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谈旧录》是
梁漱溟于2006年2月1日由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收录了他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和谈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活动与经历,包括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和为国是奔走等。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对当时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回忆。这部作品一直受到海内外
现代史学研究者的重视。
《忆往谈旧录》记述了他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和谈等时期的一些活动与经历,包括从事
乡村建设运动以及为国是奔走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当时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一直被海内外的现代史学研究者所重视。
《忆往谈旧录》讲述了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
辛亥革命。在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1937年
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
延安市,参与创建
中国民主同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
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
北京市,祖籍广西桂林,
北京市第四中学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授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
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
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赢利性的民间公益组织。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首都院校青年学子在京共同参与成立。主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