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汪文溥赴沪,在
陈范的《
PHY苏报》馆任主编。最初办报倾向变法,“时人都以康党目之”。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言论转向,刊登反清文章,支持学生退学风潮,专辟《学界风潮》栏,予以正面报道,鼓励学生起来为正义而斗争。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湖南起义响应。1911年10月22日,汪文溥参与革命党人
焦达峰、
陈作新率新军和会党攻打
长沙市,成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陈作新分任正副
都督。
湖南光复后,汪文溥与
陈范共同参加了湘桂援鄂联军,汪在湘桂联军司令部任书记,前往
武昌区增援。
清代覆亡在即,夙愿即将实现,这对于心忧天下的汪文溥来说,自然是深感欣慰的。可惜湘桂联军司令
沈秉堃毅力不足,又无远志,汪对他很失望,于是在1912年3月离开
湖南省回到了
上海市。
后来汪文溥先后参加民社、南社、鸥社,在沪主编《民声日报》《中华实业丛报》,常在这些报刊及《南社丛刊》上写社论和诗词。余暇涉足梨园,因推崇
梅兰芳、陆子美的唱腔,特写《梅陆集》,在社会上流传。民国2年(1913年)
陈范去世后,他为陈范整理出版遗集,编为《陈蜕庵先生文集》、《蜕翁诗词刊存》、《蜕翁诗词续存》3种。汪文溥有《来台集》、《汪文溥日记》及《桃源痛史》等著作存世。
汪文溥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赴沪,在陈范的《
PHY苏报》馆任主编。最初办报倾向变法,“时人都以康党目之”。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言论转向,刊登反清文章,支持各校学生抗议清廷奴颜媚外的退学风潮,专辟《学界风潮》栏,予以正面报道,鼓励学生起来为正义而斗争。
1903年汪文溥前往
湖南省,任
醴陵市知县。1906年,同盟会发动
萍浏醴起义,汪亦准备起义响应,还没有发动,就被
清朝的密探得知并报告
北洋政府大臣
袁世凯。袁立即命令陵、江宁、
武昌区、
长沙市等地遣兵会合。萍浏醴起义很快失败,汪文溥等人也就没有再行动。即使如此,汪文溥还是保护了许多革命志士,这样一来,汪文溥有了很大的革命嫌疑。不久被奸人李青指控为革命党魁,汪遭到革职处分。
1907年5月22日,潮州
黄冈市驻军搜捕革命党人,黄冈革命党人被迫仓促起事,占领黄冈。
湖南省也受其影响,汪文溥准备乘机兴兵响应。陈范将新军协统刘玉堂介绍给汪,说:“此勇士,缓急可用。”可惜,这次黄冈之役由于清军大举进攻,起义军装备落后,粮食又不足,与敌军激战后,死伤惨重,最后归于失败。汪文溥也因准备响应而事情败露,被捕入狱。
陈范与史良辗转营救。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湖南起义响应,两湖革命党人本为一体,可谓唇齿相依。武昌起义一爆发,湖南革命党人也跃跃欲试。1911年10月22日,汪文溥参与革命党人
焦达峰、
陈作新率新军和会党攻打
长沙市,成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陈作新分任正副
都督。湖南革命党人的响应和湖南军政府的成立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起到了壮大革命声势、屏蔽湖北和鼓舞革命斗志的作用。这时清廷派兵南下反扑,
武汉市告急,汪文溥前去劝说都督焦达峰和新军协统刘玉堂率兵援鄂。不料形势骤变,原来与革命党联手的立宪派与那些手握军事实力的旧军官发动了兵变,先后杀死陈作新和焦达峰。后来,
袁世凯的
北洋军攻打汉阳,局势危急,刘玉堂率军驰援,与北洋军激战二日,终因兵力不足,刘玉堂中炮牺牲,湖北革命形势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