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遗址(Lower Capital of Yan State)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南部
高陌镇、
凌云册满族回族乡,距县城中心4公里。形状呈长方形,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至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已知发现的
战国首都中面积最大的一座遗址。
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发现有许多兽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
春秋后期,燕在今
易县境内
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陪都武阳城,燕文公时迁都于此,改称“燕下都”。战国时,
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大举扩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
燕国都城长达300余年。1929年,考古学家
马衡教授带队调查了
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燕下都遗迹,1957年-195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局先后组织文物工作队在此进行勘察。1964年以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又钻探故城内外遗址、古墓葬,并作重点发掘,深入研究。1982年10月,燕下都文物保管所在
易县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对燕下都遗址进行了4次一般性考察,2次全面重点探查,6次重点考古探查,7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29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22598平方米,围绕燕下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出版三部专著,发表学术报告和研究文章100多篇。
燕下都遗址及其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
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凭证。1961年3月,燕下都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为“
中原地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21年10月18日,燕下都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历史沿革
燕下都建立
西周初
姬奭被封于燕(今
房山区大石河一带)。
春秋时迁都临易。
燕庄公另建上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春秋后期,燕在今
易县境内
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陪都武阳城,燕文公时迁都于此,改称“燕下都”。
战国时,
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大举扩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
燕国首都长达300余年。
考古发掘
自1893年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始,燕下都遗址引起了当时社会和世界的关注。1929年11月,考古学家
马衡教授带队调查了
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燕下都遗迹,1930年春又发掘了
故城县外老姆台。1957年、195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局先后组织文物工作队在此进行勘察,对这一重要文化遗迹有了进一步的全面了解。1961年3月,国务院把燕下都遗址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7月经过勘察试掘,绘制平面图。1964年以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又钻探故城内外遗址、古墓葬,并作重点发掘,深入研究。1982年10月,燕下都文物保管所在
易县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对遗址进行了4次一般性考察,2次全面重点探查,6次重点考古探查,7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29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22598平方米,围绕燕下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出版三部专著,发表学术报告和研究文章100多篇。1997年,河北县委、县政府投资4000多万元在易县境内兴建了战国城。
2013年3月,丛葬墓群位于易县和
定兴县两县,并入燕下都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燕下都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地理位置
燕下都遗址位于
河北省保定易县东南部
高陌镇、
凌云册满族回族乡,距县城中心4公里,与112国道紧紧相连。
遗址布局
燕下都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
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似
方城县,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
西城区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
东城
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
宫殿区
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3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
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
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燕下都的夯土台,高大而且数量多。其中,最高大的“武阳台”宽深110×140米,残高11米,“老姆台”宽深90×110米,残高12米;小型的如“望景台”宽深26×40米。在
武阳台的
东北地区、东南和西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
手工业作坊区
手工业作坊区围绕宫殿区,分布在西北到东南的弧线上,如制造兵器、冶铁、铸币及制玉、骨器和陶器等作坊。
居住区
居住区在东城的西南、中、东和东北各部。作坊和居住遗址发现30余处。
墓葬区
墓葬区设在
西城区和东城的西北角,东城有“九女台”和“虚粮冢”两个墓区。西城有辛庄头墓区,共计33座。这些墓都有高大封土,应为王侯墓;东城南墙外有丛葬墓。
古河道区
古河道和城壕有5条。城内河网交织,清水贯流,即起到保障
首都的安全防卫功能,又便利了交通和用水,排水。
西城
西城区时为加强
东城区的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燕下都遗址的西城墙保存较好,残存3717米,历经两千余年改朝换代,仍残高六七米,城墙基址宽达四十余米。
出土文物
燕下都遗址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壕、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
合肥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约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的青铜器,是发现的此类文物中体量最大的,是当之无愧的“铺首之王”。这件文物成为
河北博物院的十大珍宝之一。
环外径29厘米,内径16厘米,通高74厘米,重21.5公斤,铺首为宫殿大门的门环,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衔环形。兽首是传说中的怪兽一一
饕餮。宽眉阔鼻,圆眼吊睛,两颗利齿突出唇外并上卷,两条粗须尾稍下钩。面部结构紧凑、清晰,层次鲜明。饕餮额上站立- -凤鸟。凤鸟头顶高冠,双翅展扬。
凤爪踩两蛇身,蛇头于凤翅两边探出。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曲身向上攀爬的龙,龙鳞片片,龙爪尖利,龙身奋力盘绕,两龙头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兽首长鼻高卷下收,衔一宽环。环上也有两龙,龙头高扬回探,龙身蝤劲,盘踞环之两侧。铺首采用
浮雕、
透雕和阴刻相结合的铸造工艺。
上海市世博会期间,曾作为河北馆的镇馆之宝向世界展示。
铜人立像
铜人立像。脸面丰满,颧骨较高,细目宽鼻,发髻中分,发巾覆头顶,系带绕过下颌。穿右衽窄袖衣,腰带有带钩连结。双手前拱,持有一筒状物。铜人的造型,为研究
战国时期的发式、服饰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铁胄
1965年,在
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发现战国两件铁胄实物,现存于
河北博物院。它由89块铁札叶片组成,用丝绳或皮条编缀。札叶有圆角长方形、方形、
梯形和不规则形,表凸里凹,略有弧度。札叶四边有多个穿孔与上下左右连缀。自顶至底共七层札叶,均为上层叠压下层,前面叠压后面,合成一球形,正前方留空以露脸。
陶礼器九鼎八簋
陶礼器九鼎八簋出土于燕下都16号墓。器物通高41-52厘米,体量高大,纹饰细腻,浑厚大方,是仿青铜器制作。鼎和簋的足、耳、把手等部位多有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形象装饰。器表刻划、拍印或朱绘纹饰,均模仿铜器纹饰,如卷云纹、兽面纹、垂叶纹、鳞纹等。九鼎依次盛放祭祀的肉食,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等饭食,与鼎配套使用。
西周时期,对礼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据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平民百姓禁止使用鼎。
春秋以后,纲纪废弛,礼器使用时有僭越。燕下都16号墓中出土的全套仿铜陶礼器
九鼎八簋,僭用了天子之礼。
陶井圈
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外径71厘米,高50厘米。古人把用泥土烧制的井圈一节节套叠砌成的简状井称为陶井。陶井圈,可以防止井壁坍塌,延长水井使用寿命。这件陶井圈上下口沿加厚,
唇外翻稍凸,饰凹弦纹。直壁,器身饰直绳纹。
陶弯头
易县燕下都遗址郎井村出土,外径28厘米,高27.5厘米,燕下都宫殿建筑下埋设的排水管道的拐弯部分。泥质灰陶,一端为母口,另一.端为子口,便于套接
排水管。表面饰有拍印绳纹。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陶弯头与陶水管说明当时宫殿已有科学的排水设施。
丛葬坑
1965年,在燕下都
武阳台附近发掘了一个丛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铁制兵器,如剑、矛、戟以及铁盔、铁甲散片占绝大多数。经过对其中剑、矛、戟等7种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为纯铁或钢制品,3件为经过柔化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铁制品。这说明在
战国晚期,古燕国就能制造高碳钢,并懂得淬火技术。
货币
遗址内采集的货币有刀币、布币和圆钱三种,其中刀币最多,形制基本相同。其上多铸有“匽”字,刀头斜直,折背,斜直柄,柄端为圆环。匽字刀为燕下都遗址重要的文化遗存,共采集三万多枚。多年来,考释燕刀币铭文的学者众多,观点各异。释为“明”、“召”、“易”等,其中“明”字影响最大,称为“燕明刀”。后经考证,面文是“匽”字的变体,即
燕国国号。
保护措施
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为“
中原地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2021年10月12日,燕下都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同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
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燕下都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2021年12月,
易县完成了总投资1600万元的燕下都遗址安防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文物库房改造升级项目。
2023年8月,
河北省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相关单位在燕下都文物保管所试飞自动巡检无人机,满足燕下都遗址定点范围内的精细巡检需求,检查各文物点的保存状况,确保燕下都遗址巡查覆盖全面化。
价值意义
燕下都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燕文化的内容。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且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为研究
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的
首都形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风貌,以及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绝佳的研究资料。燕下都遗址还反映出战国时期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从出土的建筑构件显示出当年燕国的建筑技术和施工组织水平。燕下都遗址出土遗物、遗存数量多,极为丰富多样,城市核心区周围分布着许多兵器、
铸铁、制玉、烧陶遗址,表明当时燕都经济文化的繁盛,对研究中国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特别是研究
燕国考古学文化及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燕下都遗址地面上可见城墙、台基和墓葬封土。是一处反映
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代表性城址。
参考资料
燕下都遗址.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