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泉
自然风景区
愚公泉(英文-Yugong Spring)位于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西2公里处。
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站人民发挥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历时近十年,人工开凿而成,故名"愚公泉"。愚公泉流淌着人们战天斗地的豪情;被称之为"中原石头城"的潞简王墓,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巍巍秀美的凤凰山镌刻着自然嬗变的历史;富裕文明的耿庄村洋溢着新农村的时代气息。
1974年至1975年,先后有十七个国家元首,1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临泉县参观老茧,高度评价了这一旷世奇迹。
建设背景
愚公泉虽为人工开凿,但自然景观奇特。泉内峭壁之上石阶选岩,险要之外架以钢梯;桥下有泉,路边有溪,曲径通幽。虽为人工开凿,但峡谷深壑,几泓清潭,气势磅礴,观之顿增人定胜天之感。景区内水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分析报告;愚公泉的水资源属富、复合型天然矿泉水。主要元素硒具有抗癌,抗衰老、美容,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供游人观赏的主要景点还有:当年供两千人同时用餐的天下第一锅;三大泉井、三号泉瀑布、烈士墓、山泉亭、古泉亭、泉中亭、哈蟆石、鱼鳞石、神仙洞、灵泉洞、椿王探海、群英会、避雨轩、将军椿愚公塑像和愚公文化像等八十多个景点。
旅游信息
旅游消费
导游费:20元每小时
租车费:20元每小时
其他消费:自消费
服务机构
售票点:大门旁
咨询处:景点咨询处
管理处:大门附近
医疗点:景点附近
外语服务时间:全天
旅游禁忌
带小孩子游玩时注意安全。还有提防财物丢失
历史沿革
在凝结厚重文化、养育勤劳人民的凤泉大地上,以“艰苦创业、精诚团结、无私奉献、造福人民”为实质的愚公泉精神,激励着一大批新时代的“愚公”呕心沥血书写华章。
时间追溯到40年前。凤泉大地一片干渴。缺水、干旱使这里林木不生、庄稼不长,显得荒凉凄惨。有关资料记载:1965年,这里的粮食亩产仅有80公斤。在解放前最旱的一年,仅有120多户人家的分将池村,被饿死和卖掉的就有100多人。
想水盼水,寻水找水,让凤泉人铁鞋踏破、望眼欲穿。
1965年春天,后郭柳村民司文元等人在本村马家山上采石烧灰。炮响之处,发现一个溶洞,洞中有水。愚公泉就这样在无意中被发现了。然而,司文元等几个村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发现竟然引发了一场历时8年的凿壁引水战役,竟然改写了凤泉区无水、干旱的历史。
泉源发现后,引起了当时市、区、公社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立即选派技术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在确定水源丰富、水质甚好后,公社党委作出了开挖愚公泉的决定,并发出了“向荒山要水,向荒山要粮,重新安排北站山河(2004年,北站区改名为凤泉区)”的战斗口号。1966年,愚公泉在全区人民的期盼中破石动工了,并且一干就是八年。史料显示:“愚公泉整个工程,经过八年奋战,于1974年基本建成,修石砌干、支渠37条,总长70公里,架渡槽20多座,总长1370米;凿隧洞6个,总长3公里,建扬水站19处,挖砌蓄水池4处,能容水16万立方米……在愚公泉的建设过程中,数九寒天,滴水成冰,人们抡大铁锤,一会儿就是通身大汗,打井打出的石头用平车推,柳筐抬,更多的是靠肩膀扛。”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愚公泉建设投工390万个,所吃的馒头一个挨一个摆起来,能绕地球一圈儿,开挖愚公泉所完成的土石如果砌成1米见方的石墙,能从新乡市砌到北京市
在愚公泉的建设中,涌现出了陈良等一批见义勇为的英雄,孙风琴、周井利等4位青年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愚公泉建设的八年奋战时期,正处于全国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基层党委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井勿幕精神,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取得了会战的全面胜利。八年奋战,凤泉人民挥汗洒血、牺牲生命,始终无怨无悔。八年奋战,凤泉区人民创下了世界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迎来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莅泉参观。八年奋战,凤泉人民让青石山上的汩汩甘泉流遍了整个凤凰山区,使受益的13个村彻底摆脱了“吃水贵如油”的窘境,让15000亩干渴的山坡地变成了水浇田;汩汩甘泉,载着希望和斗志流入了凤泉人民的心田。
愚公泉的建成解决了当时北部山区人畜吃水和灌溉问题,见证了凤泉人民昂扬的斗志和无穷的力量,同时也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凤泉人以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历时八年的愚公泉建设,让凤泉人民锤炼了斗志,孕育了希望。在人们尽享愚公泉带来的胜利喜悦中,一腔脱贫致富的激情涌动着、澎湃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凤泉人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艰苦创业。在全国城市规模和道路建设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需求急剧增加。原本秀美的凤凰山成了凤泉区的资源优势,“靠山吃山”成了凤泉人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门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凤泉区内20多家水泥企业,近300家采石、碎石、石灰、预制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凤泉区一度成为河南省三大建材基地之一,为新乡市乃至省内外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凤泉区以不足全市1%的面积,1/50的人口,创造了对全市1/5以上的经济价值。
炮声隆隆,撼动着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烟尘滚滚,蒙蔽了往日湛蓝的晴空。由于对矿产资源无序过度开采,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矛盾凸显出来。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对成就的自豪与陶醉,而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之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建设背景
旅游信息
旅游消费
服务机构
旅游禁忌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