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碎米荠(
学名:
碎米荠属 leucantha (Tausch) O. E. Schulz)为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5厘米。
根状茎短而匍匐,着生多数粗线状、长短不一的
匍匐茎,其上生有须根。茎单一,不分枝,有时上部有少数分枝,表面有沟棱、密被短绵毛或柔毛。
基生叶有长叶柄,小叶2-3对,顶生小叶卵形至长卵状
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2厘米,顶端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
钝齿蟳或锯齿,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小叶柄长5-13毫米,侧生小叶的大小、形态和顶生相似,但基部不等、有或无小叶柄;茎中部叶有较长的叶柄,通常有小叶2对;茎上部叶有小叶1-2对,小叶阔披针形,较小;全部小叶干后带膜质而半透明,两面均有柔毛,尤以下面较多。
总状花序顶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后伸长;
花梗细弱,长约6毫米;萼片长椭圆形、长2.5-3.5毫米,边缘膜质,外面有毛;花瓣白色,长圆状楔形,长5-8毫米;花丝稍扩大;
雌蕊细长;子房有长柔毛,
柱头扁球形。长角果线形,长1-2厘米,宽约1毫米,
花柱长约5毫米;果瓣散生柔毛,毛易脱落;果梗直立开展,长1-2厘米。种子长圆形,长约2毫米,栗褐色,边缘具窄翅或无。花期4-7月,果期6-8月。
分布范围
产自
东北地区以及
河北省、
山西省、
河南省、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湖北、
江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等省。
日本、
朝鲜、
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至东部地区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栖息环境
生长在海拔200-2000米的路边、山坡湿草地、杂木林下及山谷沟边阴湿处。
繁殖
材料及灭菌:6月上旬,选生长旺盛的白花碎米荠植株的地上部分,除掉叶片,保留嫩茎。
将采自嫩茎剪下来后,用清水冲洗15-20分钟,放入250毫升的
磨口广口瓶中,用体积分数0.005%的安利液振荡洗涤4次,再用无菌水洗涤2次,然后将材料移到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分数75%的
乙醇灭菌20秒后,用质量分数0.05%的
氯化汞溶液振荡灭菌2分钟,再用质量分数0.025%的氯化汞溶液振荡灭菌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5次即获得无菌材料。
培养条件:
培养基以MS,1/2MS,1/3MS,B5,White和L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加
蔗糖30克/升;培养基力强度为18克/立方厘米,pH为6.0,培养温度为25左右;光照12小时/天,光照度2000
勒克斯。
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把无菌嫩茎切成长0.4厘米左右的茎段后,接种到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每种处理接种100个茎段,重复3次。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把上述生长着由嫩茎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培养瓶放在光照度为4000勒克斯左右的光照下培养10天,将愈伤组织分散为由约10个愈伤组织颗粒组成的愈伤组织块后,接种到以1/2MS+
硝酸银1.0毫克/升为基本
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KT,IBA,IAA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试验。愈伤组织分化重复3次,每种培养基接种100块愈伤组织。
不定芽的生根培养:把由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不定芽从基部剪下后,把基部切口浸到5.0毫克/升的NAA溶液中处理约5分钟,再将不定芽接种到以1/3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IBA和IAA的培养基上,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影响,不同浓度生长素对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影响,每种处理接种培养100个不定芽,重复3次。
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把由不定芽生根培养的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后,将其剪成具有2个叶片的茎段,接种到1/3MS+IAA0.6毫克/升
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每次接种培养400个茎段,重复3次,每次重复继代增殖培养5代。
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把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的培养瓶打开,放到光照度为5000
勒克斯左右的条件下炼苗2天后,将其取出,移栽到上面覆盖一层约10厘米厚河沙的
节能日光温室苗床上,进行试管苗移栽。
栽培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用途
白花碎米荠的嫩苗可作为
食用野菜食用,干茎叶可代替茶饮用。其清香味鲜,营养丰富,无污染。每100克鲜品含有
蛋白质2.3克、脂肪0.6克、
糖类18克、粗纤维1.8克、灰分2.6克,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
维生素,如钙268毫克、磷61毫克、镁8.9毫克、胡萝卜素5.7毫克、维生素B1 0.04毫克、
维生素B2 0.21毫克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野菜。白花碎米荠的全草干粉也可以作为鸡鸭的饲料添加剂,能减少鸡鸭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