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最高文艺奖,主要用于奖励代表广西文艺创作最高水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设10大类奖项,包括文学类、文艺理论评论类、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
摄影类、广播影视类、戏剧类、舞蹈类、
曲艺杂技类。
2024年1月11日,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价值意义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最高文艺奖,主要用于奖励代表广西文艺创作最高水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群众文艺作品供给,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导向示范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奖项设置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设10大类奖项。除作品奖外,相关艺术门类设
单项奖:
(二)文艺理论评论类,设作品奖。
(三)音乐类,设作品奖、表演奖(
器乐演奏、
声乐演唱)。
(五)书法类(含篆刻),设作品奖。
(七)广播影视类(含电影、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影视纪录片、广播电视综艺节目、
广播剧、综艺晚会以及上述类别的网络视听作品),设作品奖、编剧奖、导演奖。
(八)戏剧类(含
小品),设作品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舞台美术奖、表演奖。
(九)舞蹈类,设作品奖。
(十)
曲艺杂技类(含魔术、
独角戏节目),设作品奖、表演奖。
评奖数量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每个门类设奖数量根据当届申报作品、主创和表演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等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评选应坚持高标准、宁缺毋滥,如申报门类的作品、主创和表演人员达不到评奖标准的,则该类奖项可以空缺。
奖项评选
评选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质量第一、优中选优,推选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程序和标准,规范实施,确保评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工作统筹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工作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联等单位负责。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委工作组。
按照统筹兼顾、门类均衡的原则遴选评委,注重体现评委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定期调整轮换,并严格执行评委回避、保密等制度。
参选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凡在广西生活和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或表演的文艺作品,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参评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一)在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公开发行的报刊或出版部门出版、刊载、转载的文艺作品,或在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并与作者签订了独家版权合同的网站发表已完成的网络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
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文艺理论评论等。单篇的诗、短篇小说、系列丛书等不参加评奖。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须以汉语译本参评;
(二)在省级以上平台展出、演出、播映的艺术作品,包括书法(含篆刻)、美术(含
工艺美术)、
摄影、舞蹈、杂技(含魔术、滑稽节目)、音乐、
曲艺、小品、广播电视综艺节目、
广播剧等;
(三)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文艺单位生产或首演的电影、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影视纪录片、文艺晚会、戏剧等综合性文艺作品及其网络视听作品;
(四)已在国际性、全国性评奖中获奖的作品。
外省(自治区、
直辖市)摄制、演出、演播的优秀综合性文艺作品,其文学剧本由在广西生活和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该文学剧本可以参评。
严格落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禁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导向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作品参评。作品存在版权纠纷,或者申报获奖的候选人存在违法违规、失德失范产生不良影响或其他不适宜授奖情形的,取消参评资格。
奖项历程
2017年11月25日,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2019年8月29日,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2021年11月16日,
第十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2024年1月11日,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获奖名单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相关事件
2024年3月22日,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君教授本应参加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表彰会,却在
广西民族大学校内被校车撞倒,随后被送医急救。4月9日,叶君教授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