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
发源于江西广昌县灵华峰的河流
盱江,古称“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的上游。发源于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灵华峰,上游由千善港、长桥水、古抚河竹港、尖峰港、头陂港、石梁港、塘坊港等小支流汇合而成。流经广昌县、南丰县南城县临川区,在临川区下源村附近纳入宜黄水和宝塘水之前称为盱江。流域内多为中生代红层红砂岩区,水土流失较重,河床平均坡降千分之0.7,多有冲宽淤高,沙滩涌岸屡有可见。全长400多公里,集雨面积4100平方公里。
来源
最早对旴江的记载来源于水经注“旴江即抚河,出于广昌之血木岭,西入赣江,北入鄱阳湖”。可见在早1500年前,古人已经明确了“旴江”的确切称呼并记载了旴江的发源地、流经地及最终流入地等详细资料。
早在1500年前水经注对旴江的详细记载详细如下:“旴水西北至南昌市入湖汉。戴、赵改城。前汉县属豫章郡东汉因。吴属临川郡,晋、宋因。齐为郡治。梁因。即今县治。今水旴江,出广昌县南血木岭。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赣水。会贞按:县详后。今旴江自广昌县东北流经南丰县南城县,又西北径临川区进贤县,至南昌县南入赣江。”发源旴江,发源于广昌县血木岭,总长旴江总长400多公里,流经广昌县、南丰县、南城县、临川县、进贤县、南昌县等地区。
字词介绍
在“盱”与“旴”的用法上,南丰和南城把“盱”列为本县规范化用字,载入新编《县志》和《地名志》,广昌则把“旴”字也载入有关志书中。
盱江上的桥
盱江索桥
盱江索桥位于盱江南丰段,是江西省建桥史上第一座悬拉索桥,该桥于1986年12月建成。盱江索桥高82米,全长320米,主跨160米,板梁引桥一跨20米。双曲拱桥二跨各为15米、12米、桥宽6米,主车道4米,两侧人行道各1米。
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江西省南城县城东北五里的武岗山下,横跨盱江两岸,全长411米,桥高10米,桥面宽6.3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孔,24墩。
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迄今已有三百七十多个春秋,为江西省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拱桥
太平桥
南城太平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东门外盱江上,又名“留衣桥”。原为浮桥,后改建为石桥。为半圆形石拱桥,共14孔。太平桥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桥原名“福州解放大桥”,始建于宋嘉祐五年(1060年)。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毁。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募建,改名为“太平桥”。明万历八年(1580年)桥毁,明益藩捐金首倡重建,“往来称快”,改名“东郭虹桥”、“虹桥”(明罗汝芳《太平桥记》:“庚辰(万历八年)腊月桥北民舍灾,延及桥事闻益藩潢南殿下,捐金首倡”)。
医学地域
旴江医学地域范畴,应该是指分布在旴江流域的干、支流所涉及的区域;地域分布的划定,还应该考虑其地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经考证,可知,旴江流域的干、支流遍及抚州市下辖的广昌县南丰县南城县黎川县资溪县金溪县乐安县宜黄县崇仁县、抚州市区(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下辖的丰城市樟树市南昌市下辖的进贤县南昌县、南昌市区、新建区上饶市下辖的余干县等18个县市。旴江,因为进南昌入赣江和东鄱阳湖,所以与南昌市所辖的安义县及滨临东鄱阳湖区域的余干、永修县都昌县、波阳等县亦密切相系。可见,旴江流域与22个县市有关,其干、支流遍及18个县市。但是,旴江仅是有时涉及余干县;而古代南昌府治所在南昌县,实为一地。因此,旴江的干、支流,主要涉及广昌县南丰县、南城、黎川县、资溪、金溪县乐安县宜黄县崇仁县、抚州、东乡区丰城市香樟木、进贤、南昌市、新建等16个县市。所以,这16个县市就是旴江医学分布之地域。
此外,旴江属鄱阳湖水系,最终经南昌汇入赣江及东鄱阳湖区域,所以南昌市所辖的安义县及滨临东鄱阳湖区域的余干县永修县都昌县、波阳等5个县与旴江紧密相系,是旴江通达八方的枢要;并且,五县与旴江遥相对望紧系南昌市,近在咫尺,桨轮船旅程仅在半小时左右。譬如,永修县,位于赣江和东、西鄱阳湖交会处,古时多次为南昌下辖,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古系江西省南北通衢之要道,有“洪都(今南昌)门户”之称,是南昌的后花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引北的区位优势;它下辖的吴城镇镇(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为江西水运枢纽和商品贸易集散的辐射之地,经此入西鄱阳湖而直通长江达东海,素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尽的汉口”之美誉,对旴江的医药与外境的交往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地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之内涵,旴江(抚河)直接汇入赣江及东鄱阳湖,旴江流域地区与滨临赣江及东鄱阳湖的五县在政治、经济、文化、医学方面均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所以这四县与旴江(抚河)和旴江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这5个县与旴江(抚河)和旴江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视为 “泛旴江”区域,亦可属于旴江医学地域分布范畴。
 历史上,旴江医学伴随着旴江流域,兴起和繁盛于抚州市区域,发展至南昌市区域以及宜春市和滨临东鄱阳湖区域的部分县市,并且影响周边的赣江流域、泛鄱阳湖区域、长江流域以及海内外。旴江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流传后世,对我国及世界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譬如,元代南丰著名的骨伤科、喉科名医危亦林以及明代金溪太医院御医龚廷贤,他们的学术思想流传海内外,所撰的《世医得效方》《鲁府禁方》《万病回春》《医学入门万病衡要》等医籍,古时已传入日本、朝鲜、美国。又如,旴江药业的建昌(今南城县)帮、香樟木帮成为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两大重要流派,自古以“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建昌不行”闻名于世,其独特的中药炮制技术远传赣、闽、广、沪及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等。
古今变迁
现在的旴江是一条宽约200-800米,枯水期5-30米的季节河,但是1950年以前一直都是一条宽约1000-1500米,可通千吨船坞的水道,长江鲟鱼淡水海豚时常逆流至源头。由于1950年后,特别是大跃进时期水土破坏极其严重而变成目前模样。
参考资料
盱江蕴秀桥万年.深圳报业.2024-10-12
《广昌县志》.抚州史志网.2024-10-12
水经注.豆瓣.2024-10-12
印象抚州之一一抚河.美篇.2024-10-12
目录
概述
来源
字词介绍
盱江上的桥
盱江索桥
万年桥
太平桥
医学地域
古今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