勍香村
勍香村
1988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700斤,年收入仅400元。 2011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60万大关,人均占有粮食1000斤。 2010年,全村农民总收入1300万元,人均收入5021元。
地理位置
山西省汾西县香镇下辖村
勍香村位于吕梁山中南段东段,汾西县西道教名山姑射山下。东距县城22公里,这里车水马龙,交通便利,省道224干线和店上线穿村而过,是汾西通往临汾市西山各县,综贯吕梁市晋中市诸县的交通要冲。
勍香村地处河川,四周群山环顾,介于东径110°12'—110°41',北纬36°33'—36°4'之间。境内地势开阔平坦,万亩田畴环列,阡陌其间,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5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日照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9℃,降水量593.2毫米,无霜期180天。
村情概况
勍香村是政府所在地,属于单村行政村,本村籍居民586户,2589人;移民搬迁涉及20个自然村合计人口2455人;县直单位、镇直单位以及勍香林场机关,总计常住人口5544人。是全县最大的自然村之一,也是汾西县西部的经济文化中心,物资交流中心,是电力通讯中心,交通网络中心。
村镇建设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村镇建设迈开了新的步伐。近年来,镇村两级坚持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目前本村南北5000米大街拓展工程已完工,同时。累计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砖混二层沿街商业门店900余套,移民新区3处700间平房,安置移民20个自然村2455人。投资16000元,解决部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实现了全村100%的村民安全饮水,实施3000米的北大街下水道工程,同时在北大街新建文化中心、北街小学、敬老院、移民新村、借宿制双语幼儿园,合作医疗服务站等,逐步完善了北大街系统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整个村庄基本实现“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
农村经济
本村历年来有句农谚:“少种夏田多种秋,一年吃喝不用愁”。这话说的不无道理,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因素总结出来的。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糜子、荞麦黑豆粉扁豆、豌豆、绿豆、赤豆豇豆及少量的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荏籽、线麻、西瓜等。另外还有既顶粮又顶菜的红薯和马铃薯。玉蜀黍属是本村播种量最多的作物,也是产量最高的拳头产品。本村现有耕地6300余亩,其中玉米占3055亩是全县玉米主产区,享有“吨粮田”美称。改革开放后,全体村民团结务实,奋力进取,农牧、林业生产都得到跨跃式的发展。1988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700斤,年收入仅400元。1995年,在镇政府和省林业厅扶贫队的大力支持下,东西两山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1000余亩,林业支柱产业开始形成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200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50万斤,居全镇首位。2011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60万大关,人均占有粮食1000斤。
2008年“勍康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和“勍通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安排富余劳力30人。与此同时养猪、养鸡、养牛在全村尉然兴起。2011年,全村年生猪出栏2490头,羊存栏1370只,鸡6500只,大牲畜存栏75头。
随着“减排治污”力度加大,不达标的企业得到有效的扼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列入重中之重,从各方面拓宽致富门路,此时,东西两山核桃园和扁桃园已有一百余户受益,其他产业如:个体工商、建筑、餐饮、美发、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急剧攀升,占到全村劳动力总数的60%。2010年,全村农民总收入1300万元,人均收入5021元。
勍香村的集贸市场,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每处四个古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商如期而至,吞吐量之大居全县物质交流大会之首。这就为商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时,大小商贩,人挑肩扛,驼队马帮,南来北往,穿梭于汾勍、勍康、勍隰等古道上。本村因此成为该地区的物质集散地和中转站。1948年,县民主政府在勍香成立贸易局,大小商贾云集勍香,市场空前活跃,成为全县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后,商业网急剧增加,仅本村就有79户人家经营商业和餐饮服务以及各类加工行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现在家家户户有农用三轮车、摩托车,不少家庭还有小面的车,全村95%的农户都有移动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实现了100%。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推进。
勍香这个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以崭新的风姿,坚强地崛起于汾西县西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村情概况
村镇建设
农村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