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俊(1907—1966),原名孙信,又名付基、特哥,河北城市
东四公村人,1927年毕业于直隶省立第七中学,1930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在校期间参加北平漫画社和中西画会吼虹社,开始发表作品。他是中国现代漫画和
连环画的先驱者之一,现存漫画、连环画作品四千多幅(件)。
人物经历
孙之俊1951年因《武训画传》受到批判后淡出美术界。1928年组织,同年发表第一部
连环漫画《快乐家庭》,毕业后多年从事教学工作;1936年和
段绳武先生合作创作了《
武训先生画传》,同年到
上海市参加第一届全国漫画展,并担任评委;在
北平市和
叶浅予先生一起发起并组织北平漫画展,1938年继叶浅予先生之后发表《王先生外传》,一月内销售一万册,一时有“南叶北孙”的称法;1948年在报刊上发表《骆驼祥子画传》第一稿,1951年由上海华东书店出版《骆驼祥子画传》单行本上下两册;1951年在批判电影《
武训传》的运动中受《武训画传》的牵连而销声匿迹,默默地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停止了漫画创作,仅发表了一些少儿读物;1966年受严重迫害后自杀身亡。
人物影响
漫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漫画有思想,相当于文学的讽刺作品,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宛如
匕首。孙之俊先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孙之俊先生是漫画界的活跃分子,是一些漫画社团的参加者、组织者,是若干重要漫画展览的发起者和实施者,总之,是漫画阵地的中坚力量。过去,漫画展览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活动形式,有着光荣的传统,很受观众欢迎。眼下,这种传统明显没有得到继承,我们应当由孙之俊先生那里得到启发,瞧瞧他写的那些漫画展览缘起,多有意义,多有情趣。办好漫画展览应当也是繁荣我们当下文艺事业的一块好园地。
关于孙之俊先生和他的画,至今已经有两个作品问世,还即将有一个专门的展览推出,一下子,就将重新“出土”推成了“热点”。
第二个作品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是2004年插图本的
老舍先生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插图全部取自孙之俊先生的
连环画《骆驼祥子画传》,共取109幅,出版后很畅销。
即将推出的展览是孙之俊遗作画展,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里展出,届时将展出孙燕华、
李燕收集的孙之俊先生的400件画作。这个展览将把“孙之俊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中国的文艺品种里曾经有过三个强项:话剧、木刻、歌咏。它们强过小说、散文,这是指影响而言,因为中国在那个时候文盲多,贫苦人多。话剧、木刻和歌咏可以直接面对群众,去鼓动他们,启蒙他们。从这个意义上去讲,中国的漫画应该和木刻并列,也是一个强项。然而,他们之中有一位大家已经被忘记了,他就是孙之俊先生。近由于发现了他的
连环画《骆驼祥子画传》,才被重新“出土”,渐渐重新“走红”。前几年,一本他的小人书居然拍出了4200元的高价,轰动一时。
艺术生涯
孙之俊的绘画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在1927年6月到1949年1月(
北平市解放)间,主要从事漫画创作,为北平、
天津市等地的报纸、杂志、画报创作漫画,其作品针砭时弊,广受读者欢迎;从1949年到“文革”间,因《武训画传》受牵连,孙之俊的名字消失在美术界和读者的视野中,几年后一位叫孙信的
连环画家颇受读者喜欢,殊不知这位专门绘画外国童话和少儿故事的画家,就是那位漫画名家孙之俊。
孙燕华从
中国国家图书馆查到父亲在20年代末到新中国诞生前夕所创作的漫画作品竟有3000幅之多。20年间能有如此大量的创作,实在是个惊人的数字。
孙之俊本以漫画见长,解放前他创作的几部连环画,严格意义上应界定为
连环漫画。随着创作时间的延后,其作品连续性和故事性愈来愈强,到修改版的《骆驼祥子画传》(1951年),已经接近真正意义上的
连环画了。以中联为例,从1952年6月到1956年初,孙信共为中联绘画了10余种连环画,如《胆小的兔子》《阿尔泰山历险记》《坚决消灭美帝的细菌战》(合作)《银碟与红苹果》《长空怒风》《曙光照耀着莫斯科》《鼓手的命运》《天山探矿记》《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等。通过几年的努力,他成功地转型为连环画名家。
国画界流传着“南叶北孙”之说,南叶即指沪上的
叶浅予,北孙就是北京的孙之俊,可见孙之俊先生社会影响和在美术界的地位。
爱国是他漫画的主调
孙之俊先生是
河北省藁城区南四公村(现为
东四公村)人。中学时代便闻名乡里。1927年毕业于
正定县的河北省立第七中学后,便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便同“艺专”的高材生冯翰、雷奎元(
雷圭元)、宗维赓、童漪珊等一起创办了“北京漫画社”,并吸引了校长
林风眠的参加。他们的宗旨是:“鉴于漫画之在今日,实于改革社会,描写性情,不可少之民众化的艺术。”从此便开始了大量的漫画创作。同时,还参加了由
李苦禅、
赵望云等当时具有革新思想的画坛友人成立的“中西画会——孔虹社”,探讨“中西合璧”的绘画道路。
《武训画传》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37年,孙之俊先生创作了《
武训先生画传》在
天津市《
大公报》连续发表,当时是
段绳武文,孙之俊画。1943年在重庆办育才学校的
陶行知先生看到后,备极称赞,曾说:“影响社会上产生许许多多的‘新
武训’,武训是好人,好人越多越好!”并亲自作跋,6次再版。而且还将《画传》的文字部分译成英文,介绍给
加拿大、
印度、
英国等国际间进步的教育界朋友。尽管如此,他感到手头这个版本,在时间空间和历史观点评价上,都需要加以修正补充,过去有很多应该说的话,都不能畅所欲言,甚至都规避了去。另外也看到其他的几个版本,多位南方人制作,生活环境、用具都不对,所以有一次对李士钊先生说:“你将来一定到
北平市找到孙之俊先生,请他再画一套精美的《武训画传》。”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