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管理
经济学术语
利润管理是经济学术语,是指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数据和技术处理的适当调整,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然而,过度的利润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下降,甚至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利润管理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利润管理总结
动因分析
企业管理当局对利润管理的动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 需求动因。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有关利益主体会重点关注利润。根据需求引发供给的原理,社会各方面重视利润,企业的有关方面就自然会把利润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
2.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信息经济学表明,现实中存在信息不完全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债权人、大股东以及政府都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影响企业利润管理的能力。
3. 会计人员的企业立场。会计人员在法规、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对影响利润的相关会计数据进行管理控制。他们的立场对企业利润管理行为至关重要。
4. 深圳市会计条例的推动。会计准则是原则性的,给予了企业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这为利润管理提供了技术处理的空间。
实现手段
利润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包括操控应计性项目、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利用关联交易、调控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购买或出售资产和业务。
存在条件
企业契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均支持利润管理的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有动机进行利润管理,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此外,会计本身的弹性和中国特定的政策背景也为利润管理提供了空间。
利润管理作用
适度的利润管理对企业有利且必要。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作为向外界传递有用信息的工具,以及促进企业改变目标战略。
方法
企业可以使用“利润平面管理模式”来进行利润管理。这种方法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利润地图、利润杠杆和利润管理流程。这些要素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分析客户的利润率、识别重要的利润杠杆,并定期评估利润增长机会。
重要性
企业的利润是社会主义积累的主要来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利润管理.人大经济论坛.2024-11-05
词条页面.词条页面.2024-11-05
目录
概述
利润管理总结
动因分析
实现手段
存在条件
利润管理作用
方法
重要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