多公里的库岸线,可从百色乘船直达谷拉的百达村,乘船的同时就可观赏沿河两岸的原始森林,沿途中
野鸭、天鹅等野生动物出没定会让你欣喜若狂,接连就是百达和
天生桥两座梯级电站,百达电站水库水位直接延伸到谷拉码头,而装机4万千瓦的
天生桥电站大坝则在距离谷拉街约 4公里 的大峡谷中建设,巍峨壮观,该水库库区直接与在建的归朝洞平电站大坝相接,百色、百达、天生桥水库在谷拉共形成库岸线50余公里,三座水库犹如三个碧玉盘映衬着如画的山峦,山与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人口民族
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386平方公里(57.9万亩),辖11个村委会237个村小组5656户25004人,居住着汉、壮、瑶3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4674人,农业人口23547人,劳动力人口14631人。全乡210个村小组通公路,村村通路率为88%。
谷拉乡居住着汉、壮、瑶等3种民族,其中
壮族居多,汉、瑶次之。谷拉乡地处边远山区,人口居住分散。
经济
农村经济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77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194元,占总收入7%;畜牧业收入215万元,占总收入的7.7%;
渔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0.5%;林业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4.3%;第二、三产业收入491万元,占总收入的22%;工资性收入6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元,农民收入以第一、二、三产业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68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34人(占劳动力的20.17%),在省内务工861人,到省外务工1673人。
文化
谷拉乡民族风俗文化各异,民族服饰类型多样。
壮族有
上巳节“风流街”,七月半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等民族节日,
瑶族最隆重的当数
清明节。
现存的谷留堡、龙所红军洞、恒村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遗址,是谷拉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见证,谷拉属全国一类革命老区。
谷拉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特困乡。“老”是指谷拉属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战斗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
百色起义”后,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红七军二十一师在谷拉的“七村九弄”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长达8年之久,现存的甘屯红军洞、谷留碉堡、恒村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是谷拉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见证;“少”是指谷拉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6%;“边”是指谷拉地处云广两省交界处,位于
云南省省的边缘地区,政府驻地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泮水乡仅20余公里,也是云南通往广西大门之一;“山”是指谷拉自然分布为河谷山区、高石山区,喀斯特地形地貌占全乡国土面积近一半,山高路陡正是我乡地形的主要特点;“穷”是指谷拉基础差、底子薄,乡贫民穷,尤其是谷拉人民在20世纪初期处在支前参战、保家卫国的前沿阵地,为捍卫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自古素有“谷拉谷拉,大半石旮,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几里山路背水吃,石头缝里种庄稼;滴水贵如油,寸土贵如金;栽下几面坡,收来几小箩;吃粮靠救济,用钱靠国家”之称,至今还有近半数的群众还处在温饱线以下。
民族文化
谷拉区域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的99%。千百年来,各民族由于长期与
壮族杂居逐渐与壮族同化,民族通婚,和睦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创造了谷拉独特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他们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谷拉壮族有布土、布洋、布雄、天保和
隆安县等支系。他们多住河谷地区,是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的古老民族,至今为此者利河、谷拉河边悠悠转动的“风车提水”和建造在溪流旁“水碓米”就是千万年来的稻作文化与古老传承。生活在这里的壮族人民据“那”而作,赖“那”
生食,依“那”而乐,以“那”为本。他们勤于耕织,器重
铜鼓,厚爱银饰,擅长山歌,有自己的宗教习俗,也有柔情似水、风情万种的情怀,向往大海,向往蓝天,特别是体现在穿着服饰上,是名副其实的“蓝衣壮”。
壮族月有节,并且每个节用糯米做成的食物独具特色,这些食物中蕴涵着壮族的风俗和礼仪。古居水边,钟情于水的壮家人,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风流街即“陇端街”是谷拉壮族盛大的节日,三四月间的“陇端街”是特色的节日。“陇端”壮族的意思就是下田去凑热闹。其风俗已有千年的历史。每年壮族同胞祈求
五谷丰登,六畜生旺。赶“陇端街”的村寨出海报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及远近亲戚来欢度佳节。做好农家饭和糕点接待客人,唱戏、做买卖,男女青年打泥仗。小姑娘小伙子打着花伞篾帽,吹着树叶唱起山歌,当小伙子看上某个姑娘时,便会千方百计向她表示,姑娘若有意就开始对唱山歌,了解对方情况和倾吐爱慕之情,唱到夕阳西下,“相约黄昏后,竹林歌声扬”是对当今壮乡男女青年作交流的真实写照,那婉转的歌声和轻柔的话语,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如痴如醉。
谷拉
瑶族有大板瑶和蓝淀瑶,瑶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其风俗亦有独异之处,最具有特色的祀盘王。传说中,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祀盘王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又称“盘王节”或“跳盘王”“还盘王愿”。传说在远古时候,瑶族同胞漂过海去谋生,中途遇到大风浪,经祈求盘王保佑方得风平浪静。为感谢盘王的保佑,金秋时节,择一风丽之日,身着节日盛装的瑶家人,便会聚在一起,跳着长鼓舞、唱着“盘王歌”,年轻人则打花棍、放花炮、丢花包,场面十分壮观热闹。
民间习俗
当地
壮族招徕客人的方式与众不同,客人进门主人首先是不会递烟也不端茶,他们都会用碗斟满用草药精制的酒曲而酿制的醇香
米酒给你端上,假如你一饮而尽,主人绝对是万分欢喜!假如你不喝那端来的酒,主人家会认为你嫌弃,也就不乐意杀鸡宰鸭热情接待你啦!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祭祀祖宗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杀鸡宰鸭、制作用各种植物叶子浸泡为
染料而蒸出颜色多达10余种的
花糯饭,花糯饭色鲜味美,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偶有人串门,主人家定会用手捏成
鸡蛋或拳头大的一团叫你尝个美味。当天,各家带上
酒肉、花糯饭、爆竹、锄头等到各家坟地清扫坟地,以示对祖宗的供奉。
在这片神奇而
钟灵的土地上孕育了壮家人如水的性格,每到农历的二、三月间,壮家人都会欢欢喜喜相聚在一起赶“珑端”街,也叫“风流街”。每逢这个时候,十里八乡的壮家人就会从家中赶来,相聚在约定的田头陇边,载歌载舞,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而家中早就备好了美味佳肴接待亲朋好友。要数异常活跃的则是穿上节日盛装的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他们通过对歌、共舞、敬酒相认识,发现眼中情人时会斟满一杯“红军茶”(当地酿制
米酒)给对方敬上以加深情感,并根据相貌人品,选择自己的意中人互赠定情之物,其实“风流街”的名称由来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啦!如今,珑端街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各族群众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传统节日,更是新时代
壮族儿女交流感情、寻友觅偶的“
情人节”。
交通
县乡公路90公里。全乡11个村委会有5个村委会正常通公路(
峨村、龙灯、多贡、马贯、立达)共55公里;6个村委会半通公路(新村、龙色、谷桃、那龙、能地、平蒙)共87公里;共有237个村小组337个自然村,目前,只有104个村小组136个自然村通公路,通路率40%,尚有133个村小组20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共534.15公里。
社会
基础设施
农业
在多贡片区开发中,新建炸石造地100亩,建地头水柜32口,小水窖32口,进村道路3公里3米宽。沟渠3.2公里。
水利
全乡共建成水沟1036条2590公里,其中:三面光沟渠5条1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100亩。
能源、电气化
11个村委会326个自然村通电,自然村通电率96.7%,行政村通电率100%。已建沼气池1472余口。
通电讯、广播电视
全乡共有237个村小组337个自然村,有236个村小326个自然村通电,尚有1个村小组11个自然村未通电(渭外、
安平县、羊母、龙蔗、南老、龙应、龙歪、定甲、南洪、平速、龙问、旧腮);农网改造32个村小组,改造率13.5%。共安装5座地面
卫星接收站,惠及229户1030人;手机信号塔3座,3个村小组通程控电话,169个自然村通无绳电话,全乡5105户24652人,共有无绳电话438部,户均拥有无绳电话0.086部,移动电话353部,人均0.014部,174自然村通电话,通话率为51.6%。
文化教育
谷拉乡共建有中学1所,占地面积21.189亩。建有完小校11所,村小、教学点30所,共在教师174人,其中女教师30人。有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3290人,其中:初中生2167人,小学生4955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