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陀关在今
通海县河西以北30华里,是元代“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所在地,这是当时设立在
云南省的最高军政机关。元代
蒙古族的都元帅阿喇帖木耳曾经驻治此地。现在的曲陀关是通海县
河西镇的一个乡。全乡有关上、关营、甸苴坝、杜家营、河头、张家营、小寨等7个自然村,共680余户,3000多人。
文献记载
景泰《云南图经》说:“曲陀关,一日万松营,元号主部,在河西县北20里,其顶平衍,中有甘泉38穴,400条岗环抱,茂林葱翠,南望山光水色,奇胜莫比。”
明代
天启《
滇志》中也说:“元帅府,在县(河西)北三十里,夷名曲陀关,又曰万松营,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
皇庆、延间人物繁盛,市肆辐”,这说明距今700年以前,曲陀关确实是一个繁华的军事要塞。在曲陀关半山腰上,有中水井叫“马刨井”,常年四季,喷珠吐玉,水源旺盛,清澈见底。
相关传说
传说当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带领
蒙古族大军征战来到这里,险峻的山道上荒无人烟,军困马乏,无水可饮,行军非常困难。正在无法可施的时候,忽必烈骑的高头战马在悬崖上扬蹄嘶鸣,马蹄不断地在地下翻刨,尘土飞扬。不一会儿,马蹄刨出了一个小凹塘,泉水滚滚而出,供人马饮用,这就是“马刨井”的来历。由于渴中得水,激励了军心,蒙古族的骑兵“日夺三关,夜占八寨”,取得了胜利。
其它记载
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的曲陀关,开初是“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到元代末期,已升格为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代立在曲陀关的一块《都元帅府修文庙碑记》说:“
云南省去京师万里,诸彝杂处,叛服不常,必威之以兵则久安而
长治市”,这就是在曲陀关建立元帅府的目的。阿喇帖木耳老家原住蒙古,元
至正二十年(1360)奉命调任云南“宣慰司总管”,后来被特授为元帅府都元帅,他带领着
山东省、
江苏省、
浙江省、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的“一十五翼”兵马镇守曲陀关,管辖着四境百户、千户及万户府。还倡导建立过学校,他老死于职守后,由他儿子檀荫袭其父之职为都元帅。旃檀从小英俊敏捷,长大后精于骑射,还特别爱好文学,常邀文人讲论经史。他在曲陀关建立卧龙寺、武安王庙,绿化驻地,在帅府周围种了许多
松树,亲自种桃千余株,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许多文人学士到此观赏,被后世称为“帅府桃林”。元人在《曲陀关元帅府》的诗中吟道:
阳关形势扼新兴,百骑飞来如建瓴。三面山吞通海白,一天风扫峨青。朝廷罢战三军乐,官府无私百姓宁。闻说元戎不好武,新诗吟满半山亭。据《敕授宣慰司总管始祖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旃》墓志讲:“缘大明肇兴,元以终,公尽节,谥忠勇。”旃檀可能是在与明军作战中寡不敌众,战死或者自杀的。悠悠往事700年,曲陀关地名依旧,换了容颜。当时曾“为商旅辐辏之地”,早在“明初废于兵”。
现状
丛山峻岭之中种植了梨树、桃树、
苹果、板栗、山楂等果木1000余亩。而
元朝时代蒙古军队的后裔,则已经随着杞麓湖水的下降,迁到凤凰山下定居,他们就是现在的云南蒙古族,聚居在河西镇新蒙乡。曲陀关原有“帅府地”、“帅府桃林”、“卧龙祠”、“锁井”、“千户营”、“百户营”等遗址,但早已被开垦成田园。
甜白酒
在曲陀关村旁,玉通公路两侧招牌林立的
甜白酒销售店面。
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淳朴的民风,酝酿出清甜的曲陀关甜白酒,几年前,几个沿途叫卖的小摊贩催生了今天繁荣的曲陀关甜白酒特色经济。
路边摊贩催生的特色经济
位于
通海县西北部的曲陀关,地处
玉溪市通往
云南省的交通要道上,历史上曾是滇南的军事战略要地,其甜白酒的酿制历史可追溯到至今700多年前的元代。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加之酒粉通过发酵酿制的曲陀关甜白酒,以其天然纯净、清甜可口、营养丰富在通海周边闻名,成为喜庆佳节当地群众走亲访友时的送礼佳品。
随着玉通公路改扩建通车,曾经一度沉寂的曲陀关又呈现出交通咽喉要地的繁荣。
据通海县
河西镇提供的数据,目前,曲陀关已有加工销售
甜白酒的个体经营户30户,从业人员达350人,固定资产投资额750多万元,年加工销售甜白酒3200吨,销售收入2500万元。
迈向产业化的第一步
随着曲陀关甜白酒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河西镇把如何确保这一特色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推进其产业化摆到了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曲陀关甜白酒酿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品无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致使当地经营户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一定的质量差异,市场拓展也受到极大的制约。为此,在市直、县、乡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立起了
通海县甜白酒协会,并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发布了统一的曲陀关甜白酒地方质量标准,这为当地经营户推进生产经营规范化、申办QS认证、拓展外部市场打通了关节。
目前的曲陀关
甜白酒特色经济呈现快速度发展态势,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酿制销售甜白酒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财源。
曲陀关考究
从
玉溪市去通海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公路千转百回、地势极为险要的地方,这里便是曲陀关。或许很多人都品尝过曲陀关的特产——香甜可口的甜白酒,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小村落很久以前曾经拥有的一段辉煌历史。
元朝时,曲陀关是宣慰司都元帅府的驻地,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政公署兼军分区,不过它管辖的范围包括现在
云南省的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思茅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的大部分,还有
越南的一部分领土。滇南地区因为和越南、
缅甸、
老挝等国接壤,且乌蛮、
哈尼族、金齿等民族杂居,元朝时这里经常有叛乱和战争发生。政府便在曲陀关设都元帅府,由蒙古贵族担任都元帅,监督和控制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长官的路、府、州、县等地方机构,很好地巩固了统治。
曲陀关“……凡回境之千户、百户及万户府皆属焉,东扼交趾,西制新(左山右上羽右下白) ……”,到元中晚期“人物繁盛,市肆辏辐”,一片繁荣的景象。都元帅阿喇贴木耳曾在此建文庙,把中原的儒学教育带到
云南省,现还存有《都元帅建文庙碑》一块。其子
旃檀文武双全、敏而好学,继任都元帅后,在此大兴文风,修建卧龙祠、武安王庙,与当时元朝著名的处揭(缺字:左人,右奚)斯、
虞集等文人均有往来。
明兴元亡,曲陀关驻扎的蒙古军队来不及返回蒙古草原,就到了
杞麓湖畔,以打渔为生。现在这支蒙古军队的后裔已成为云南惟一的
蒙古族居民。
元朝灭亡后,曲陀关毁于战乱之中,后人在遗址上种桃树千株,春暖花开之际,“桃林帅府”成为一大景观,明成化县令朱光正曾留下“名园花放试春妆,武地今为礼让邦。曾泛禹门三级浪,肯培陶经九秋香;东风骀满江霞烂,丽日暄妍翠景芳。贤尹后来能继植,河西即是古河阳”的诗句。
据说,蒙古军队撤走之前,曾将一批来不及运走的珍宝藏在曲陀关。并留下一句“……东一箭,西一箭,买个新兴作马店……”的口诀。言外之意,寻得这批珍宝,可以把新兴(今
红塔区)买下来作马店。无数的寻宝者根据不同的破译结果乘兴而来,均无功而返。
近年来,曲陀关陆续发现了一些青花火葬罐,考证大约是元末明初
玉溪市烧制的瓷器,估计当时的蒙古军队用它来埋骨灰。青花罐不是传说中的宝藏,但也算精美的古陶瓷珍品。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曲陀关藏宝之谜将会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