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5年建于安徽的省级开发区
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是1995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在1999年6月启动建设。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近500家,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增产值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开发区前列。
历史沿革
鉴于马鞍山经济开发区   的强劲发展态势,早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就将开发区升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政府分别于2005年9月、2007年12月向国务院请示将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通知精神,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我市积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3月25日市委、市政府接到国务院批复,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处于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区交汇处,乌江镇近海,承东启西,是安徽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是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的联接城市,既有东部地区的各项基础条件,又有中部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马鞍山市距南京45公里,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距上海市340公里,距杭州市310公里,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马鞍山市城区南部,北连城市建成区,西临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采石,是马鞍山城区“南进”发展的核心。
基础条件
交通
航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40公里。
水路:西拥长江黄金水道,长江马鞍山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全国重点建设的内河十大港口之一,可停靠万吨级船舶,江海联运可直达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公路: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宁马、马芜高速公路与沪宁、合芜徐高速公路连为一体;马鞍山长江大桥已开工建设。
铁路:穿区而过的宁铜铁路与京沪、宣杭、皖赣铁路连接,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宁安高速铁路现已开工并贯穿我市;国家重点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距马鞍山市仅20公里。
基础设施
供地:提供的土地达到“七通一平”,即通电、路、上水、雨水、污水、天然气、宽带和场地平整。
供水:日供水能力23万吨。
供电:现有两座110千伏变电所;投资1.2亿元的开发区供电服务综合工程即将建成。开发区工业基本上没有拉电、停电现象。
供气:使用高效、清洁的天然气。
污水: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日处理污水4.5万吨
道路、管网建设和道路亮化、绿化、美化建设同步推进,开发区内已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
环保:全省首家通过国家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的开发区。
主城
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安徽省最东部,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26.6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61.8万人。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年平均温度15.7摄氏度,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并且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GDP、财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安徽省首位。
所获荣誉
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2019年11月,获得“马鞍山市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12月4日,在安徽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胜出”,受到安徽省政府表彰。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基础条件
交通
基础设施
主城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