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简称:食科院),是一家以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为平台,集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食品科技信息传媒、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产业政策经济研究、科普宣传与培训、标准化工作与产业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科研机构。机构成立于2010年,2011年2月17日正式揭牌,地址位于北京市
丰台区洋桥70号,隶属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由
王家槐任党委书记、
赵燕任院长、
王守伟担任首席科学家。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整合了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等10家机构,常设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机构,可进行全部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动物源性、植物源性食品,生物制造与未来食品,酿造等科学的研究工作。研究院拥有轻工食品类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旗下拥有《
食品科学》《
肉类研究》《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等8本食品类期刊。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科研项目92项,获授权国际和国家专利90件,发表学术论文254篇,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5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取得著作权24项。
1963年,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前身北京市副食品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商业系统首家食品研究机构。随后的30多年间,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杂志社等机构先后成立。
2014年至2015年,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先后建成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首个西式发酵肉制品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2016年,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首次提出并建成食品生物制造实验室,次年获批科技成果转化为
技术标准试点单位。2021年,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了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2023年,研究院建设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同年获批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替代蛋白食品)。
2024年6月23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团队、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成功研发鸡肉、猪肉系列米制品——鸡肉米、
猪肉米系列食品。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集科研、检测、培训、环保、成果转化、期刊出版为一体的,常设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肉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及常设秘书处、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二站、三站、茶检站、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肉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中国菌种保藏委员会工业微生物中心站酿造分站、
中国调味品协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市肉类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亚太地区肉类科技培训中心等机构。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拥有中国国内最大的轻工食品类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旗下拥有《
食品科学》《
肉类研究》《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等8本食品类期刊。其中,《食品科学》被国际著名数据库《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收录,在国内27本食品科学技术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核心总被引频次、权威因子均排名第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于2019年被SCI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大陆创刊的第一本食品领域全英文学术期刊,实现了食品科技领域自有版权SCI期刊零的突破。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保持着联合攻关、互访合作关系,打造了“食品科学国际年会”“肉类加工机械及技术交流科技周”“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发展高峰论坛” “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等食品行业品牌活动。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愿景蓝图,秉持“创新为魂、人才为本”运营理念,拥有一支专业结构齐全、层次搭配合理的科研队伍,常年承担国家科技部、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举办多届“肉类加工技术及机械科技周”“食品科学国际年会”“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三大特色品牌交流活动。2019年,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举办了澳大利亚红肉供应链完整性研讨会,搭建了中澳两国牛羊肉进出口相关企业现场对接平台,为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相关企业及行业提供了交流机会。2020年举办的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共同促进了中俄两国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了双方肉类领域科学家、企业家之间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