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地韭
石蒜科葱属植物
滩地韭(学名:Allium oreoprasum Schrenk)是石蒜科葱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滩地韭生长在海拔1200-2700米的向阳山坡、河谷阶地、滩地和石滩上,已被人工引种栽培。其鳞茎簇生,近狭卵状圆柱形,鳞茎外皮黄褐色,破裂成纤维状,呈清晰的网状。叶片狭条形,比花葶短,花葶圆柱状,总苞宿存。伞形花序近扫帚状至近半球状,少花,松散,花淡红色至白色,花被片具深紫色中脉。滩地韭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再生力很强,耐牧,春季返青早,幼嫩多汁,各类家畜均喜食,羊和骆驼最喜食,营养成分较高,属良等牧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簇生,外皮黄褐色,破裂成纤维质网状。叶片狭条形,宽1—4mm,基生。花葶圆柱状,高11—30(40)cm,总苞单侧开裂或2裂,宿存,伞形花序近扫帚状,花少,松散;小花梗近等长,基部具小苞片;花红色至紫红色;花被片具深紫色中脉,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宽椭圆形,先端具一反折的对褶小尖头;花丝长为花被片的1/2—3/4,下部1/3联合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花丝宽三角形,外轮花丝狭三角形,无齿。子房近球状,基部无凹陷的蜜穴;花柱不伸出花被外;柱头3浅裂。滩地韭以其鳞茎紧包清晰网状的鳞茎外皮,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宽椭圆形的花被片具深紫色的中脉和反折的对褶小尖头,比花被片短的花丝而极易被识别。滩地韭通常于4月上旬开始生长,在中国新疆7月开花结实;西藏自治区花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滩地韭在中国西藏生长在海拔1200-2700米的向阳山坡、滩地、河谷阶地或石滩上;青海生长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河谷台地的阳坡砾石地; 新疆生长在海拔2600-3880米的沟谷山地石质山坡、河谷山坡干草原、滩地高寒荒漠草。
滩地韭是一种旱生鳞茎类牧草,在中国的天山舰上攻击机准噶尔汗国西部山地海拔1200-2700米的山地草原带的阳坡,具有相当强的抗旱能力,亦能忍受一定的低温条件,生长地的土壤为壤质或砂砾质的棕钙土、淡栗钙土及栗钙土。滩地韭常以伴生种参与以羊茅冰草短柱苔草、沙生针茅东方针茅、针茅等组成的不同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其他伴生植物有鸡冠草、黄芪等,在石质化较强的阳坡,常与刺叶锦鸡儿驼绒藜等组成山地灌丛一荒漠草原草场;在局部山坡上常可形成小面积的单优势种群落。
产地范围
产新疆、西藏自治区(西部)和青海。在青海兴海的曲什安乡大米滩、新疆叶城的昆仑山皮山县的阿巴提乡布琼、和田县的喀什塔什、策勒的奴尔乡、于田的普鲁至三岔口、且末的阿羌乡昆其布拉克等地均有分布。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斯坦也有分布。
饲用价值
滩地韭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再生力很强,耐牧,但冬季残留少,春季返青早,幼嫩多汁,各类家畜均喜食,羊和骆驼最喜食,夏季结实后家畜乐食,秋季干枯后各类家畜仍采食,特别是羊在春季产羔时,它能提供鲜嫩多汁的饲草,促进产羔母羊的泌乳量。滩地韭营养成分较高,属良等牧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产地范围
饲用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