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7542
大益七子饼茶
大益7542是中国茶叶领导品牌大益茶业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箐为里,幼嫩芽叶为撒面,研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7542的含义为1975年的配方,4级茶青制作,海厂出品(勐海厂代码是2)。
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因其研配时主要以中壮茶箐为骨架,配以细嫩芽叶撒面,结构饱满,存放后期变化较为丰富,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经典系列茶品是以销量规模,市场覆盖,品牌影响,文化内涵等四个维度全面承接大益品牌落地,是大益产品结构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茶品简介
宫廷普洱茶是中国的著名茶品,大益普洱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7572(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69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7542普洱茶即是大益集团勐海茶厂生产的一款生茶。此普洱茶饼形圆正,茶底红润鲜活,汤色油亮通透,近似于琥珀色,味浑厚而有浓度,尾韵甘甜清爽,回甘好,生津持久,存放后的茶性转化的较为丰富,适宜品饮收藏。
名称释义
1976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茶会议,基于出口需要规范了普洱茶号。前面2个数字是代表配方的年份,第三位数是代表茶青的级别,第四位数是茶厂代码。7542即:75年的配方,4级茶青制作,勐海厂出品(勐海厂代码是2)。
品质特点
大益7542以其回甘好、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茶青油亮,香气好且奇特(如梅果香、花蜜香、兰香)而著称。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很多中外客商及宫廷普洱茶爱好者青睐的收藏佳品‌。
发展渊源
73青饼
市场上对早期7542七子饼茶代称,也有“小绿印”的称号,俗称“73青饼”的7542是1998年12月台北钰壶 轩黄先生为其命名的一个俗称(有待考证),外包棉纸“中茶LOGO”为大口中,茶字为手工盖印,内飞有细字尖出和美术字体两种。“73青饼”也有刷唛7542—503或506的产品,503和506两组数字表示这批产品在1985年以前还在生产。
88青饼
1988至1992年之间生产的7542,由于刚出厂时茶品过于青涩,无人问津,后被港商干仓存储,经过多年的陈化,品质才得以体现,由于生产于1988年之间,所以市场上为其命名为“88青饼”。
大益七子饼茶
紫大益1996至2002年之间生产的7542,1996至2001年以前外包棉纸大益标识为紫色印刷,内飞则保持原来的红色大益标识,因包装纸颜色以及大益标识为玫瑰紫,所以被市场命名为“紫大益”;2001年以后生产的7542,因外包棉纸大益商标依旧为玫瑰紫色印刷,而内飞则由原来红色大益标识改为玫瑰紫色大益标识,所以市场上将这批茶命名为"玫瑰大益"。红大益和紫大益相同,只因包装纸颜色以及大益标识为红色印刷,而被市场命名为“红大益”。
橙印七子饼茶
橙印1996—1997年之间生产的7542,此批茶叶是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定制的茶品,因外包棉纸中央茶字的颜色为橙色,被市场上命名为“橙印7542”。
产地介绍
南糯山位于景洪市勐海县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名的茶叶产地。位于东经 100° 31'~100° 39',北纬21°~220 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C,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山村委会辖30个自然村寨,居民均为哈尼族
大益茶品原料均选自世界茶树发源地、驰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核心产区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境内,两个万亩自有原料基地“勐海布朗基地”和“巴达基地”,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南岳云雾茶缭绕,环境的得天独厚孕育了大益优良的茶叶原料,所产之茶“色、香、味”均属上乘。所产茶叶特点:回甘好、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茶青油亮,香气好、奇特,有梅果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宫廷普洱茶喜好者青睐的收藏佳品。
“勐海布朗基地”和“巴达基地”两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级勐海县普洱茶农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巴达基地)、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和出口检验检疫备案基地。
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也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价值。“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级别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拼配几乎是所有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勐海茶厂长期以来的大规模生产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储备,使得其对该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经典好茶的内涵在于“三分天赐,七分人工”。2008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验证七十载专业制茶工艺的追精求纯。
拼配技术:宫廷普洱茶拼配技术,即指不同产区、原料、等级、年份的茶青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加工精制,以实现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口感协调丰富。
发酵工艺:1973年,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生物发酵陈华技术”在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勐海茶厂最早研创成功应用,开启了普洱茶“熟茶”的先河。而大益勐海县茶厂也凭借成熟而独到的发酵工艺,奠定自身行业工艺水平的标杆地位,并形成广受业界好评和消费者推崇的“勐海味传奇”。
收藏价值
较之某些单一茶菁简单加工而成的所谓“一口料”产品,7542和7572之所以成为经典,更胜在数十年如一的纯正口味和稳定品质;更胜在品感协调丰富,并达致“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而圆熟精深的技术保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7542作为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拼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存放后的变化较为丰富。
7572亦是勐海茶厂的大宗熟饼茶,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采用金毫细茶撒面,青壮茶青为里茶,发酵适度,茶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厚,汤色红亮,综合品质高。
承载了大益几代茶人智慧,“7542、7572”的品质达到了和谐、稳定的境界。普洱茶饼外形的嫩度与成熟度,茶汤滋味的厚度与醇滑度,茶汤香气的高扬和纯正度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包装与辨识
2004年生产的红大益7542,由于处在国营勐海茶厂改制的特殊阶段,其包装底部“勐海茶厂出品”的“廠”字左上角缺了一小块,因此市场称之为“缺角厂”红大益。这一时期的宫廷普洱茶大多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勐海茶厂通过不同的“暗记”帮助茶友们辨别茶品真伪和年份特征‌。
目录
概述
茶品简介
名称释义
品质特点
发展渊源
73青饼
88青饼
大益七子饼茶
橙印七子饼茶
产地介绍
制作工艺
收藏价值
包装与辨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