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闸是元朝水利工程专家
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该闸起初名为海子闸,分上、中、下三道闸口。每闸间距约一里。澄清闸位于元都水监东南,今北京地安门以北的后门桥迤东南一带。
元代在原金代白莲潭东闸处重新修建了澄清上闸和万宁桥,之后又在澄清闸下游设置了两座新闸。这三座闸自上而下分别名为澄清上闸、澄清中闸和和澄清下闸。刚修建时为木闸,后将木质结构改为石材重建。经历明、清屡次维修,一直使用到1953年,才在闸的西侧又建一座混凝土闸代替,其位置在后门桥西。1955年,澄清闸被埋入了地下。2001年万宁桥再次修复通水,将原混凝土闸拆除。2016年考古发掘出澄清下闸。2021年10月22日,澄清下闸被列入
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澄清闸曾是"北京古海港"积水潭东岸出水孔道的第一道控制水闸。通过提放水闸控制舟行与水流,发挥着关键的水运交通枢纽作用。其中澄清下闸也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历史沿革
元初每年由通州向大都城运送粮食的季节,因为秋雨连绵,运粮的驴牛死亡无数。都水监长官
郭守敬主持开挖了通惠河,此后运粮船可以由通州直抵海子,将粮食存入海子西岸新建的"万亿库"粮仓。为了调节水位,郭守敬又在海子东岸的通惠河起点处建造了木结构的海子闸。
元朝元贞元年(1295)经
孛儿只斤·忽必烈赐名“澄清闸”因当初修通惠河时要求速成,河上的水闸皆用木闸。没过几年木闸开始腐烂,故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开始换为石闸。澄清上闸换闸工程相当艰巨,工匠们先把旧木闸拆除,然后平整地基,将凿好的石料一块块在两岸砌起闸基。为使闸基经得起过船和流水的冲击,砌基时要使用石灰和铁钉,有时到了深夜,工匠们仍借着月光在水中施工。
明永乐年间为通漕运,于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设北京至通州澄清等六闸,各闸置闸官一员(《明太宗实录》)。宣德六年五月"修宛平县之澄清闸"(《明宣宗实录》)。弘治七年(1494年)八月"裁革顺天府宛平县澄清、高梁二闸官各一员"(《明宣宗实录》。裁减澄清闸的闸官一员,是因漕船已不能老进城的缘故但因位置重要,历明、清屡有修治而不废,一直使用到1953年,才在闸的西侧又建一座混凝土闸代替,其位置在后门桥西。
1955年,澄清闸被埋入了地下。1999年,市政府决定整修后门桥一带环境。在整修工程中,新建了一座汉白玉三孔拱桥,定名为金锭桥。2001年万宁桥再次修复通水,将原混凝土闸拆除。2016年考古发掘出澄清下闸,主要保存了闸口、闸墙、闸槽石、河底石等构件。2021年10月22日,澄清下闸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方位布局
澄清上闸,《
析津志》云:"洪济桥,在都水监前石凳,名澄清上闸,有碑文。"上文所说的"记"和"碑文"都指
欧阳玄撰的"通惠河碑"文,明末还保保存完好。洪济桥即万宁桥,《析津志》又云:"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激情随。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
万宁市,人惟以海子桥名之。"需说明的是元代所称海子桥,指万宁桥无疑,与明清人常以之称三座桥(即月桥,亦称三转桥所指不同,民国时有人甚至称北海南的金鳌玉𬟽桥为海子乔,存在名称混淆的现象。从以上情况分析,万宁桥即澄清上闸,是积水潭东岸出口第一道控制闸,十分重要。
澄清中闸,《
析津志》云:"丙寅桥,中闸,有记。"与上文"丙寅桥二"同司为中闸之意。据桥名来分析:其位置在海子东南。应是今东不压侨置,正是海子南岸的东西道路与通惠河相交处。
澄清下闸,《
析津志》云:"望云桥,在后红门东,今澄清下闸。"后红门即元皇城"厚载红门",俗称后门。明代皇城北移,称北安门,清称地安门。望云桥在元厚载红门东,约在今北河胡同东口,水簸箕胡同北口石桥处。元代这里位于蓬莱坊之西,上文所谓"蓬莱坊西三",即指第三闸而言。
从这一带地形分析,查1917年京都市政公所实测北京城区|图,即系按上述推定位置测算:
上闸→中闸,距离约540米,高差1米,坡降1/540;
中闸→下闸,距离约500米,高差1米,坡降1/500;
下闸→南水关,距离约1160米,高差2米,坡降1/560。
从上闸到下闸约1000米,高差2米多,河道坡降过陡,原规划建二阶闸仍难控制,所以增建中闸,这确是出于航运需要。明代这里不再通船,中、下闸自然废弃不用了。元代说到澄清闸通常都指上、中、下三闸而言,到明清情则都指上闸了。
结构组成
澄清上闸
结构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闸基三部分,明清时期由于通惠河经常淤塞且水量不足,逐渐退出了漕运的舞台,澄清上闸也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渐趋残破。"现存除木质闸板已糟朽外,闸墙和闸基依然坚固,保留完好。澄清上闸已废弃不用,失去水闸的原有功能。
澄清中闸
澄清中闸是漕船行至运河终点码头
什刹海的必经之路,是通惠河北段河道上的重要水工设施。随着明皇城墙外扩,玉河故道失去行船功能,澄清中闸被废弃不用,现仅存闸口遗迹。
澄清中闸南部为东不压桥。东不压桥也叫"东步粮桥",旧址位于今平安大街上,始建于元代,最初为木桥,明代改建为单孔石拱桥。据说这里在元代曾是交易布匹和粮食的集市,所以又叫"步粮桥"。明代中叶的《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称其为"步粮桥"。《
日下旧闻考》记载:"地安门东有东步粮桥。""东不压桥整体呈西南、东北向,中间窄、两头宽,杨侧面呈弧形。桥两侧的引桥保存相对完整:清理出的桥面石以黄白色花岗岩与豆青请石相间。
澄清下闸
澄清下闸位于北河胡同东口,经2016年考古发掘面世,主要保存闸口、闸墙、闸槽石、河底石等构件。澄清下闸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价值意义
历史上,澄清闸曾是"北京古海港"积水潭东岸出水孔道的第一道控制水闸。通过提放水闸控制舟行与水流,以保障元代漕运的通畅,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水运交通枢纽作用。澄清下闸也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相关荣誉
相关文化
元代关于澄清闸记载很多。《元一统志》云:"海子东澄清闸3三。"《元史·河渠志》云:"海子闸,在都城内。·····元贞元年七月,海子闸已女名澄清"。《
析津志》:"澄清闸二,有记,在都水监东南。丙寅桥二,蓬莱坊西,水自枢密桥下
南薰桥、流化桥,出南水门外,人哈达门南文明桥下。"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现代快报发起,联动
北京电视台、
每日新报、
河北日报、
齐鲁晚报、
大河网、大皖新闻、
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从“原点”城市
扬州市出发,组成运河“寻宝联盟”,共同推出“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报道了包括澄清闸、澄清闸等大运河相关的“国宝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