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侠(原名施庆仙,1911年生于会泽娜姑乡)是
云南省史上第一位女博士和女诗人,也是“国立”
云南大学的教授。她的父亲是晚清时期的武举,母亲能识文断字,希望培养女儿成才。施莉侠5岁时,母亲将她送到
昆明市唐继尧(时任云南
都督)处,她的外婆和
姨母都在昆明。唐继尧对聪明伶俐的施庆仙十分喜爱,让
袁嘉谷担任她的家庭教师。施庆仙高小毕业时,唐继尧的长子绍骧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唐继尧因血亲不能通婚而曾反对,但他们的爱情并未减弱,最终相约去日本,在远离
东京的大久堡定居。
施莉侠其父是晚清时期的武举。其母能识文断字,总想把女儿培养成才。女儿5岁时,便把她送到昆明唐继尧(时任
云南省都督)处,庆仙的外婆和姨母都在昆明。
唐继尧对聪明伶俐的庆仙十分喜爱,委托袁嘉谷做庆仙的家庭教师。庆仙高小毕业时,唐继尧的长子唐绍骧对庆仙产生了爱慕之情。唐继尧认为血亲不能通婚,曾极力反对。但他们的相爱之情未减,并相邀去日本,住在远离东京的大久堡。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的绍骧长期驻校,只有星期天才到大久堡一趟。他担心庆仙生活不能自理(庆仙当时十五岁),便为庆仙找了个叫木俟真子的
日本保姆。木候真子曾在
东北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会讲简单的中国话。她十分喜爱庆仙,教她学会了
日语。
一心爱着庆仙的唐绍骧很关心庆仙的文化学习,让她到东京高等女子学校补习中学课程。一年后绍骧又叫庆仙去报考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仅有一年多中学学历的庆仙在报考医科大学时,数学不及格,因她是外国人,便被破例录取。
1927年,
唐继尧去世,已从士官学校毕业的唐绍骧,回
昆明市奔丧。此时的庆仙,明白了许多道理,深知近亲结婚的巨大危害。并相信身为
士官学校学生的表哥唐绍骧,也不会再执迷下去。从此,她不再迷恋依赖唐绍骧了,认为一个女人应该自强,才能立足社会,才能报效国家,并决心以自强不息的女侠为榜样,便改名为“莉侠”。同时报考法国人在日本御茶之水开办的文化学院,弃医从文,把主攻目标选在诗词歌赋上。又由于文化学院的教师是法国人,用
法语教学,她很快就学会了法语。
在文化学院读书期间,她不停地写诗填词,往外投稿。不久,她的诗词震惊
东京文坛,出版了诗集《唐人曲》。
立下了崇高志向的莉侠,此时并没有沉醉在鲜花和赞扬声中,一个更高的志向在她心底里升起,决定到世界文 学艺术之都巴黎深造,并选择在昆明的女友国碧作为她的伴读人,同往巴黎。在
法国,莉侠考上了
巴黎大学。她除了研读
欧仁·鲍狄埃的作品外,还研读了一大批
巴黎公社社员的作品,一举考取文学博士。接着,又攻读世界现代史。后来,经法国教务会批准,给她两年的时间写两部论述
太平洋问题的论文。她飞抵
英国,一头扎进
大英博物馆,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就把两部论文写完了。
莉侠应邀出访
意大利,考察研究
欧洲14世纪至16世纪兴起的以新兴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古代文化的复兴。接着,又以国际学生会的名义和诗人的身份来到英国
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瞻仰了伟大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故乡,重读了莎士比亚一生中所写的154首十四行诗、两部长诗和一些戏剧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在
会泽县第一中学任教,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云南省文史馆任馆员,1993年逝世,终年83岁,施莉侠终身未嫁。施莉侠曾有诗句云:‘年年此日叹飘萍,菊艳桂馨月似弓。忆昔衣绯留异国,人夸天下第一红’”。
施莉侠,曾任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参议员和云南省诗词学会顾问。
1926年秋,施莉侠东渡
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女子学校。1927年,考入东京女子医学专科学校。
1931 年,由日本赴法国,入
巴黎大学文科博士班深造,获博士学位,继又攻读世界现代史,获
太平洋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她积累了多方面的知识,不仅对诗词有较高的造诣,还通晓日、英、法等多国语言,对医学、
历史学也颇有研究。
1935年,施莉侠学成归国。1936 ~ 1937 年,被
云南大学聘为外文秘书。抗日战争期间,以读书写作消遣时光。抗战胜利后,辗转于重庆、
台北市、
上海市、南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