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薰,字伯解,号南麓,百侯杨氏的第12世传人,是延台的第四个儿子。他来自
清代的
大埔县百侯镇,这个镇位于大埔县东部,是
梅州市首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百侯镇自清代以来,因其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而被称为“文化之乡”,并有着“夙称邹鲁乡”的美誉。百侯镇原称“白侯”,于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更名为“百侯”。
杨士薰以学问深厚和乐于助人而知名。他的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体现在多个典故中,如“诗书世家”、“父子
进士”、“三世科甲”、“兄弟七进士”以及“一腹三翰林”,这些典故均出自于
百侯镇的杨氏家族,特别是杨士薰所属的十二世。
人物生平
杨士薰,生于
顺治十一年,曾成为拔贡并通过廷试,获得部司的认可,随后被授予教习职位,但他选择不就任。他一生致力于学问,强调读书应汲取圣贤智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人伦道德。“他乐于助人,慷慨大方。当家族
聂氏宗祠被寇火焚毁时,他毅然修复,不辞辛劳。”在
康熙帝七年百侯水灾中,他积极倡导并推动土堡的建设,成功保护了数百户家庭免受灾害的侵袭。
此外,他还与同乡的萧翱材、池延宗等人商议并实施了均役之策,将原本只由正余户承担的派役任务,改为由五个股份轮值承担,其中
杨姓为一股,从而减轻了正余户的经济负担。
在耿逆陷邻邑的事件中,杨士薰展现了他的仁慈和勇气。他倾尽家财赎回被掠妇女,并帮助寻找失散的女儿,对于那些无力赎回的妇女,他还积极募捐资金以助她们回归家庭。“他的善举得到了广泛赞誉,许多人甚至在家中设立他的禄位,以表感激和尊敬。”
杨士薰的一生充满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他卒于六十六岁。他的子孙后代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有五人成为
进士,三人被选拔为馆选,一人分部任职,还有十八人获得贤书,七十余人成为贡监青衿,其家族在科举考试中的辉煌成就,在当时社会是罕见的。
家族科举之盛
百侯文化在科举考试中的显著表现,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自嘉靖年间,八世祖杨淮对读书与科举的重视,为白堠地区奠定了重视文教的基调。这种传统逐渐积淀,形成了深厚的家学渊源。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时期,尽管环境不安定,但百侯的学者们并未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十二世祖杨士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战乱时期依然坚持读书,甚至选择避世教育子孙,传授经义,这体现了百侯人对文化的坚守。这种坚守和家族以及地方上的文化氛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后来的学者们积极向学。当社会稳定,国家进行科举选才时,百侯的学子们因之前的积累和准备,而有机会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总的来说,百侯文化在科举中的成功,既得益于其深厚的家学传统,也与百侯人在动乱时期对文化的持续追求和积累密切相关。
在
顺治八年,清政府任命了第一任
大埔县县令后,
百侯镇地区的居民开始积极投身于科举考试。“其中,杨士薰与其弟弟杨士旐考中
秀才,他们的成就不仅为白堠地区带来了荣誉,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和引领了当地的科举风气。”
杨士薰的儿子
杨之徐自幼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他年少时便勤奋读书,能够迅速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年仅十岁的他已经开始撰写策论,展现出对经史典籍的深厚兴趣和独到见解,其才华常令长辈们赞赏不已。在科举考试中,杨之徐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他考中
举人,并且是同榜中年龄最小的考生。到了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年仅二十九岁的他成功考中进士,进一步证明了其学术造诣。随后,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他被任命为
光山县知县。在担任知县的期间,
杨之徐积极履行职责,关心百姓的疾苦,努力消除不利于民生的政策。他审理案件公正无私,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非法贿赂。此外,他还积极修复
孔子庙、续编旧志,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历史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杨之徐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受到一些人的诬陷而被上院弹劾。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保持了冷静和理性,没有表现出任何怨恨或不满。他选择了辞官归家,将精力投入到教育子女上。在杨之徐的悉心教育下,他的家族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其中,五个儿子考中进士,十一个孙子考中
举人。此外,还有两位侄子考中进士,三位侄孙考中举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杨缵绪、
杨黼时和杨演时三人在不同的朝代均考取了
进士并进入
翰林院,为家族赢得了“一腹三翰林”的美誉。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
杨之徐及其家族的教育水平,也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承。
杨士薰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家族成员考中的人数众多,占全县的比重较大。据历史统计,在整个
清代期间,白堠地区共有5人考中翰林,其中杨士薰家族占了3人;进士共23人,杨士薰家族有1个儿子、5个孙子和2个曾孙位列其中;文举人共128人,杨士薰家族则占据了21人的名额。
康熙,杨士薰的儿子
杨凤来在为其子侄撰写的《训诸犹子持满说》中提及:“两年间县府道三试,夺帜接踵,凡六七见,可谓显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杨士薰家族在科举考试中的突出表现。甚至有一年,全县共取中
秀才12人,其中白堠
杨姓竟占据了10个名额。
举人、
进士考试方面,杨士薰家族同样表现出色。同科中举在科举考试中堪称佳话,但在白堠地区,这一现象却成为了常态。在
康熙帝六十年(1721年),杨士薰的孙子
杨缵绪考中翰林,为家族增添了荣誉。而杨士薰本人及其儿子
杨之徐因均考中进士,赢得了“父子进士”的美誉。
雍正八年(1730年),杨之徐的孙子
杨允玺考中进士,使家族获得了“三世科甲”的称誉。此外,杨之徐的另外两个孙子
杨黼时和杨演时分别在
乾隆元年和乾隆十年考中进士和翰林,这一成就被赞誉为“一腹三翰院”、“杨氏三株”。乾隆十年,杨士薰的另外两个孙子
杨演时和杨文振同科考中
进士,而另一个孙子杨缵烈则考中明通进士,这一年杨氏家族诞生了“三代八进士”的佳话。
“在丁卯年的科举考试中,杨家七位子弟脱颖而出,成就显著。”
杨缵绪为此写下了《为廷、砀两男竖旗祭祖祝文》,其中一段描绘了这一家族的辉煌时刻:“丁卯年科举开启,杨家七子齐登科。人赞双珠自老蚌,德基锡恩育英才。必诜德徵同族秀,棣萼交辉映门楣。时任
桂林府守的
杨缵绪,鬓发已染秋霜,闻此佳讯眉宇飞扬。上司同僚竞相庆贺,共赞此景世间难寻。杨家忠厚传家,世泽绵长,祖宗之积庆,非今日始显。”
乾隆十二年四月,时任广西桂林府
知府的杨缵绪收到家书,得知在丁卯科
乡试中,杨家七人同登金榜,其中两人是他的儿子,其余五人是他的侄子,因此杨家获得了“同堂七魁”的美誉。整个府衙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
杨缵绪激动之余,挥毫成文,并嘱托家人将这篇祝文送回白堠老家,以告慰先祖。
杨士薰儿子
杨之徐,于清
康熙帝十四年(1675)中
举人,二十七年(1688)中
进士,
杨士薰孙子、杨之徐儿子
杨缵绪,于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选
庶吉士,后改
吏部员外郎,迁
监察御史。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孙子、杨梦时儿子
杨允玺,于
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明通),其家被称为"三世科甲"
杨士薰孙子,杨之豫儿子杨昶时,于雍正十三年(1735)考中举人
杨士薰孙子、杨之徐儿子
杨黼时,于雍正十四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入庶常馆,后授
编修以
御史用
杨士薰曾孙、
杨之徐的孙子、杨又时儿子杨必振,于
乾隆六年辛酉年(1741)考中
举人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杨绍时儿子杨必蕃,于乾隆七年是壬戌年(1742年)中
进士,
杨士薰孙子、杨之徐儿子
杨演时,于乾隆十年(1745)中进士,选
庶吉士,授编修。
杨士薰孙子,杨之梁儿子杨缵烈,于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明通)
杨士薰孙子,杨之梁儿子杨文振,于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
杨缵绪儿子杨德基,于乾隆十二年丁卯年(1747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
杨之徐的孙子、杨缵绪儿子杨锡恩,于
乾隆十二年丁卯年(1747年)考中
举人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
杨黼时儿子杨德徵,于乾隆十二年丁卯年(1747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杨茂时儿子杨必诜,于乾隆十二年丁卯年(1747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杨黼时儿子杨德瑞,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年(1753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杨黼时儿子杨德彰,于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年(1774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
杨之徐的孙子、杨黼时儿子杨德邵,于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年(1780年)考中
举人杨士薰重孙、杨之徐曾孙、
杨缵绪孙子、杨德培儿子杨中迪,于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年(1780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曾孙、杨之徐的孙子、
杨演时儿子杨德棠,于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年(1783年)考中举人
杨之徐重孙、杨梦时曾孙、
杨允玺孙子、杨寿磐儿子杨尧左,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年(1794年)考中举人
杨德培重孙、杨中迪曾孙、杨受昭孙子、杨丹诏儿子杨同桢,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1846年)考中举人
杨士薰家族兴盛科举人才,对于乡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