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豆(学名:Lathyrus sativus),又名
草豌豆、蓝甜豌豆、雞雛豌豆、印度豌豆、
白豌豆,是
豆科山黧豆属下的一种。家山黧豆的种子含有毒物质β-草
氨基丙氨酸,这是一种
神经毒素。
一年生
草本,高30-50(-70)厘米,无毛。茎上升或近直立,多分枝,有翅。叶具1对小叶;托叶半箭形,长18-25毫米,宽2-5毫米;叶轴具翅,末端具卷须,小叶
披针形到线形,长1.8-2.5厘米,宽2-4毫米,全缘,具平行脉,脉明显。
总状花序通常只1朵花,稀2朵,总
花梗长3-6厘米,具棱;花长12-24毫米,萼钟状,萼齿近
相等,长于萼筒2-3倍;花白色、蓝色或粉红色;子房线形,花柱扭转。
荚果近椭圆形,扁平,长2.5-3.5(-4)厘米,宽1-1.5(-1.8)厘米,沿腹缝线有2条翅。种子平滑,种脐为周圆的1/16-1/15。花期6-7月,果期8月。
家山黧豆为喜温抗寒植物。适应范围较广。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干旱山区,到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寒冷地区,都能良好生长。在中国
免渡河至
牙克石市一带的高寒山区的家山黧豆也能生长。家山黧豆抗寒性较强,幼苗和成株均能忍受零下8-10℃的低温。家山黧豆在早春和晚秋遭霜后,日间仍能恢复生长。喜湿,耐旱。喜阳也耐荫。
家山黧豆的适期播种是增产的重要条件。在
西北黄土高原和东北、华北北部等地实行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在
华中地区和华北南部等地,也可冬播寄籽,但仍以早春顶凌播种为好。在
长江和
淮河及西南温暖地区,用作饲料或绿肥时,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在玉米、棉花行间套种时,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家山黧豆籽粒大,分枝力强,节省种子。其播种量:北方各地春播每亩4-5
千克,南方各地秋播每亩4千克左右。,家山黧豆可行点播、撒播或条播。通常以条播为最多。在中国陕西
关中,以行距30厘米产量为最高。在中国西南山地,家山黧豆留种多采用穴播,行距45-60厘米,穴距33-45厘米,每穴下种4-5粒,同时每隔两行按90-120厘米的距离栽一窝油菜作支柱,以提高种子产量,兼收部分
油菜籽。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家山黧豆播后5-6天即发芽出苗。家山黧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2-3℃,最适温度为18-20℃,最高温度为32-36℃。气候温暖,土壤湿润,对家山黧豆的发芽和出苗都有利。
水分:家山黧豆为喜湿作物,
降水充足,空气潮湿,对生长发育都有利。耐旱性又较强,在
西北年降水量仅300-400毫米的干早山区,土壤水分仅10%的情况下也不致干死。由于抗早性较强,所以就算是干旱之年,其产量也远比豌豆为高。家山黧豆又适于在灌溉条件良好,土壤水分适中的地方种植。家山黧豆不抗涝,土壤过湿或积水时,都易引起烂根死亡。
光照:家山黧豆为
长日照植物,在长光照下开花结实。如果缩短光照,则加强营养生长,增加茎叶产量。但因纬度的差异,对光照的反应不甚敏感,在中国南北引种均能完成有性生殖。喜光性强,光照充足分枝多而粗壮,花多而密,青绿茎叶和种子产量都高。有一定的耐阴性,在荫蔽下虽分枝减少,但可攀缘向上,向日徒长,仍维持较高的产量。
土壤:家山黧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都能生长,但以
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最好。中国
西北的黄土,中国华南的红壤,中国东北的白浆土和各种山地土壤等,都适宜种植家山黧豆。家山黧豆有较强的抗碱性。在
黑龙江省西部的盐碱土地带,家山黧豆枝多叶茂,产量和品质均较高,但含盐量超过0.2%的
碳酸钠盐碱土,生长受抑制,超过0.4%死亡。
混种:在饲料轮作中,家山黧豆适宜与
大麦、燕麦、
黑麦混种,是灭草肥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将家山黧豆与燕麦混种,在播种量相同的条件下,青燕麦产量比燕麦单播增加35.6%。青刈燕麦中若有45%的家山黧豆混种,粗
蛋白质产量比燕麦单播增加40%以上。
整地:家山黧豆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对整地要求较高。一般作物实行深翻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的地为宜。精耕细作的麦类、玉米、棉花、马铃薯、瓜类、菜类等,都是家山黧豆的好茬口。退牧的耕地、荒弃地和田边旁隙地种植家山黧豆,必须深耕细耙,创造疏松的耕
土层。
施肥:对黑土层较薄的贫瘠地和保肥保水力差的沙地、石砾地等,每亩应施腐熟堆肥或疑肥2000-2500
千克。
经济:家山黧豆是生长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饲料作物,家山黧豆的鲜草和干草,不仅适口性好,且营养价值高。家山黧豆在不同时期刈割的鲜草中,粗
蛋白质含量都超过4%,实为牲畜难得的高蛋白质饲料。家山黧豆籽粒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2.9%,也是优良的精饲料。籽粒中淀粉的含量高,又是优良的淀粉原料。家山黧豆的淀粉可食用或工业用,淀粉渣又是猪和牛的优质饲料。由于家山黧豆抗寒性强,只要能有效利用早春和晚秋生育期,就是理想的春秋填闲饲料资源。如果水分条件适宜,家山黧豆生长繁茂,分枝多,覆盖度大,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抑制杂草,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