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尔·纳菲西
阿扎尔·纳菲西
阿扎尔·纳菲西(波斯语آذرنفیسی、英语Azar Nafisi,1948——),美籍伊朗女作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对外政策研究院的对话研究项目负责人。其主要作品有《在德黑兰读\u003c洛丽塔\u003e》、《我所缄默的事》和《想象共和国》。
1948年12月1日,阿扎尔·纳菲西生于伊朗德黑兰一个权贵之家。曾先后在英国瑞士和美国读书。1979年起,阿扎尔·纳菲西任教于德黑兰大学等三所大学,后来被迫离职。1997年,阿扎尔·纳菲西离开伊朗去美国。2003年创作《在德黑兰读\u003c洛丽塔\u003e》,2008年创作《我所缄默的事》并成为美国公民,2014年出版《想象共和国》。
人物经历
1948年12月1日,阿扎尔·纳菲西出生在巴列维伊朗时期的伊朗德黑兰。13岁时,阿扎尔·纳菲西去英国读书,之后辗转瑞士和美国继续升学。
1979年,在获得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静水分校文学博士的学位后,纳菲西回到伊朗,任教于德黑兰大学、自由伊斯兰大学以及阿拉梅·塔巴塔拜大学等三所高校,教授西方文学课程。
1981年,纳菲西因拒戴强制性面纱而遭校方“驱逐”,被迫辞职。
1987年,纳菲西才重新开始任教。
1995年秋,纳菲西对学校压抑氛围心生厌倦,主动辞职。她挑选了七名在她看来颇有潜力的学生在家里开设秘密的西方文学课,一起阅读西方文学经典。
1997年,纳菲西受够了在咖啡馆和课堂的突袭检查、随时降临的飞弹和朋友不断被谋杀的噩耗,决定离开伊朗去美国生活,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2003年,后来纳菲西根据在伊朗的经历写就了《在德黑兰读\u003c洛丽塔\u003e》一书。
2008年,阿扎尔·纳菲西成为美国公民。带着伊朗的记忆,她又写下《我所缄默的事》。
2014年,阿扎尔·纳菲西创作出版《想象共和国》。
个人生活
纳菲西生于伊朗权贵之家,她的父母来自伊朗同一个古老家族——纳菲西家族,这个家族以出学者而闻名。她的父亲是保守家庭的反叛者,伊斯兰革命之前,是国王时代最年轻的德黑兰市长,后来含冤入狱。母亲曾是首相儿媳,并且在1963年成为第一批当选伊朗国会议员的六位女性之一。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
创作特点
主题
住在伊朗的时候,纳菲西开始对那时伊朗生活的荒谬性感兴趣。所有的公共娱乐活动被禁止,不许看未经审查的电影或戏剧,妇女必须以统治者所要求的方式出现在公共场合,跳舞、听音乐或阅读未经审查的书籍都属于地下活动。这已经不再波及政治,而是侵犯人们的个人生活。来到美国后,纳菲西发现很少有人知道真实的伊朗是什么样子,不仅不知道伊朗政权,也不知道伊朗人民和文化。纳菲西开始写书去督促人们关注伊朗的真实面貌,讨论普通伊朗人的非凡勇气。她把这一切写成《在德黑兰读\u003c洛丽塔\u003e》,四段关于伊朗女性以秘密的方式反抗政权的炽烈故事。虽然纳菲西声称《洛丽塔》不是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的批判,但在书中她还是大胆地将矛头直指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宗教统治。在纳菲西看来,《洛丽塔》可以视作是对霍梅尼这样的唯我统治者的讽刺。《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一个很大的议题是伊斯兰教妇女的解放。在日常生活中,衣服的裸露、拒戴面纱固然也是解放,但这只是身体的解放,真正的解放是心灵、精神的解放,它只能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才能获得。正因如此,面对各种东西方小说,纳菲西总是保持一种女性主义的解读立场,试图从中寻求女性被压抑并为之抗争的种种佐证。比如她把《一千零一夜》中山鲁佐德以讲故事的方式躲过暴君杀戮的故事,理解为女性通过想象和思考而瓦解了男性的暴力统治。而《洛丽塔》中,“洛丽塔”之所以“可怜”,是因为她被她的占有者亨伯特“唯我化”了,她不能表述自身,她的身世、过去、历史被抹煞了,“伊朗的真实过去在窃据者的眼中仿佛不存在,就像洛丽塔真实的身世在亨伯特看来已幻化于无形”。因此,在纳菲西看来,通过文学艺术的世界,通过想象,找回女性被遮蔽被遗忘的自身,是伊斯兰教妇女切实可行的解放之道。纳菲西召集七名女生来进行秘密阅读,正是这样的一次小小的文学试验,或者说“文学行动”。
《我所缄默的事情》讲述的则是纳菲西自己家族的故事。纳菲西风光的家族历史,背后却是隐痛与脆弱交织。父母永久性的失和与横亘在他们中间的那个“前夫”;母女之间长期对峙直到最后亦未达成的谅解;母亲那具有毁灭性的幻觉世界,她缺爱的童年和不再跳舞的秘密;父亲曾经意气风发的仕途直到晴天霹雳般的含冤入狱,他为了维护一个幸福家庭而不断说谎的苦衷,晚年背叛母亲后苍老而无奈的内心世界;外祖母的神秘自杀,纳菲西本人第一段迷茫而痛苦的婚姻……这些隐秘,纳菲西从未想过把它们写成一本家族回忆录。但父母去世之后,纳菲西无法回伊朗去悼念他们。她认为这割裂了自己和伊朗的联系,她下决心不再沉默,重新发掘真相,专注于收集母亲的照片、父亲的日记,深入挖掘家族故事的细节。在《我所缄默的事》中,纳菲西用她家族的变化展示着伊朗政权的转变。本书不仅讲述了伊朗近代的历史,还描写了纳菲西的成长,和母亲、父亲以及朋友的关系。该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纳菲西谈及祖母,父亲的家族;二是纳菲西小时候的创伤,她父母都无法知道;三是伊朗的政权变化;四是父亲入狱以及出狱后生活的转变。在纳菲西看来,沉默有很多方式:政府强制民众保持沉默,偷走他们的记忆,重写他们的历史,将国家认同的身份强加给他们;见证者的沉默是选择忽视或者不说出真相;受害者的沉默则使他们变成发生在自己身上罪行的共犯。而冷酷政体对私生活和家庭造成的侵犯,倘若作为亲历者不将之表达出来,则也会成为一个令人羞耻的共谋。纳菲西拒绝成为这样的共谋,《我所缄默的事》中揭秘家族隐痛的背后,是对那些镇压性法律条款和处决的批判,对伊朗公共政治生活中坏事的无情揭露。
在《想象共和国》中,纳菲西把文学阅读与她成为美国公民的个人经历和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她所认识的朋友的故事合起来,甚至还糅合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教学心得,在人物与故事的穿插碰撞中凸显出美国的文学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性问题。
风格
在《我所缄默的事》一书中,纳菲西从个体切入,在对自己家族命运的娓娓描述中,展现整个民族、国家在历史长程中的变迁与创痛。压制和反抗不再仅止于概括性的描述与道理上的理所当然,更具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而来的创伤,不仅仅止于对当事者的伤害;无辜入狱、失踪、死亡,也加诸于每一个旁观者、见证者身上——出于各种缘由,他们不得不沉默,但这沉默带来无尽的羞耻和忏悔,仿佛沉默让他们成了帮凶。更怕的是,沉默久了,会让人变得麻木,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再触动,因为有太多的伤痛,因为无论怎样也无能为力。缄默,沉默,秘密,这构成了这本书的关键词。作者不止一次说到,“那些我们沉默不语的事,才真正塑造了我们。”该书的书名也来自于此。回到伊朗后,作者曾开玩笑似的在纸上列举在德黑兰不能说的秘密:在德黑兰陷入爱河。在德黑兰聚会。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单子越开越长,甚至包括女性以裸露皮肤感受风的存在。政治全方位给人以禁,以迫使人沉默的方式实现。
在《想象共和国》中,纳菲西的阅读与解读方式与她个人的生命历程紧密相关,呈现的更多是在个人命运与文学之间的精神默契,其中交织着在极权主义国家与民主国家的生命体验与观察,由此产生了与常见的文学批评文本迥然不同的阅读张力,诱发着读者进入政治与文学的“想象共和国”。纳菲西异常地敏感于文学与现实中的暴力与羞辱,以及反抗的冲动和道德依据。纳菲西认为马克·吐温在书中从不展示对奴隶的肢体暴力是因为担心人们会忽视了更深的暴力——对人的羞辱与毁灭,而吉姆和哈克虽然欺骗、盗窃却仍然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善良和本真;她很自然地联系到在伊朗生活中承受的羞辱在讲述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的时候,纳菲西不但把麦卡勒斯自身的经历和内心世界与她小说中的人物穿插起来论述,也插进了她自己的朋友的故事。
获奖记录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在马克·吐温、辛克莱·刘易斯、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纳菲西找到了美国精神的本质,在关于例外主义或巨大成功的表象之下,这种本质是一种异化,一种孤独,一种眼界。(《华盛顿邮报》评)
纳菲西的作品时而有趣,时而悲伤,时而温柔,纳菲西用生动的叙述展示了阅读何以产生共鸣和友谊,在蹊径中开出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独立报》评)
纳菲西的回忆录包含重要且颇具深度的反思,书中激动人心的故事有关神权政体的灾难、有关思虑、有关自由的严酷考验,以及邂逅伟大文学作品或者启发人心的师长时,所带来的深刻觉悟与快乐。(苏珊·桑塔格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
风格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