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使用的迫击炮
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又称钢炮,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广泛使用的迫击炮。该迫击炮是94式90mm轻迫击炮的修改型,在中国江南战场,其对日军步兵联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联队山炮或野炮。
九七式迫击炮
日本陆军在步兵支援武器上师承德国体系以步兵炮为主,对于迫击炮的使用采取保留态度。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虽然有“十一年式”迫击炮在军中服役,但是设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臼炮式结构,太重而不适合步兵搬运。此外,日军的假想战场大多是视界良好的平原地区,步兵炮的性能基本上可以得到有效发挥,曲射武器的效益并不明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才开始正视迫击炮的用途。因为中原地区的华北或是华南战场多是地形不良的山地、丘陵和城市,步兵炮无法发挥有效射程。当时,中国军队装配的迫击炮多于日军,出现了在步兵中支援火力上优于日军的状况。于是日军于1937年5月开始设计研发迫击炮,同年6月交付大阪兵工厂进行试制,11月试制炮完成,1938年开始配发部队取代“九二式”步兵炮,并定名为一九七式”迫击炮(日语称“九七式”曲射步兵炮)。
性能参数
九七式迫击炮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
- 最大射击仰角:+45—+85度。
- 最大回旋角:中心线左右3度。
- 发射速率:20发/分。
- 炮口初速:196米/秒。
- 最大射程:2850米。
- 装药类型:高爆弹
- 炮架种类:方型底板式三脚炮架。
服役与评价
“九七式”迫击炮服役后,纳入步兵大队直辖九二式步兵炮小队,编制2-4门。由于迫击炮的发射硝烟以及炮声比“九二式”步兵炮小,重量也比“九四式”迫击炮轻,前线官兵对此款武器给予良好评价。有别于前线的肯定,上层单位却有反对意见,主要因为高射速导致的弹药消费与日本将领一贯追求的战术目标(以最低弹药消耗取得最大战果)相违背。在上层干涉下,日本陆军并未将这款武器推广至全部部队,主要部队还是以旧型的“九二式”步兵炮为使用主流,而“九七式”迫击炮大多是配发给二线部队或是附庸国使用;一线单位只是海上机动旅团在联队级火力上是采用全部“九七式”迫击炮编制,主要原因为迫击炮的轻便对两栖作战有利,但这种编成在日军中仅是少数特例。
参考资料
97式90毫米轻迫击炮.junshi.china.com.2024-08-20
九七式迫击炮.搜狐网.2021-11-04
目录
概述
九七式迫击炮
性能参数
服役与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