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久,男,
四川省荣昌区人,一九三一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担架营第三连战士。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朝鲜平泉郡金刚山上因美机投下的
燃烧弹引起了火灾,他为抢救朝鲜妇女而光荣牺牲。立特等功,获二级爱民模范称号。
1951年10月,吕玉久踊跃报名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伍后被编入63军187师后勤处担架营三连五班当战士。在连队,他工作积极,每有紧急任务,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1953年4月21日上午10时左右,
美国飞机向朝鲜黄海道平泉郡
金刚山观光地区投下了大量燃烧弹,山上山下一片火海,50几个当地老百姓和400多名志愿军战士赶来救火。虽然吕玉久和
张明禄那个班夜里奉命执行任务,一夜未曾睡觉,到起火时才睡了三四个钟头,但听说起火,他们马上起来拿起救火工具,便朝山上跑去。张明禄边跑边喊着:“我们快上山打火,不然
朝鲜人民的仓库就要受损失了!”在救火当中,吕玉久、张明禄最勇敢,哪里火大,他们就到哪里去打火,脸被熏黑,头发被烤焦,他们也不管。扑灭了南山梁的火,把扑灭的火堆交给四个年轻妇女看守,以防复燃。他们又向另一个地方跑去,忽然听见一阵叫声,他们回头一看,见刚扑灭的火又燃烧起来,浓烟直往上冒,那四个年轻妇女被火包围,乱成一堆哭叫不止。
张明禄、吕玉久二人迅速跑回去,冲进火海,一个人背一个分两趟把她们全救出来,放在一块大岩石旁边,又奋力把大火扑灭。不久,又听见半山腰传来
朝鲜妇女的叫声“救人啦!救人啦!”,张明禄和吕玉久立即朝叫声的方向跑去,看见火海中有4个妇女挤在一堆哭叫着紧紧抱在一起,吕玉久、张明禄不顾一切冲进火圈里,每人背一个,手里拉一个,一口气跑出火场20多公尺,把她们放到防空洞里面。没等她们完全清醒过来,张明禄、吕玉久又向东边跑去,边跑边喊:“火里还有人吗?”忽然看见浓烟烈火里还有一个黑影(是一块巨石),以为是一个人又向火里冲去。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大火熄灭了,被
张明禄、吕玉久救出来的8个妇女,跑进尚在冒烟的火场寻找救出她们的志愿军同志,只见张明禄、吕玉久一个扑在大石头上,一个躺在一边。他们为救
朝鲜妇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张明禄时年21岁。被张明禄、吕玉久救出的8个朝鲜妇女申善花、金玉善、崔春凤、郑玉男、郑景男、李洁世、
李玉茹、吉熙子守在烈士身旁,泣不成声地说:“我们能活着,是您牺牲了生命,救出了我们。”
同年8月22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和朝鲜黄海道平泉郡人民政府为张明禄、吕玉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在
金刚山观光地区树碑纪念,碑上用朝、中两国文字刻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张明禄、吕玉久的事迹。被救出的8名妇女亲手绣制锦旗一面,并购买人参等礼品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次赴朝慰问团转赠给烈士的家属。
1953年秋天,粮食丰收使突击队员们更想念烈士的父母亲了。12月25日,在吕玉久、张明禄烈士的墓碑揭幕典礼大会上,李贞淑等八位
朝鲜妇女把自己亲手种植的十多穗水稻、谷子和高粱,交给
中原地区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的代表,托他们转赠给远在中国的烈士的父母亲。礼品中还有八位妇女亲手绣制的锦旗和写的慰问信,朝鲜的特产名贵
高丽参,以及她们在战争时期所保留下来的白金戒子。每一件礼品中都蕴藏着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慰问团的同志因为不能立即返国,又把这些礼品转给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
1954年2月18日,部队代表武文进等同志来到了吕玉久的家乡慰问烈士的亲属。在慰问献礼大会上,坚强母亲吕妈妈
李友莲亲手接过这些来自
朝鲜的珍贵礼品,尤其是捧着那些粮食种子,禁不住热泪盈眶。
1954年3月,正是春耕播种的季节,吕妈妈亲手将那些种子脱粒,然后播种。那些种子,是她的烈士儿子吕玉久的梦想和精神,那些种子,不但在中国的大地上播下了丰收的希望,也在朝鲜人民的心里,播下了永恒的友谊。
1956年,作为全国烈属代表的吕妈妈—
李友莲,出席了全国烈、军属代表会议,受到了
中原地区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的接见。
1991年,吕玉久的儿子吕林学随同以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赴朝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40周年纪念大会,受到了
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
金日成首相的接见。
在朝鲜黄海道平泉郡境内
金刚山附近的一个长满
松柏的小山岗上,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和朝鲜人民政府共同树立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纪念碑,上面用中、朝文字镌刻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吕玉久、张明禄的英勇事迹,作为对两位烈士的永久纪念。
吕玉久故居(吕家祠堂)位于
重庆市荣隆镇玉久村2社,建于
清代。故居(
聂氏宗祠)坐南朝北,东西长5.2米,南北进深20.3米,占地面积106平方米。正厅为2间木柱穿斗式建筑,内有天井,房屋东西侧为厢房,具有当地民居建筑风格。门前约40米处有一八角形古井。祠堂
东北地区面距荣(昌)盘(龙)公路约800米,平时很少人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