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干部是指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对工作被动应付的干部。其表现形式包括混日子的,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有关系有背景的,不会做事的不敢做事、不愿做事的,事事以领导态度为“风向标”的选择性“躺平式干部”。
2021年,《
中国监察》杂志第21期刊发文章《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揭露了“躺平式干部”众生相。《
中国组织人事报》于2024年4月9日刊发文章《辽宁加强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 让干部干净干事有干劲》,详细介绍了辽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具体举措和成效。2024年11月20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发文,让有为者有位,让躺平者警醒。
2023年以来,马尔康市纪委监委剑指“躺平式”干部,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6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5个,提出意见建议26条。对作风不严不实问题共立案9人,免职1人,组织调整3人,约谈提醒9人,诫勉谈话3人,批评教育12人,通报3期。2023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波密县通报3名“躺平式”“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干部。
表现形式
混日子的“躺平式干部”。
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 “躺平式干部”。
有关系有背景的“躺平式干部”。
不会做事的“躺平式干部”。
不敢做事、不愿做事的“躺平式干部”。
事事以领导态度为“风向标”的选择性“躺平式干部”。
形成原因
“躺平式干部”的形成,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上在于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定力不过硬,客观上则与现有的机构职责划分、考核评价激励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有关。
1、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人民至上”观念弱化。
2、个别基层机构职责界限不清,岗位职责设置不明。
3、考核评价制度不精准不完善,影响到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激励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提供有效的制度激励。一方面,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效应”明显;另一方面,按照现行的工资福利政策,基层干部薪酬固定,不能随意增减,无法体现工作量的大小。
5、问责制度不健全,公职人员退出机制不畅通。一方面,目前的惩戒问责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缺乏干部淘汰机制。
6、容错纠错制度不健全,试错容错空间相对较小。
治理对策
1、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
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主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坚定其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领会掌握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观念,强化公仆意识。要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民干事的信念,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初心担使命。
三要教育党员干部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岗位职责。作为公职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岗位职责,保持高度的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将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本领,提高其干事创业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抓好落实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为此目的,一要督促、鼓励党员干部多向书本学习,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顺应时代变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要定期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要针对党员干部的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进行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培训,让党员干部愿出力、会出力、善出力;三要让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升破解问题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本领。
3、要优化基层机构职责配置,科学划分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界限
一要建立健全基层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制度,强化基层机构职能与岗位的编制管理,及时调整基层机构权责清单。
二要推动部门职责规范化、清晰化。以责任清单形式,梳理部门职责权限,列出法定责任事项并予以细化,厘清责任边界,明确每个部门办理哪些事项,承担哪些责任,规避部门忙闲不均、人浮于事的现象。涉及多部门交叉职责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区分工作任务主责、次责,减少推诿扯皮。
三要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详细列出职位名称、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事项、任职资格、职位人等信息,确保基层人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通过厘清职责边界,保证基层工作秩序,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从根本上减少基层闲人现象,杜绝干部“躺平”现象。
4、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让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
一要明晰党员干部容错纠错的政策界限、免责清单、实施细则和纠错流程,提升
容错纠错机制的可操作性。
二要实事求是区分错误,明确哪些错误可容、哪些错误不能容,要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以及后果影响等情况,对党员干部做事中出现的失误性质、详情进行理性区分辨别。
三是对于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要设置一定的试错容错空间,宽容其所犯的失误;对于明知故犯、主观性的错误,要实施精准问责;对于有意为之的违法违纪,要严肃问责,并依法依纪追究其相应责任。
四要建立纠错机制。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错误倾向,要及早介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帮助党员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
5、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党员干部不愿“躺平”
一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要细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严格规定考核程序,形成常态化评议机制,增强考核指标、考评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确保考评结果精准科学。年度考核、平时考核要突出实绩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要将考核结果充分运用于干部人事管理全过程。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以正向激励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对实绩突出、考核评价高的党员干部,要及时奖励;对实绩较差的党员干部,要予以必要的提醒或惩戒。
四要设计多元化激励方式,实现
有效激励。要切实践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打破基层干部晋升障碍,畅通晋升通道,让基层干部有奔头。要严格控制“双占”(领导兼任职级)数量、比例,适度扩大基层人员的职级名额。
6、要建立健全追责机制和公职人员辞退制度,使党员干部不敢“躺平”
要建立健全追责机制和公职人员辞退制度,坚决打破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对不珍惜岗位,长期不作为、乱作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躺平式干部”,不能听之任之,要该调整的调整,该问责的问责,该处分的处分;对多次违纪、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者,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及时辞退,真正实现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局面,进而使其产生危机意识,倒逼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不敢“躺平”。
通报治理
云南省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
昆明市从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敢担当、拖沓应付、工作标准低、推诿扯皮等方面细化9类“太平官”负面形象。
遵义市红花岗区设置“蜗牛奖”,将办事拖沓、敷衍塞责、漠视群众利益、问题整改不力等6种情形纳入认定范围。
2016年起,
泰州市设立“
蜗牛奖”,颁发给全市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
2022年,江苏滨海县委组织部重点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并在7月对当年首批7名“躺平者”干部进行集中诫勉谈话。
2023年以来,马尔康市纪委监委剑指“躺平式”干部,从严整治慵懒怠政,不担当、不作为,“躺平”“侧卧”“装睡”等作风突出问题,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6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5个,提出意见建议26条。对作风不严不实问题共立案9人,免职1人,组织调整3人,约谈提醒9人,诫勉谈话3人,批评教育12人,通报3期。
2023年7月20日,
广东省佛山市
三水区南山镇在召开干部大会时提出制定“躺平”和“休闲”人员名册,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分类提出处置意见。2023年9月,西藏日喀则市委组织部联合宣传、网信等部门在当地多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台,通报曝光“躺平式”干部负面典型和教育转化典型相关案例,引导广大干部履职尽责。2023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波密县通报3名“躺平式”“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干部。
2024年9月,
湛江市麻章区委对8名“躺平式”干部进行调整。11月12日,麻章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敢为问题,并决定建立“躺平式”干部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对转化效果好的“躺平式”干部及时销号“出库”,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11月16日,广东省湛江市
麻章区出台《关于实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辨才治庸方案(试行)》。《方案》突出以事察人、以事辨人,给实干者亮“绿灯”,给躺平者亮“黄灯”。
相关评论
2021年,《
中国监察》杂志第21期刊发文章《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揭露了“躺平式干部”众生相。文章表示,对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推拖绕式“躺平”、偷奸耍滑式“躺平”、担心问责式“躺平”和未老先衰式“躺平”等问题,采用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咬耳扯袖,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对于不珍惜岗位、不愿作为的干部,绝不能听之任之,要充分运用监督作用,准确界定职责范围,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问责的坚决问责,不搞“避重就轻”式问责。文章指出,应选任一大批“干将”“闯将”,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没有市场。
2023年1月22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发布快评:“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而且正如
马丽饰演的马局长所言,他们伤了百姓的心。
和挂在墙上充当“软装”的假锦旗相比,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丰碑。为官避事平生耻。身为党员干部,应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设身处地了解群众疾苦,以担当做事为荣、以为民服务为乐,摆正工作态度、改善工作作风。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避免被“协调七八个部门”这样的问题难住,不断靠自身的担当作为为群众创造更大的幸福。治“躺平式干部”需对症下药、多管齐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励担当作为,识别、选准、用好干部,坚决对“躺平者”说不,坚定为担当者叫好,选拔出“闯将”“干将”,避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中对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玩忽职守不作为”等作风问题作出部署,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惩治“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亮红牌、发警示,释放“是干部就不能这么混日子”的强烈信号。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拈轻怕重、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等各类“躺平”,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畏,摒弃私心杂念、努力造福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斗创造奇迹。广大党员干部应多一分“动如脱兔”的机警和敏捷,切实做到“在位善为”,敢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愿混日子、不作为、甘于躺平的干部再无立足之地。
干部当然不能“躺平”,督促干部的措施却不能只是一场评选活动。它应该包括: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着力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等等。
“躺平式”顽症痼疾“非一日之寒”,彻底根治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各级党委政府要对隐形变异的“躺平”现象精准辨识,对花样翻新的“躺平式”干部精准画像,使之无处遁形。要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躺平”问题零容忍,动真格、出快手、除病根。
《
中国组织人事报》2024年4月9日刊发文章《辽宁加强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 让干部干净干事有干劲》,详细介绍近年来辽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具体举措和成效。文章称,辽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严格执行“一把手”异地任职、定期交流等制度,推行各地区异地任职干部集中居住,便于相互监督。向100个县(市、区)“一把手”发送个别县委书记违规选人用人问题调查报告,教育警示“一把手”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规范行使选人用人权。
2024年11月20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发布题为《让有为者有位 让躺平者警醒》的文章,就
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一事谈如何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敢为问题。文章称,无论是处理“躺平式干部”,还是出台方案,其实都意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也释放了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动真碰硬的强烈信号。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