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河是发源于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河流,是
土耳其第一大河。
土耳其语作Kizil Irmak,史称哈利斯河Halys,长1182公里,在古代曾被赫梯帝国奉为母河,
日本知名漫画家
筱原千绘的《天是红河岸》中的红河指的就是这条河。
克孜勒河简介
克孜勒河Kizil River土耳其的克孜勒河
土耳其语作Kizil Irmak,史称哈利斯河(Halys)。
在古代曾被赫梯帝国奉为“母河”,因为其沿岸红褐色土壤被称为
红河。
日本知名漫画家筱原千绘的《
天是红河岸》中的“红河”指的就是这条河。
全程均在
土耳其境内的最长河流。源於安纳托利亚中北部克孜勒山,在
锡诺普(Sinop)与萨姆松(Samsun)间注入
黑海。全长约1,182公里(734哩)。水流量变化甚大,夏季水量最少,春季因融雪和降雨水量最大。
不宜航行,但利於灌溉和发电。希尔凡勒(Hirfanli)和凯锡克普吕(Kesikkopru)两大水电工程已动工,可连同
克勒克卡莱(Kirikkale)
小水电站向黑海、
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地区供电。
克孜勒,
维吾尔语,意为红色的。克孜勒河因河水浑浊呈褐色而得名。
克孜勒河位于于喀什地区北部,属
喀什噶尔河水系,发源于
塔吉克斯坦境内海拔6048米的特拉普齐亚峰(即
列宁峰),全长778公里,在我国境内约600多公里,自西向东流经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喀什地区的
疏附县、
疏勒县、
喀什市、伽师市、
巴楚县,最后与
叶尔羌河相遇,汇入塔里木河,流经水域面积达15100平方公里。灌溉耕地215万亩,荒地170万亩,是喀什地区第二大河流。
克孜勒河属典型的
帕米尔高原混合型河流,由特拉普齐亚峰冰川积雪融化并于春夏季接纳
天山与帕米尔高原各地的大量雨水和山隙泉水汇集而成。由于补给来源较丰富,水流形势也比较稳定。
正常年径流量为20.59亿立方米,多水年份可达22.8亿立方米,少水年份也有17.65亿立方米,年均流量为67.1立方米/秒。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最小流量为9.60立方米/秒。
克孜勒河为顺向河谷,上游因流经山区,水质良好,宜于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中下游因流经极易侵蚀的第三纪红色泥岩底层,故河流中年平均含沙量多达5.93
千克/立方米,而且泥沙颗粒极细,使整个河流浑浊而呈红褐色,“克孜勒河”也因此而得名。加之喀什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蒸发强烈,河水易浓缩,矿化度高,不宜于人饮用。但河水中所含丰富的钙离子和
硫酸根离子,对改良碱土却有极好的中和作用,是浇灌小麦等农作物的良好水源。
因此,尽管
克孜勒河大部分河段河水浑浊,但河中仍有
土鲫鱼、
条鳅、尖嘴臂鳞等水生动物和
野鸭、
狭嘴潜鸭、
翠鸟科等水禽生活栖息。克孜勒河上所建的大小19座水库,5个水文站和2座水电站,对调节克孜勒河的水流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克孜勒河发源于
土耳其锡瓦斯省与埃尔津姜省交界附近的伊姆兰勒东南30km处,河流先向西南方向流经土耳其中部高原,在流出希尔凡勒水库后折向东北流,在巴夫拉城附近汇入
黑海(见克孜勒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河流全长1160km,流域面积7.8万km,年平均径流量63亿m。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32°51′~38°26′,北纬38°26′~41°45′。
该河主要支流有代夫雷兹(Devrez)河、代利杰(Delicez)河等。
克孜勒河流经
土耳其中北部的
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势南高北低,上游地区以高山高原为主,下游及入海口为平原地带。
流域内气候上游夏季干热,冬季多雨;下游冬季寒冷多雨,夏季凉爽。
平均气温1月份在10℃以下,6月份在20℃左右。流域上游年降雨约为200mm,下游至
黑海沿岸年降雨量为1500mm。实测最大流量1045m/s,最小流量15ms。
流域所处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土壤贫瘠,大部分为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流域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中下游水量较多,且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达232.7万kW,年发电71.70亿kW·h。
鉴于该河中下游丰富的水能,
土耳其政府已对该河进行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