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高逸图
王蒙画作
《溪山高逸图》是元代画家王蒙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突出古松掩映的草堂,堂内有高士端坐,书童相伴。层峦全以披麻,树叶用点苔画出,繁密浑厚。章法上,打破了王蒙自己目上留天地一的惯用手法。
画作内容
远处高山耸立,冲出画面,山头层层叠叠,树木苍茫,左侧高山间,一线飞瀑直落而下,水珠四溅,山石中部又一飞泉,从岩间淙淙涌出,溪间奔湍,沿山脚蜿蜒曲折地流注而下。中景山腰处,松属成行。近景为坡岸,山石长有几株松树,有的枝干挺拔直上,有的枝干长满结节,有的松树枝叶盘曲有姿,十分茂密,相互交错,错落有致。在山间林中,有数间屋宇草堂,门窗敞开,堂中有一高士端坐其间,身穿宽服旗袍,正在阅渎书卷,旁有书童侍立在旁。屋堂外的宽阔平地上有一只双翅展开的丹顶鹤。画幅左下角又一长者,身穿大袍,头戴官帽伫立在平地上,正在凝神地观赏四周优美的江南山山水水,十分悠闲自得。树下和山石旁留下一片水面,十分平静。款署:“叔明王蒙为菊窗琴友制图。”
创作背景
王蒙出身书画世家,外公就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以他的画早期受赵孟頫的影响较深。后又综合唐宋名家,广采博览,故其画纵逸多姿,又独创渴笔解索皴法,终于跳出赵孟頫规矩之外,自开门户。画山水师法巨然,风格独特,“层巅奉律摩苍穹,咫尺可论千万重”。在元代山水画家中,是唯一以作品繁、密取胜者,构图回环重叠,结构复杂,笔墨熟练,重用笔而胜于用墨,强凋书法情趣,他的画构图繁复周密,以各种手法表现江南林木的苍郁茂盛和湿润感,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师,明清及近代画家几乎都学过他的画。此《溪山高逸图》,是他画构图繁复的山水画中代表作之一。
艺术鉴赏
此画构图繁密,密而不塞,密中求疏。全画用笔苍郁沉厚,颇见功力。山石皴笔用细如牛毛、略带波颤、层次繁密的“解索皴”,再加上用破笔点成的苔痕,苍苍茫茫,“望之而郁然深秀”。此画最大特点,作者善于表现江南深山溪谷草木华滋的蒙茸湿润之感。中近景树木用双勾法,树干曲折,一笔二过,树叶形状不一,填彩各异,但没有掩隐黑色的效果。纵观此图,画面崇山松属与溪流飞瀑相得益彰,有声有色,自然和谐,构图深远,结构密而不塞,与元代简洁之风大相径庭,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风格。
名家点评
明代画家董孝初:“叔明此图,昔人评为第一,非浪语也。笔法之妙,布置之奇,如韩淮将兵,多多益办。……苍古秀润,沉雄浑厚,兼之矣。”
当代画家张德宁:此图用湿笔在绢上反复勾皴渲染,其颇具个性的“牛毛皴”、“解索皴”,灵动而又凝重,笔墨清晰,有迹可循,深得历代画家的赞赏。
作者简介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市(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市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