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广播电视台(英文缩写:NBS,简称:南京广电)是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第一家中国
副省级市广电集团,实行集团(台、公司)一体化发展,办公地点位于南京市龙蟠中路338号。现任领导为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台长任松筠。
1949年,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80年1月17日,南京电视台成立,是中国首家成立的省会城市电视台;2002年,南京电视台、南京有线电视台、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合并成立南京广播电视集团;2013年1月18日,改为现名并启用新
台标。截至2024年6月,南京广播电视台有8个电视频道、6个广播频率,辐射
都市圈3000多万人口。南京广电依托系统化、智能化、协同化的
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实现了媒介资源、
生产要素的汇聚整合。
南京广电拥有《南京新闻》《
直播南京》等品牌栏目,作品获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星光奖等全国性大奖。其中,2014年至2023年11月,有15件作品获得
中国新闻奖。2023年,南京广播电视台学习向未来”荣获“2023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评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传播案例奖”;“牛咔视频 云上南京——城市形象展示和传播总入口”获评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发展历程
机构前身
1949年,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80年1月17日,南京电视台成立,是中国首家成立的省会城市电视台;2002年,南京电视台、南京有线电视台、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合并成立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第一家中国
副省级市广电集团;2013年1月18日,改为现名并启用新
台标。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先后接管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政府国防部所属军中广播电台。开始以“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的节目。同年5月18日,用“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正式播音。播出中心在中山东路祠堂巷25号,发射中心在江东门北河口。原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同时撤销。
初建的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波长454米,频率660千赫,功率10千瓦。全天播音5小时。1950年增设第二台(即第二套节目),波长250米,频率720千赫,功率500瓦。1951年又增设第三台,波长227.7米,频率1080千赫,功率250瓦。3套节目全天播音共达24小时。
1952年10月,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
苏南、
苏北两地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江苏·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归属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合并期间,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继续播音。1953年元旦,分别用
江苏省、南京两个台的呼号播音。
1978年下半年,以南京市有线广播站为基础,重新组建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址在延龄巷50号,当时的市有线
广播站内。1979年
元旦,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1983年,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大楼建成使用。1986年元旦起,电台增设一套调频
立体声广播,主要播送文艺节目。
1986年9月26日,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汉中门外建成新的发射中心。
1979年2月19日,南京申请建立南京电视台。同年10月27日,南京电视台建台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和设备、人事、节目3个工作组。办公地点设在市
中央广播事业局内,并着手进行筹备工作。同年11月20日,南京市广播事业局拟出建台方案(草案)。1980年1月17日,
江苏省广播事业局复函南京市革委会称,经请示国务院广播事业局,并与兄弟省、市协商,同意设置南京电视台,使用12频道。同年9月,南京电视台筹建班子迁入
中山东路28号办公。
1981年2月4日(农历
春节),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试播3天,获得成功。随后,继续做好正式开播的各项工作。1981年5月25日,正式播出电视教学节目,平均每周播出20小时。9月14日起开办综合性节目,每周播出1次,每次2小时。同年12月,中共南京市委决定在中山东路56号正施工的市
新华书店总店13层楼顶上建发射台。1982年底开始动工。1983年7月25日起,12频道启用新发射天线播出。1984年,改用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DSJL- 1- 1KW双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7月投入使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办电视教学节目为主,也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办教育性的专栏节目,还自制电视小品、成语故事。当时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经验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制节目较少,就从兄弟电视台交换一些节目,并转播上海电视台的节目。1984年,南京电视台在取得
中国中央电视台同意后,决定作为科研项目,在
中山东路28号播控室至
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之间建1条
光缆进行实验。1987年2月1日,南京电视台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第2套节目。1989年,南京电视台播出了
名古屋市电视台交流的《通宵狂舞节》《严冬雪崩》等8个专题片。
1994年2月8日,南京电视台经济台节目在新增的28频道正式播出。1996年,南京电视台对12频道和28频道的节目作了调整改版;同年,南京电视台实现晚间《南京新闻》直播。1997年2月8日,南京有线广播电视台正式开通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4套卫星加密频道。
成立与发展
2001年,原南京电视台与原南京有线台合并组建为新南京电视台;2002年原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楼”、原南京有线电视台“广电大厦”先后启用, 同年,由新组建后的南京电视台牵头,与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组建成立南京广播电视集团。12月17日,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南京电视台保留其
台标和呼号。
2002年12月27日,南京电视台﹑南京电台进行资源整合,撤销了广播电视各自原有的建制,彻底合二为一,组成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刚成立时。集团对广播和电视实行
扁平式管理。但在具体的运作中,集团将工作的中心集中在电视方面,对于广播发展相对重视不足。
2003年3月23日,南京电视台整合新闻资源,在新闻综合频道推出90分钟的新闻直播类栏目《
直播南京》,播出时段为每晚18:20-19: 50。
2004-2005年,
南京地质博物馆与南京电视台合作,创作并拍摄了《地学摇篮-走出48位院士的地质调查所》《不可多得的南京地层》等影像作品,在展厅内免费播放。其中,《金陵科技——南京地质博物馆》于2005年在南京电视台滚动式播放。
2005年4月,南京广电集团成立广播传媒中心,对外恢复“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称号。南京电台按照自身发展业态独立运作,恢复了自身活力。
发展近况
2013年1月18日12:00起,南京广播电视台的新
台标亮相荧屏。
2015年8月,由中央新影与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5集纪录片《
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从8月17日开始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12月13日、14日在南京市24家影厅展映。
《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关押、审判的1109名日本战犯为线索,利用新影厂当年摄制的珍贵影像,寻访中日双方数十名当事人,展现日本战犯对侵略行为的忏悔、回国后自发组织起来宣传和平的努力。影片揭示了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对中日关系带来的巨大影响,探讨
日本民众如何看待那场战争、日本社会对于战争责任的认知和反省所遭遇的重重阻力等话题,以纪实的手法,发人深省。《
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所使用的历史影像均属于首次披露,大量日本战犯认罪的影像资料被集中展示。该片2017年9月获得第31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2020年,南京广播电视台围绕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70周年这一主题,运用独家视频资料,制作推出融媒专题《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2021年,集合广播、电视、新媒体全矩阵力量,推出贯穿全年的“初心起宏图”融媒主题宣传季,通过融媒传播方式,做好“建党百年”主题的全维度宣传,推出专题网页《小康江南》,展现
苏南五市实现全面小康,向更高水平小康迈进的坚实步伐。
2021年11月5日,南京广电天权内容溯源平台与凤凰网江苏频道战略合作签约交流会在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两方将继续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创新更多
融媒体发展的传播模式,在内容领域进行更加深度合作,共同讲好南京故事,向世界传递南京的声音。
2022年,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开展重点策划,推出以十大融媒行动为主要内容的融媒主题宣传季“践行嘱托向未来”,充分发挥音视频制作和融媒传播矩阵的优势,同时聚焦
南京大屠杀85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作为“紫金草行动”的发起者,开展线下活动、人物访谈、紫金草主题网上互动打卡等活动,推出《让和平的种子,在全世界生根发芽》H5互动产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彰显主流媒体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
2024年4月7日,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AI智媒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该研究院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发起,秉持“AI智能技术驱动媒体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AIGC融合应用,推进城市
数字孪生新场景建设,应用推广AR/XR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数字人技术。
形象标识
含义
南京广播电视台的新
台标创意来源于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定位。
设计理念
“绿叶”造型,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飞扬飘逸的南京云锦;南京的缩写“NJ”,通过艺术手法与“绿叶”融为一体;绿色意味着青春,意味着活力,金色则代表着财富、代表着历史中的“金陵”、地理概念中的“黄金水道”,彰显了南京致力于“绿色生活、金色未来”的发展路径。
内容现状
综述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台、公司)拥有8个电视频道和6个广播频率,节目覆盖南京都市圈,受众超2000万。年产电视节目65400小时、广播节目49900小时、电视剧约400集。每年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均数百篇(条)。多部作品获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新闻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星光奖等全国性大奖。拥有《南京新闻》《
直播南京》等名牌栏目,已形成基于媒体融合转型为载体的多元
文化产业体系。
2023年,南京广播电视台始投入使用“专业新闻高清网和媒体融合本地业务平台”和“融媒制作中心技术平台”,形成集团新闻和非新闻电视节目、新媒体的两大高清融媒生产平台,实现集团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全方位服务的融媒改革目标。
频道频率
电视节目
广播节目
特色节目
南京广播电视台拥有《南京新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等名牌栏目,已形成基于媒体融合转型为载体的多元文化产业体系。也有《牛咔曝光台》《深度》《陈项来了》《北极阁瞭望》等品牌栏目。
停播频道
2015年9月,民生类新闻栏目《东升工作室》正式停播,制作团队部分将调至南京电视台另外一档名牌栏目《民声》。
其他媒体形式
南京广播电视台客户端牛咔视频用户超300万,新媒体矩阵总粉丝数超1亿,移动直播实现牛咔、
中国中央电视台、
新华出版社、
抖音、快手等平台全覆盖,形成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组织与运营
部门组成
内设融媒新闻、融媒产品、融媒技术、商务运营、产业发展五大中心。
现任领导
办公地点
南京广播电视台办公地点位于南京市龙蟠中路338号。
硬件设施
南京广播电视台有三大独立演播区、六套全高清讯道摄像机、1600平方米
融媒体新闻直播演播厅。
战略定位
南京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为重点,深化“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实践,聚焦内容、技术、安全三大重心,完善内容生产、产业发展、
公共服务三大体系。
部分荣誉和奖励
2014年至2023年11月,共有15件作品获得
中国新闻奖;从2019年开始,连续5年共有9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影响和评价
影响
下辖8个电视频道、6个广播频率,辐射
都市圈3000多万人口;牛咔视频APP用户超300万,新媒体矩阵总粉丝数超1亿,移动直播实现牛咔、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抖音、快手等平台覆盖。
评价
南京广电依托系统化、智能化、协同化的
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实现了媒介资源、
生产要素的有效汇聚整合,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上,将新闻采集队伍集中到融媒新闻中心,让一支队伍服务多个平台,这些都为一体化运行创造了条件。(新闻战线 评)
新时代需要新广电,经过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的多年探索与创新,南京广电集团已从产品、技术升级的初级阶段,进入包含组织机构变革、采编播流程再造、服务模式创新等环节的深度融合阶段,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创新。(国家广电智库 评)
相关事件
2015年8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原党委委员、南京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江苏城市联合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陆群(正处级)涉嫌受贿一案由南京市检察院向南京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南京广电集团至少7名中高层人员被查,包括影视剧部、生活娱乐频道、财务资产部、组织人事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