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镇位于
福建省南安市北部,是一个著名的侨乡和文明古镇。它隶属于
泉州市南安市,地处南安市西北部,行政区域面积为97.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码头镇
户籍人口为71884人。码头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至清时期,当时分属十、十一、十二、十六都。1985年,改为码头镇。目前,码头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码头街88号。2020年,码头镇实现工商税收6899.5万元,税源拓展及乡贤经济回归税收269.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亿元,出口商品额完成9800万元,限上商业零售额完成2.4亿元。
历史沿革
源于
永春县的诗溪在码头境内汇入晋江东溪,最终流入大海。古时,船只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运往永春、
德化县等地的货物大多自
泉州市沿晋江东溪入码头诗溪渡口,在码头境内中游地段停泊起卸;而内陆山货也由此下船运至泉州各地,成为泉州北部重要货物集散地,故称之为“码头”。
“码头”地名,来源于宋时“头”(河运装卸的码头)。后以“码头”取代“鳌头”。唐属山头社管辖。宋分别隶于德教乡崇和里、怀德乡太平里和清风里。元、明、清分属第十、十一、十二都管辖。民国17年在码头设第二区,辖今码头、诗山、金淘、
眉山市、蓬华一带。民国31年,属第一区。民国35年设码头镇、
高盖乡。
解放初设第六区。1956年属诗山区,1958年属诗山公社。1959年由诗山公社析出成立码头公社。1961年属诗山区。1965年成立码头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现辖诗南、金中、内柯、铺前、南冬、丰美、丰联、坑内、码头、美岭、高山、刘林、新汤、康安、码四、杏东、大坝、宫占、东大、大庭、高盖、
槭属、仙美、仙都24个村委会和码头居委会。
地理环境
码头镇位于南安西北部,下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45个党支部,其中行政村党支部24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1个,单位党支部15个,非公党组织5个。
码头镇东临
山美水库,北与
永春县相接,南与南安
梅山镇相连,西与南安诗山、金淘两镇相临,
镇区距离南安市区36公里(直线距离25公里),
泉州市市区50公里,
厦门市市区110公里。
码头境内诗芸公路全长20公里,其16米宽
水泥路贯穿码头镇全境,首末连接省道307线,交通便捷,属
半山区半
丘陵地理特征,南亚
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8℃,夏长少酷暑,东短无严寒,雨量充沛,降雨集中。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码头镇位于南安西北部,全镇人口7万人(2010年),共有
中国共产党党员1412人,45个党支部,其中行政村党支部24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1个,单位党支部15个,非公党组织5个,下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村干部183人,平均年龄45.3岁,其中
高中文化程度以上76人,占44.5%,妇女干部38人,占20.8%,交叉任职34人,3个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码头镇方圆108平方公里,东临
山美水库,北与
永春县相接,南与南安
梅山镇相连,西与南安诗山、金淘两镇相临,距离南安市区38公里,
泉州市市区50公里,
厦门市市区110公里;诗芸公路全长20公里,其16米宽
水泥路贯穿码头镇全境,首末连接省道307线,交通非常便捷,耕地面积1.85万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薯、花生等农作物;山地面积9.1万亩,其中低坡山地8万亩,林木蓄积量9.23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58.6%;
水资源充沛,境内有诗溪、山美水库和温泉,其中每天可提供底下温泉水(出水温度70℃)1000吨;内陆养殖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养殖鲢、草、彩虹等鱼类。
码头是著名的侨乡,现旅居海外侨亲8万多人,港澳台侨乡亲连续18年捐资公益事业超千万元。侨亲捐资历年累计4.2亿元(不包括码头籍侨亲在外地的捐资),
黄仲咸、
雷学金、戴新民、黄仲伍、戴宏达等海外侨亲受到省政府树碑表彰,历史文化名人有唐代诗人
欧阳詹、明代
进士戴廷诏、华侨英雄
刘亨赙。
码头下辖24个村。
建设规划
根据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安市码头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码头镇总体规划方案获批。
(一)规划范围:下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二)规划期限: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
(三)规划人口:近期(2015-2020)镇域规划人口9.6万,
镇区人口4.8万。
远期(2021-2030)镇域规划人口11万,镇区人口6.5万。
(四)用地规模:镇域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15.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0-140平方米。
镇区建设用地面不大于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120平方米。
(五)发展定位:以旅游度假、轻工产业为主,具有侨乡特色的山水小城镇。
政治
党委书记:丁金火
镇长:洪贵生
经济
经济发展状况。几年来,码头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注重用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作,通过招商选资,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后劲;通过扶强工业企业,做大工业规模;通过做优工业园区,构筑投资创业平台;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千方百计缓解土地、环境、资金等要素制约,攻坚克难,促进了经济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2010年实现工商税收2868.5万元,比2005年增长43.5%;
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比2005年增长51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7亿元,比2005年增长240%,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以前依靠单一产业的局面不复存在,一批环保型、“亩产”税收效益高、占据市场前沿的企业相继落地。
目前码头镇的工业行业主要是纸制品(贵格、金格、联新);塑胶化工(美达塑料、华南化工机械、盈盛科技、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盛化工、宏翔、嘉德华涂料);轻工
电子(兴达轻工、迪赛尔
电力系统、诗来福汽车电机);化纤包袋纺织(三宏化纤、辉兴织袋、河泰兴箱包、仙美针织、码头针织、美成针织、天虹伞业);水泥机械(燕江水泥、侨兴机械、宝福机械)。
(1)经济增长: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完成工商税收1671万元,同比增长20.8%,用电量实现8182万千瓦/小时。今年1~9月份,完成工商税收1540.9万元,同比增长23.9%,用电量实现7833.6万度,同比增长28%。
(2)农业经济:成片开发
柑橘属、
龙眼等水果4万亩,水果年产量1.4万吨,居全市之首,粮食产年量14042吨,食用菌年产量209吨,水产年产量1080吨。名优特产:创建了大庭优质米、东大无公害柑桔。
(3)工业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建有留安宫、金格、贵格、联新、诗南、兴达等5个小型工业项目区,形成了沿省道307复线两侧“一线串珠”的工业走廊,大小企业100多家,
规模以上企业15家,初步形成了纸制品支柱产业和轻纺、化工、塑胶、五金机械四大行业的工业发展格。
(4)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码头镇的第三产业发展处于半空白状态,属于规模小、量小,没有形成服务产业链,规模上200万元的主要是加油站(4个)、餐饮业(2个);房地产、娱乐等配套设施处于“零”开发状态。
文化
历史渊源
南安码头,位于南安北部。宋代,为诗溪流域即为晋江东溪流域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诗溪上游源于永春小姑塔口与南安蓬华两条支流汇合,流经码头境内大庭村澳头渡、惠书桥古铜喉,合刘林、坑内等涧流,过码头渡诗口溪,注入晋江东溪,汇归大海。由于船只是当时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运往
永春县、
德化县等地的货物大多自
泉州市沿晋江东溪入码头渡诗口溪,然后在码头境内的中游地段停泊起卸,而内地山货也由此下船装运至泉州各地,成为泉州北部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故称之“码头”。
由于结市贸易,诗溪两岸便形成商品街,即“码头街”。
社会
教育事业
全镇22所小学,2所初中校,1所二级达标中学,在校学生1.1万人,1座老人活动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
基础设施
南安市码头镇欧阳詹研究会隆重成立
(1)
固定资产投资:该镇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从八个方面推动中心镇区建设,组织实施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拼搏,基本如期实现。
(2)交通航道:全镇乡村道路共155公里,已硬化130公里,除码四村7.2公里村主干道正在硬化外,其他24个村(居)主干道均已硬化。
(3)电力能源:
小水电站三座,3.5万伏
变电站1座,均与
山美水库联网。
(4)电信邮政:拥有
固定电话15000部,移动电话近10000部,互联网用户有500多户,有线电视用户9000多户。五供水:拥有
日产汽车公司水量5000吨自来水厂1座,主供
镇区6个村(居)。
社会事业
镇区集聚功能显现,自来水厂、镇文
技工学校、镇老人活动中心、码头
中心卫生院迁址重建、镇区防洪堤整治工程、综合菜市场、镇区四期改造、洋园小区、诗芸公路路灯一期工程架设、温泉酒店扩建、派出所新办公楼、成功
初中建设等配套项目相继完工。全镇22所小学,2所初中学校,1所二级达标中学,在校学生1.1万人。
乡镇建设
码头镇政府驻地码头街。1976年新建一座三层办公楼和1985年新建一座四层综合楼,为镇政府大院。 住房建设:民国时期,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汉式大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房建筑沿用传统建筑形式居多,以石、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厝和楼房为主。1978年至1988年,
镇区内新建住房30万平方米,80年代末,镇区人均住房达11平方米。
公用建筑:60年代起,扩建成功中学教学楼、科学楼和
泉州师范学院诗山校区教学楼。新建金鳌中学、
上海市枫林中学。至1988年,新建校舍24座,面积1.95万平方米,新建码头农行营业所、码头公安派出所、码头工商所、码头税务所、码头供电所、码头侨联、码头供销社、码头粮站、码头邮电所、码头汽车站、码头卫生院、码头镇企业办公楼,
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经济建设:1983年新建码头
陶瓷锦砖厂。1986年新建码头农贸市场。1987年引进外资办
手钩、手套、
塑料玩具、电子、雨伞等工厂。
镇区内有东、西、南、北四条街,总面积0.35平方公里。境内有17公里的柏油路。1988年全镇的工农业
总产值226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