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宝镇,隶属于
江北区。坐落于
长江之滨、
御临河之畔,背靠明月山脉,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江岸线达15.2公里,
森林覆盖率高达46%,形成独特的背山面水的优越地势。距
重庆观音桥40公里,与
两江新区一山之隔,随着
明月山隧道的打通,到规划55万人口的鱼复工业园仅有五分钟的车程。全镇幅员面积41.2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1个社区。
五宝镇历史悠久,古属
巴国、
巴郡,至今已达3100多年。据考证,明清时五宝最为繁荣,建寺庙、设义学、迁场镇,处处均有古人遗迹。而“五宝”得名,更是源远流长,传说
明朝朱允炆朱允一行逃难到五宝,化为和尚隐居于驿龙庙。一日,建文帝一行人踱步来到马岭坪(今五宝镇政府所在地),眺望远方,东有
长江滚滚,南是山峡奇峰,西靠义学大山,北址太洪江边。沿岸风景秀丽,山上
松柏滴翠,江中水清鱼翔,
岸滩沙净石奇。建文帝赞叹不已,“圣地五宝也”,正是帝家归隐之所。为纪念建文帝之盛赞,后人改“大
洪江镇”为“五宝镇”。
五宝镇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境内唐凤公路(明月山隧道)、五箭路、鱼五路与主城相连;镇内80余公里水泥硬化率达98%,公路四通八达,
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畅通无阻;水利、电力、信息化建设配套完善,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20个建设示范镇之一和全市100个中心镇之一。名胜古迹有深达5000米的天然
溶洞龙洞子和
清代设置的巡检司旧址等。2020年11月,五宝镇中华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历史沿革
概况
江北区辖镇。位于区境东部,
长江北岸。常住人口8772人(2010年六普)。辖五宝镇社区和新三、万缘、大树、
马井镇、院子、下湾、干坝7个行政村。名胜古迹有深达5000米的天然溶洞龙洞子和
清朝设置的巡检司旧址等。
沿革
镇因驻地而得名。以场镇周围有五个山堡,好似五个宝珠,称五宝场。1929年建五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3月由原
渝北区划归
江北区管辖。1996年,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瓦窑、
坝子、下保、瓦保、万缘、五宝、马井、金鸡、干坝、二岩、院子、昌楼、下湾、岩口14个行政村和五宝正街1个居委会。2001年撤乡设镇。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00105102:~001121五宝镇社区~200220新三村~201122万缘村~202220大树村~203220马井村~204220院子村~205220下湾村~206220干坝村
乡镇概述
五宝镇绿色休闲生态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是
江北区重点发展的生态休闲旅游镇,将被打造为江北的“都市后花园”。青山环绕,碧水相伴,
森林覆盖率高达44.8%,山上泉水四季潺潺,
长江、御临河绕镇而过,构成“一肺两脉”的
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是一所天然的“绿色氧吧”。境内平均气温在19℃,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0℃,每年难见一次降雪,五十年来少有田面薄冰现象,年降雨量1050毫米左右。
2004年1月14日,五宝镇委托南江地质队在箭沱湾地区开展地热水勘查开发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勘明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备开发地热
水资源的地热地质条件;钻井设计井深1675米,预计可获得地热水资源量1000m3/d左右,水温可达45。C左右,水质为
硫酸盐型低温微成地热水、、等
微量元素常能达到医疗矿水的标准。
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近年有新的发展。建有蔬菜基地1523亩,商品鱼池520亩,小桑园520亩。引进8户企业和下岗职工投资300多万元开发四荒地,建成有花卉、粮物、禽场、果林、养鱼基地共2000亩。1998年,完成粮食产量7220吨,出槽生猪12770头,生产蔬菜3145吨,鲜鱼100吨,家禽6.2万只。完成农业产值1455万元、总收入2170万元。乡镇企业主要有
水泥厂、青石厂、红砖厂、预制场、采石场等建材行业254家。1998年乡镇企业
总产值676万元,总收入656万元、总利润亏45万元。本级财政收入59万元。
小康建设取得实效。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一学五创”活动,涌现出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小康示范户共计2625户。
计划生育率达95.9%,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普及率为100%。创建有3个安全村。民政事业协调发展,建敬老院一所。全镇人均收入1766元,已基本实现小康。
五宝境内入驻企业有
润泰集团、华王食品、五宝园林等20多家;市级农民新村1个─箭沱湾,区级农民新村2个─干坝村、马井村;已正式营业的农家乐16家,即将建成的农家乐7家。
五宝农产品主要有:高山名茶──九峰剑眉(
江北区旅游产品,曾获国际奖项若干);熊鸭子──古老的江北土特产在90年代闻名全市,于2005年落户五宝;五宝腊肉──土生土长的五宝本地产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还有水果、生态猪、
走地鸡、鸭、蛋及其它绿色生态农产品,腊肉(
腊肠)、
土鸡蛋、生态猪、五宝御兔和五宝酒为五宝农副产品“五个宝贝”。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宝镇常住人口为7126人。
社会
生态建设
五宝镇生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全镇背靠明月大山,面向滚滚
长江,三面环水,在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成为
重庆主城都市区难得的一方净土。镇内山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江、一河、一山”及大大小小的山丘、湖塘、河涌,青山环绕、碧水相伴,
森林覆盖率高达46%,山上泉水四季潺潺,地下温泉量大质优,长江、御临河绕镇而过,构成“一肺两脉”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是一所天然的“绿色氧吧”。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五宝镇以“建设绿色五宝,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发扬“苦干实干、勇于奉献”的五宝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都市生态产业,用智慧和汗水为自己的家园增彩添秀,勾画出五宝今天的崭新画卷。
巍巍
华山,滚滚
长江,宁静的御临河,一颗镶嵌在都市边缘,灵秀隽永的“绿海田园休闲地、乡情怡人后花园”已悄然崛起。这里景色秀美醉人,民风民俗原汁原味,森林小镇风光醉人,农家生活多姿多彩。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改善。按照“超前规划,房路先行,城乡并进,改善环境”的思路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到1998年新建居民住宅达2114户,竣工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自来水改造2500户,安装
闭路电视1270户;村村建有办公楼,通
程控电话,全镇共安装电话139门;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52.4公里,有水路交通与市区相连。毗邻的
重庆—宜昌高速公路,缩短了与市区的距离;
渝怀铁路贯穿辖区,沟通了本镇与外界的联系。
境内箭沱湾大桥连接
渝长高速公路,并与主城相通,也有“鱼五路”与主城相连;水泥硬化公路四通八达,
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畅通无阻。水利、电力、信息化建设配套完善。境内已全面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引入了互联网络,初步搭建了多元化信息平台。五宝是市级公路建设示范镇,境内有镇级公路30公里,村级公路23公里,现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社社通公路,每天都有联营客车往返重庆朝天门8班次。
城镇建设
展望未来,将紧紧抓住城建带动战略,结合三峡移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外界的交通。实施小城镇规划,抓紧已规划0.3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启动,树立城镇新形象。按照“山边片”大力发展禽牧业和
经济林,“中坪片”发展蔬菜、
渔业、花卉、果业,“沿江沿河片”建设长防林、经济果林的“三个片”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招商引资,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发展特色经济,富民强镇。
旅游
五宝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属
巴国、
巴郡,至今已达2800多年。清乾隆24年五宝从
巴南区划属江北厅(后改为
渝北区)。1995年,
重庆市成立
直辖市,五宝镇从
渝北区划归
江北区管辖。两江沿岸
王任叔故居及墓遗迹、汉朝古墓、
崖墓遗迹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均有军事设施扼守两江要冲。据考证,明清时五宝最为繁荣,建寺庙、设义学、迁场镇,处处均有古人遗迹。而“五宝”得名,更是源远流长,传说纷呈,与
明朝朱允炆朱允炆避难于此密不可分。镇内以“年猪文化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兄弟书
屋”为代表的书香文化深入乡村。
获得荣誉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