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芳,男,1954年1月出生,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理论班。研究生学历。现任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兼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形象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光明日报》、《
文汇报》、《
群众》等对其有学者专栏介绍。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 经济改革
区域经济代表著作:
1. 《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3. 《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我的市场经济观》
天津人民出版社6、《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江苏省十六大献礼项目
7、《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研究:发展现状、障碍与趋势》,全国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出版个人专著、编著等31部。
区域经济代表论文:
1、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 《
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
长江三角洲大
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经济学动态》2007年1月
3、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增长方式 《求 是》2007年4月
4、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空间格局演化 《
江海学刊》2007年1月
5、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管理世界》 99、4
6、论城市区域扩散的三个阶段 《香港教研论坛》1997年
7、长江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重点 《江海学刊 》2002 第1期
8、提升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 《社会科学 》 2003年第4期
9、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 《学 海 》 2005年第6期
10、大
都市圈的成长阶段与动力机制 《江 海 学 刊》 2006-1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60余篇。
获得荣誉
所获重要社科类奖项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企关系 中央党校一等奖
3. 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思路 中央党校
二等奖4. 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 江苏省政府
三等奖6.长江经济是一条龙还是九头鸟 全国城市管理一等奖1998、7
7.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 江苏省决策精品工程一等奖
有40余项成果在北京、江苏省和南京市获奖
2005年以来主持的重要社科理论研究课题
1、推进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与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3、我国转轨体制中国有企业过度体制及其阶段性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4、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省科委重点项目
5、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对策研究 省委书记圈定课题
6、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重点领域 省重点工作课题
7.
江苏省十一五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研究 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
社科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取得成就及主要观点简介
1、由本人发起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与长江三角洲专家联合调研出版《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现状、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观点,该著作成为长江三角洲研究的基本参考书,与政府相关决策的主要理论参考文献。文汇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都有专门报道。
2、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研究,提出了江苏生态省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思路与主要政策,在省内率先提出了江苏按区域、地理、自然和产业特征进行分区规划的方案。该研究报告的最终成果----《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由省人大04年12月立法通过。
3、长三角高性能宽带网示范应用
战略评估,为科技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的子项目,本人为江浙沪联合研究组组长。本项目是该领域的开拓性项目,其思路和建议都具有创新性,为江浙沪在全国率先建设高性能宽带网提供了理论与政策支撑。由科技部部长、江浙沪分管省、市长联合鉴定通过。
4、文化产业运行规律新论一文,《
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该文为我国在国家重点核心期刊发表的系统研究文化产业的第一篇理论性论文,该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及运作的的特殊规律,并从哲学、
经济学、文化学多重视角,对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产业形态、产业演进意义和运作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有创新性的研究。国内专家评价该研究成果:代表了当前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新高度;该文至少有三方面的论述是集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之大成,把文化产业研究推向了新的科学化阶段。该文获2004年
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5、国家规划项目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障碍与对策,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长三角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和建议的著作。该成果从长三角规划、产业、金融、信息、环境与基础设施等角度,分别研究一体化中的障碍与问题;从制度、政策与市场等视角分别研究一体化中动力、机制以及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从行政区划、合作模式、协调机制、政策投入及企业机制等多层面研究一体化的机制和制度创新的思路。由于本项目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被国家社科规划评为优秀项目,并作为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成果。
6、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一文,针对我国二元结构的特殊国情、城市化发展的特殊阶段以及目前城市二元结构等特殊问题,在国内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即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以及两种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相应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科学意义。本文是一个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深入总结、认真分析具有系统性创新的思路,发表后,在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产生了广泛影响,被广泛转载和引用,并被评为省应用决策工程精品奖。
7、作为第一起草人与中央党校、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专家联合完成的,1993年底给国家的对策报告中,在国内最早系统规范地向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体制模式”两个转变的建议;又在《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导刊》等近10家报刊刊载。《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1994年春分别做了综述报道;1993年与1994年两次上报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有关部门。
8、《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中,在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城市五次产业理论”。《光明日报》、江苏卫视等专题报道。
9、提出“社会经济五层次结构”,被理论界评价“是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支点”,“为科学界定生产力经济学、经济管理学和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光明日报》《经济学消息报》《学习与探索》《社科信息》等10多种报刊刊载或评介;有关论文在大陆、
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奖。
10、1988年系统提出的以劳动股权为核心的“劳动积累股份制建立国有企业混(复)合所有制”的思路,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提出股份制基本框架、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思路;首次提出国有企业劳动股权的建议;理论界评价为“在国内同类研究中有一定领先度和突破性”,《光明日报》《中国市场经济报》等10多种报刊先后报道;《
经济研究参考》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在对我国股份制十年研究的综述中,把该思路作为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对策模式之一。其基本原则与观点多被理论界与实际部门采纳,中宣部国家规划办《成果要报》专门向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推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