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伦巴根,男,
蒙古族,1940年12月生于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1965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系,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
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学习和研究,1986年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系系主任,1991年至1994年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1994年至1997年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1997年至2002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14年8月17日20时15分,国家级教学名师、著名水文水资源科学家朝伦巴根因病医治无效,在
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74岁。
1997年4月调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任党组书记、主席。到自治区科协后力抓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广农业产业化经验。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科普示范县、乡建设,抓企业“三改一加强”及技术创新等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使全区科协系统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他的讲话、工作经验介绍等文章被《中国地方领导论摘》《
科协论坛》《
内蒙古日报》等报刊收录或发表。1998年当选为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调自治区科协之前一直在
内蒙古农业大学工作和任教。1991年3月任内蒙古农牧学院副院长,任副院长期,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用学分制取代学年制,研制并实施“教员课堂教学评估模型”、“教师业务考核模型”、“系级教学评估模型”。在全区高校教学管理评估中内蒙古农牧学院获第一名,内蒙古农牧学院教务处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先进教务处。朝伦巴根同志主持的“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系级教学管理系统”、“加快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系统探索”等教学成果于1989年、1993年、1997年分别获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
二等奖和
一等奖。1994年4月任院长后提出“教学是中心,科研、产业为两翼,抓中心促两翼,发展两翼保中心”的治校方略,把
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成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专业特长的
综合性大学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内蒙古农牧学院教学、科研水平进入自治区高校前列。内蒙古农牧学院科研获奖成果数连续十多年名列自治区高校第一,内蒙古农牧学院科研处被国家教委评为科研管理先进处。199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院(校)长。他主持过多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
荒漠草原饲草料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与保护对策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
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获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
一等奖,目前正在主持中日两国联合项目“干旱寒冷地区土地盐渍化防治措施研究”、“
通辽市水资源保护养涵”、“丰镇饮马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等课题。主编《计算机数值方法》等两本全国统编教材,在美国《
地理学报》,我国《
地质学报》、《
水利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篇。1980年内蒙古人民政府授予他全区劳动模范称号,91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称号。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被评为“
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1999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
科学教育兴区
特别贡献奖”。48号
朝伦巴根教授先后荣获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1981年,呼和浩特)、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1989,呼和浩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1年,北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呼和浩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校长(1994年,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市十佳市民(1995年,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科教兴区
特别贡献奖(1999年,呼和浩特)、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西部大开发特别贡献奖(2002年,北京)、第三届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等奖项。
朝伦巴根教授的学术、社会兼职有:中国水文水资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水利学报”、“水资源水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及
日本农业科学院中国籍研究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