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是由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
刘海龙教授编写的
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2008年2月,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21世纪传播学教材”系列。该书深入探讨了大众传播理论,涵盖了传播观念、大众传播研究历史、理论
范式与研究方法,并将大众传播理论分为客观
经验主义、诠释经验主义及批判理论三个范式,同时对批判理论和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的创作背景是中国传播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自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以来,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迅速发展。1997年,
传播学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一级学科,标志着其重要性得到正式承认。在短短的25年中,传播学在中国已成为发展迅速的学科。然而,尽管传播学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内容重复、观点陈旧、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传播学教材”系列,包括《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旨在为中国传播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做出尝试。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鼓励学习者主动、独立地思考大众传播问题,注重问题的提出而非答案的提供。使用者最好把该书看成是一个大众传播理论之旅的自助游手册,该书负责提供路线信息和攻略,使用者来做决定。这里不想貌似公允地提供答案,而且该书讨论的许多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学者之间也争论不休(第一章关于“传播是什么”的讨论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该书想做的,是把前人的思索过程展现给学习者。因此,该书除了向读者提供前人提出的结论外,还花了不少篇幅解释他们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过程。尽管这似乎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不长的教学经验一再告诫我: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中的不少人几年后可能就会决定人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什么。
其次,从研究
范式和流派的角度介绍不同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差异,避免以偏概全或含糊其辞。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该书按照普遍接受的社会科学的范式分类标准,将大众传播理论分成客观
经验主义、诠释经验主义及批判理论三个范式,然后按照自然形成的不同流派,分别加以介绍。这样,既能够做到兼容并蓄,让学习者全面了解不同理论对大众传播的观点,同时也能说明表面上互相矛盾的理论为什么能够同时并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范式只是人们为了认识理论的需要而建构的一种差异,实际上不同范式之间的分野并非泾渭分明。不论如何,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认识和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克潮恩之所以强调
范式与流派的区分,还因为跨越研究范式的简单化的批评,不仅常常造成交流效率低下,而且阻碍了真正的思考。这些批评虽然谈及某个理论,但是实际上真正指向的是该理论背后的范式,于是批评只能停留在抽象的
本体论、认识论或方法论层面,无法具体针对该理论本身,导致千人一面的简单评价。强调范式的差异并不是要取消范式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是非常必要的,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具体的问题的讨论永远只停留在范式层面,停留在抽象的
世界观之争上,人们永远只能在空中指指点点。更有甚者,这种跨
范式的批评会变成狗皮膏药似的简单粗暴的套路(比如每个理论都可以千篇一律地拿唯心唯物、是否肯定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来判断),无法促成真正的理论进步。因此,该书把范式之争放在哲学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讨论,而具体理论的讨论则在同一范式内部或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这样不仅避免了无效的争论,也能促进真正有价值的批评。这就像辩论,首先人们对论证的前提进行讨论,如果达不成一致,就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没有必要进入下一阶段;如果达成一致,就必须在共同前提下,对具体论证过程有的放矢地讨论,这样的交流才有效率有价值。如果不区分前提和论证过程,随意越位进行批评,那么只能像辩论赛一样,鸡同鸭讲,越说越乱。
最后,不追求面面俱到的传统
教科书叙述方式,而是注重梳理理论内在概念和思路的演变,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学生写的所谓“毕业论文”越来越像教科书(或者说“教科书的第一章”):洋洋洒洒万言,但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表面上什么都谈到了,但实际上又什么也没说。学生们不是在用
批判性思维分析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而是围绕某个表面现象展开概念间的简单联想(就像大部分中学生回答政治和历史论述题一样)。出现这种现象,编写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不少传播理论书籍缺乏理论化思维,没有把一个理论的发展脉络交代清楚,只罗列几个缺乏语境的研究碎片就匆匆结案。客观上造成学习者也养成了这种不求甚解的“浅思维”习惯。该书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上做了一些尝试,试图把一些论题稍作引申,让学习者真正领略一个研究或概念精彩的演进过程,体会和欣赏传播研究的思想之美。
刘海龙,男,
德阳市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客座教授(2014),
宾夕法尼亚大学(2008-2009)、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6年入选北京市新闻人才“百人工程”。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所侧重。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
范式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除了第四章中的宣传研究外,主要是客观
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第三部分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主要是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它属于经验诠释主义范式,更接近于历史文化研究。第十二章中关于麦克卢汉修辞与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本科生可以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