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年
841年
841年,唐朝李炎至道昭肃孝皇帝会昌元年,辛酉年(鸡年);南诏天启二年;日本承和八年;渤海国咸和十一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
改元会昌
会昌元年(841年)正月九日,唐武宗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随后登上丹凤楼,宣布大赦天下,并更改年号为会昌。
回纥十三部立乌介可汗
开成五年(840年),回纥被黠戛斯大军击败,部落分散。次年二月,靠近牙帐的十三个部落拥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他带领部族南迁至错甲山(今蒙古哈尔和林南部)。
张仲武讨平幽州军乱
会昌元年(841年)九月二十六日,幽州军队发生动乱,杀死节度使史元忠,推举牙将陈行泰为主导。陈行泰派遣监军前往京城寻求成为节度使。宰相李德裕认为,过去河朔藩镇内部混乱时,朝廷派使者处理过于仓促,导致局势不稳定。因此,他认为如果暂时不对陈行泰授予节度使之职,而是静观其变,内部必然会再次发生变化。不久,正如德裕所料,幽州再次发生动乱,士兵们杀了陈行泰,支持牙将张绛,他也派人前往京城寻求成为节度使。朝廷对此保持沉默。此时,幽州雄武军使张仲武计划起兵讨伐张绛。同年十月,他派遣部下吴仲舒带着奏表前往京城,声称张绛治理军队残忍,请求朝廷允许他们自行讨伐。德裕认为,陈行泰和张绛都是以军中大将的身份上表,胁迫朝廷,不应同意他们的请求。然而,张仲武主动发兵讨乱,并先呈递奏表请求朝廷批准,因此应该任命他为幽州留后。李炎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任命张仲武为幽州留后。张仲武成功攻占幽州。第二年正月,朝廷正式任命张仲武为幽州节度使。
刘弘逸、薛季棱赐死
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在文宗时期受到宠爱,但左神策中尉仇士良对他们非常嫉妒。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唐文宗病重,刘、薛二人与宰相杨嗣复李珏共同执行秘密诏书,打算让太子成美继承皇位。然而,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人伪造诏书,拥立武宗为帝。武宗即位后,仇士良多次向武宗进谗言,建议他除掉刘、薛二人。会昌元年(841年)三月二十四日,李炎下令处死刘弘逸、薛季棱,并派遣宦官诛杀杨嗣复和李珏。宰相李德裕等人多次上表劝谏,最终改为贬杨嗣复为潮州市刺史,李珏为昭州(今广东省平乐县西部)刺史。
武宗亲受道家法篆
武宗喜好道教开成五年(840年)秋季,他召集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位人士进入皇宫,在三殿建立九天道场。会昌元年(841年)六月,武宗亲自参加九天道场活动,并接受道家法篆。右拾遗王哲上疏劝谏,武宗将其贬为河南府士曹参军。
乌介可汗劫持太和公主
开成五年(840年),黠戛斯出兵消灭回纥汗国,俘获太和公主。黠戛斯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代,与唐朝同姓,于是派遣达干十人护送公主返回长安。回纥十三部的新任乌介可汗得知消息后,率领军队中途袭击并杀害达干,劫持了公主,南下屯兵于天德军(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部)境内。乌介可汗让公主上表,表示回纥可汗已经确立,请求册封。他还命令宰相颉干迦斯等人上表,请求借用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部)的一座城市安置公主和可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十四日,武宗派遣右金吾大将军王会等人慰问乌介可汗,并提供大米二万斛作为救济。同时,李炎赐予乌介可汗敕书,指示他收回失去的土地,不得长期居住在塞下地区,并要求释放太和公主回到唐朝。
中书省奏改外官实物俸禄
会昌二年(842年)二月一日,中书省提出修改外官俸禄制度。首先,按照元和七年(812年)的敕令,山西省(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部)、凤翔府(今陕西省)、鄜坊(今陕西省富县)、邠宁(今陕西省彬县)等道州县的官员,应当由户部增加俸禄六万二千五百贯。但由于户部未能及时发放,导致这些地区的官员不愿意任职。因此,建议今后全部给予实物,按月支付,由观察判官专门管理,年底结算上报户部。其次,赴任州县的官员通常在京师借贷,到达任地后通过贪污受贿罪偿还债务。因此,建议由户部预先借给他们两个月的俸禄,以后逐月扣除,这样新官上任时就能有足够的生活费用,无需借贷利息,从而保持廉洁。李炎批准了这项提议。
萧俯逝世
萧俯,字思谦,是萧衍的后裔。他在贞元七年(791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右拾遗。元和六年(811年),被召入翰林学士院,逐渐晋升为御史中丞李恒即位后,由于令狐楚的推荐,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他与段文昌提出了“销兵”的建议,导致河朔地区再次反叛。长庆元年(821年)十月,改任兵部尚书。两年后,被任命为同州(今大荔县刺史宝历二年(826年),以太子少保身份分司东都(今洛阳市)。唐文宗即位初期,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守太子少师退休,隐居在济源市(今河南省)。会昌二年(842年)去世。
柳公权左迁太子詹事
右散骑常侍柳公权与宰相李德裕关系密切。会昌二年(842年)二月,宰相崔珙上奏,建议任命柳公权为集贤学士、判院事。李德裕因为柳公权的职位变动并非自己决定,借机将他贬为太子詹事。
李德裕奏请改撰《宪宗实录》
会昌元年(841年),宰相李德裕以《宪宗实录》旧版尚未完备为由,奏请重新撰写。四月一日,朝廷下令史官重修。史官郑亚遵照德裕的意思,删除了书中记录的德裕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时期的不良事迹,这引起了朝议的嘲笑。三年十月,宰相、监修国史李绅、史官郑亚进呈重修的《宪宗实录》四十卷。
中书奏请复修《时政记》
会昌元年(841年)六月,中书省奏请参照李治时期宰相姚踌领衔编写《时政记》的做法,由宰相每月负责编写,月底提交给史馆。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
宗密禅师逝世
会昌元年(841年),宗密禅师逝世。何炯,俗姓何,出生于西充县(今四川省)。年轻时精通经史,胸怀大志。元和二年(807年)赴京参加考试,途中经过遂宁市(今四川省遂宁市),听到道圆和尚的讲解后,剃发出家,跟随道圆学习佛法。后来前往京师,向澄观法师学习,住在终南山草堂寺圭峰阑若。太和年间(828-835年),他曾入宫讲经,获得紫衣。宰相萧俛裴休温造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享年六十二岁。著有《禅源诸诠》《原人论》等作品。李忱时期追赠定慧禅师称号。
李翱逝世
李翱(774年—841年),字习之,汴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陇西狄道(今临洮县),出身于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李冲的第十世孙,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实的第九世孙,中书侍郎、左光禄大夫、清渊献侯李彬的第八世孙,清渊县侯李桃杖的第七世孙。
目录
概述
改元会昌
回纥十三部立乌介可汗
张仲武讨平幽州军乱
刘弘逸、薛季棱赐死
武宗亲受道家法篆
乌介可汗劫持太和公主
中书省奏改外官实物俸禄
萧俯逝世
柳公权左迁太子詹事
李德裕奏请改撰《宪宗实录》
中书奏请复修《时政记》
宗密禅师逝世
李翱逝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