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是
印度古代史诗《
摩诃婆罗多》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宗教和文学名著。《薄伽梵歌》的作者为
广博仙人,又称广博仙人,是印度古代传说中的圣人。《薄伽梵歌》的书名是由“薄伽梵”(
薄伽梵,“世尊”之意)和“歌”(Gita,“颂歌”)组成的,全意就是《神之歌》。
《薄伽梵歌》是《摩诃婆罗多》中的一段对话,描述了
阿周那与黑天在俱卢之野大战前,黑天对阿周那的劝导,文中采用了
印度教基本的宗教观念与概念,以黑天成功说服阿周那参战而告终。本书吸收了当时
印度正在发展中的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其中主要是
吠陀的牺牲崇拜、奥义书的“梵我”理论、
数论的
二元论和瑜伽实践等,在印度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
吠檀多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这部在印度家喻户晓的经典,是五千年前用
梵语写成的一部印度经典,是在印度的神圣典籍中,被世上最多的人阅读过的典籍。此诗原为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第六篇中的一首长篇颂歌。著名的
商羯罗大师曾为此作过注释。《博伽梵歌》一直流传甚广,广为颂读。
《博伽梵歌》是第一部专门记载瑜伽的文献,解释了人、自然与神之间的关系,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启迪的古老经典。五千多年过去了。奎师那的话语所包含的智慧曾给予千百万人战胜各种问题的力量,不管问题是大是小,是物质的还是灵性的。奎师那能够预见到未来岁月人们所碰到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人们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奎师那对工作艺术的教导会使现代人战胜这些压力。其中所述及的主题与离欲解脱的方法,成为全印度人的福音书与座右铭,至今仍是印度人的经典。《博伽梵歌》讲述无限
宇宙与流幻人生的终极真谛,使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以重拾在纷繁琐乱的世事中抉择的勇气,它可帮助现代人战胜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家庭中,博伽梵歌涵盖一切的教诲是使人们思想明确、心灵平静的必由之路,也是修习瑜伽的人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伴随
莫罕达斯·甘地一生的一本书。
创作背景
被大量出版和广为阅读的《博伽梵歌》(Bhagavad-gītā),原本是述世界古史的
梵语史诗《玛哈巴茹阿特》(Mahābhārata,《
摩诃婆罗多》)中的一段对话。《玛哈巴茹阿特》敍述的事件导致了现在的喀历(Kali)年代。在这个年代的开始——大约五千年前,主奎师那(Kṛṣṇa)向他的奉献者朋友阿尔诸纳(Arjuna)讲述了《博伽梵歌》。
他们的对话——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宗教和哲学对话之一,是在战争即将开始前进行的。这场自相残杀的大战,发生在兑塔瓦施陀(Dhṛtarāṣṭra)的一百个儿子和他们的堂兄弟潘达瓦(Pānḍava)兄弟——潘杜(Pāṇḍu)的儿子之间。
兑塔瓦施陀和潘杜是在库茹(Kuru)王朝中出生的两兄弟,是以前曾经统治过
地球的巴茹阿特(Bharata)王的后裔。《玛哈巴茹阿特》一名来自巴茹阿特王。长兄兑塔瓦施陀因为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所以本属于他的王位就下传给了他的弟弟潘杜。
潘杜英年早逝,兑塔瓦施陀便暂时成了国王,而潘杜的五个儿子,尤帝士提尔(Yudhiṣṭhira)、彼玛(Bhīma)、阿尔诸纳、纳库拉(Nakula)和萨哈戴瓦(Sahadeva),就归兑塔瓦施陀照管。这样,兑塔瓦施陀的儿子和潘杜的儿子就同在一个王室里长大成人。他们一起在经验丰富的朵纳(Droṇa)那里接受军事本领的培训,一起由倍受尊敬的家族祖父彼士玛(Bhīṣma)加以管教。
但是,兑塔瓦施陀的儿子们,尤其是长子杜尤丹(Duryodhana),却嫉妒、憎恨潘达瓦兄弟。同时,双目失明、智力低下的兑塔瓦施陀也想让自己的儿子,而不是潘杜的儿子,继承王位。
为此,杜尤丹在兑塔瓦施陀同意的情况下,密谋杀害潘杜年轻的儿子们。在
叔父维杜茹阿(Vidura)和表兄弟——主奎师那小心翼翼的保护下,潘达瓦兄弟才一次又一次地转危为安,死里逃生。
主奎师那不是普通的人,而是至尊首神。他降临地球,扮演那个时代中另一个王朝的王子。在那个角色中,奎师那还是潘杜之妻琨(Kuntī)——潘达瓦兄弟之母的外甥。所以,作为亲戚,也作为宗教永恒的维护者,奎师那支持并保护潘杜正直的儿子们。
但是,狡猾的杜尤丹最终向潘达瓦兄弟提出了进行赌博比赛的挑战。在那场灾难性的比赛中,杜尤丹和他的兄弟们赢得了潘达瓦兄弟忠贞的妻子朵帕蒂(Draupadī),并企图在所有聚集在现场的国王和王子面前剥光她的衣服,侮辱她。尽管奎师那用神力救了她,但这场预先做了手脚的赌赛却骗走了属于潘达瓦兄弟的王位,使他们过了十三年的流亡生活。
流亡归来后,潘达瓦兄弟正当地要求杜尤丹把王国还给他们,却遭到他断然的拒绝。从事社会管理是王子责无旁贷的义务,潘达瓦五兄弟于是把他们的要求减少到仅仅归还五个村庄。但是,杜尤丹狂妄地回答说,他连立锥之地都不会给他们。
对所发生的一切,潘达瓦兄弟始终都保持克制、忍让的态度。但现在看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
世界各国的王子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兑塔瓦施陀的儿子,另一派支持潘达瓦兄弟。奎师那亲自担任潘达瓦兄弟的使者,到兑塔瓦施陀的宫庭去进行和平谈判。当他的请求遭到拒绝时,战争已成定局。
具有最高道德水平的潘达瓦兄弟明白奎师那就是至尊人格首神,但兑塔瓦施陀不虔诚的儿子们却不知道。然而,奎师那仍然表示愿意按敌对双方的愿望介入战争。作为神,他将不亲自作战。但是,如果哪一方特别希望增加力量,就可以利用奎师那的军队,而另一方可以有奎师那本人当他们的
军师和助手。在政治天才杜尤丹设法得到奎师那军队的同时,潘达瓦兄弟热切地请到了奎师那本人。
这样,奎师那成了阿尔诸纳的战车御者,亲自驾驭这位传奇弓箭手的战车。这把我们带到《博伽梵歌》的一开始:两军列队,准备战斗;兑塔瓦施陀焦急地询问大臣桑佳亚(Sañjaya) ,“他们做了什么?"
背景介绍完毕,现在只需就翻译和评注作简短的说明。
常规型译者在将《博伽梵歌》翻译成英文时,总把奎师那挤到一边,留出空间以谈论自己的观点和哲学。《玛哈巴茹阿特》所记敍的历史被当作离奇的神话,而奎师那则成了一些
无名天才表达想象用的写作手法,或者最多是一位次要的历史人物。
但是,据《博伽梵歌》自己的说法:奎师那既是《博伽梵歌》的目标,也是它的实质。
因此,此次的翻译和附带的评注,是要把读者引向奎师那而不是离开他。《博伽梵歌原意》因而成为一个和谐,便于理解的整体。奎师那是《博伽梵歌》的讲述者和终极目标,而这个翻译版本忠实地再现了这一切,因此真正体现了这部伟大经典的原意。
作品导言
我出生在最黑暗的愚昧状态中,是我的灵性导师用知识的火炬照亮了我眼前的一切。我虔敬地顶拜他。
为满足主柴坦亚(Caitanya)的愿望而在这个物质世界中建立了传教使命的圣茹帕-哥斯瓦米-帕布帕德(Śrīla Rūpa Gosvāmī Prabhupāda),何时让我托庇在他的莲花足下啊?
我虔敬地顶拜我灵性导师和全体外士纳瓦(Vaiṣṇavas)的莲花足。我虔敬地顶拜圣茹帕-哥斯瓦米的莲花足,虔敬地顶拜他的长兄萨纳坦-哥斯瓦米(Sanātana Gosvāmī),以及茹阿古纳特-达斯(Raghunātha Dāsa)、茹阿古纳特-巴塔(Raghunātha Bhaṭṭa)、哥帕勒-巴塔(Gopāla Bhaṭṭa)和圣
吉瓦哥斯瓦米(Śrīla Jīva Gosvāmī)。我虔敬地顶拜主奎师那-柴坦亚(Kṛṣṇa Caitanya)、主尼提阿南达(Nityānanda),顶拜与他们在一起的阿兑塔-阿查尔亚(Advaita ācārya)、嘎达达尔(Gadādhara)、施瑞
瓦斯(Śrīvāsa)和其它同伴。我虔敬地顶拜圣茹阿妲茹阿妮(Śrīmatī Rādhārāṇī )和圣奎师那(Śrī Kṛṣṇa),以及他们的同伴圣拉丽塔(Śrī Lalitā) 和维莎卡(Viśākhā)。
我亲爱的奎师那啊!您是苦恼者的朋友,创造的泉源。您是牧牛姑娘(gopīs)的主人、茹阿妲茹阿妮的爱侣。我虔敬地顶拜您。
我向茹阿妲茹阿妮致敬。您的肤色恰似熔化的黄金的颜色,您是温达文(Vṛṣabhānu)的皇后,您是维沙巴努(Vṛṣabhānu)王的女儿。主奎师那非常喜爱您。
我虔敬地顶拜至尊主的外士纳瓦奉献者。他们好比如愿树,能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对堕落的灵魂满怀怜悯。
我顶拜圣奎师那-柴坦亚、帕布·尼提阿南达、圣阿兑塔、嘎达达尔、施瑞瓦斯,以及奉爱传承中所有其它的人。
哈瑞-奎师那 哈瑞-奎师那 奎师那-奎师那 哈瑞-哈瑞哈瑞-茹阿玛 哈瑞-茹阿玛 茹阿玛-茹阿玛 哈瑞-哈瑞
《博伽梵歌》(Bhagavad-gītā)又称《博伽梵歌奥义书》(Gītopaniṣad),是所有的韦达(
吠陀)文献中最重要的奥义书(Upaniṣad),是韦达知识的精华。当然,英文版的《博伽梵歌》评注已经有很多,人们也许会对是否还需要另一个版本感到怀疑。对此,我可以就现在这个版本给予如下的说明。最近,有一位
美国女士请我给她推荐一本英译本《博伽梵歌》。诚然,美国已经有许多现成的《博伽梵歌》英译本了,但就我所看到的,严格地说:不仅是美国,就连
印度在内,没有一个版本具有权威性。原因是:几乎每一个翻译并评注它们的人都只发表个人的见解,而不如实地触及《博伽梵歌》的精神。
《博伽梵歌》本身谈到了《博伽梵歌》的精神。就好比这样:我们如果要服用某种药,就必须遵照此药标签上的说明服用;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服用或按朋友的指导服用,必须按标签上的指示或大夫给的医嘱服用。同样道理,必须按讲述者本人给的指示接受《博伽梵歌》。《博伽梵歌》的讲述者是圣主奎师那。《博伽梵歌》的每一页上都说,他是至尊人格首神——巴嘎万(Bhagavān)。
梵语“巴嘎万"一词当然有时指任何强有力的人或半神人,但在此却明确是指伟大的人物——圣主奎师那。然而,我们同时应该明白,圣主奎师那是至尊人格首神。商卡尔阿查尔亚(Śańkarācārya)、茹阿玛努佳查尔亚(Rāmānujācārya)、玛德瓦查尔亚(Madhvācārya)、宁巴尔卡-斯瓦米(Nimbārka Svāmī,)、圣柴坦亚-玛哈帕布(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等所有伟大的灵性导师(ācārya)及印度许多其它韦达知识的权威,都确认这一点。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本人也证实他自己就是至尊人格首神。《布茹阿玛-萨密塔》(Brahma-sa?hitā)和所有的往世书(Purāṇas),尤其是称为《博伽梵往世书》(Bhāgavata Purāṇa)的《圣典博伽瓦谭》(Śrīmad-Bhāgavatam),都公认他是至尊人格首神(kṛṣṇas tu bhagavān svayam)。因此,我们应该按人格首神本人的指导接受《博伽梵歌》原有的含义。至尊主在《博伽梵歌》第4章的第1-3节诗中说:
在此,至尊主告诉阿尔诸纳(Arjuna):他先给太阳神讲述了这套瑜伽(yoga)知识——《博伽梵歌》,太阳神把它讲给玛努(Manu)听,玛努又给依克施瓦库(Ikṣvāku)讲解。这门瑜伽体系就这样通过师徒传承,一代一代往下传。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失传了。因此,至尊主必须重新宣讲,而这一次是在库茹柴陀(Kurukṣetra)战场上给阿尔诸纳讲解。
奎师那告诉阿尔诸纳。他之所以给他讲述这至高无上的秘密,是因为他是他的奉献者和朋友。这说明《博伽梵歌》是一部专为至尊主的奉献者阐述的著作。超然主义者分三种,分别称为非人格神主义者(jñānī),瑜伽师(yogī)——冥想者,以及奉献者(bhakta)。至尊主在这里清楚地告诉阿尔诸纳:由于旧的师徒传承(paramparā)中断了,他要让阿尔诸纳当新传承中的第一位信息接收人。因此,至尊主的愿望是:建立另一个师徒传承,接上从太阳神那里传下的师徒传承,让阿尔诸纳重新传播他的教导。他想要阿尔诸纳成为理解《博伽梵歌》的权威。所以我们看到:《博伽梵歌》特别针对阿尔诸纳进行了指导,因为阿尔诸纳既是奎师那的奉献者,又是他直接的学生和亲密的朋友。因此,质量与阿尔诸纳相似的人最能理解《博伽梵歌》。换句话说,这个人必须是与至尊主有直接关系的奉献者。人一旦成为至尊主的奉献者,也就与至尊主有了直接的关系。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但可以把它简化来加以说明,即:一个奉献者与至尊人格首神有以下五种关系中的一种关系:
1.被动的关系;
2. 主动的关系;
3.是至尊主的朋友;
4. 当至尊主的父母;
5. 是至尊主的爱侣。
阿尔诸纳与至尊主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这种友谊自然与物质世界里见到的友谊有天壤之别。这种超然的友谊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当然,每个人都与至尊主有一个特定的关系,而通过做完美的奉爱服务可以使人回忆起这种关系。但是,我们在目前的生存状态中不光是忘了至尊主,而且还忘了我们与他的永恒关系。生物多得数不胜数,但每一个生物都与至尊主有一种永恒的特定关系。这称为斯瓦茹帕(svarūpa),而做奉爱服务可以恢复一个人的斯瓦茹帕。生物恢复了原本地位的那个完美阶段称为斯瓦茹帕-希迪(svarūpa-siddhi)。阿尔诸纳是奉献者,他与至尊主以朋友的关系交往。
应该留意阿尔诸纳是怎样接受《博伽梵歌》的。《博伽梵歌》第10章的第12-14节诗介绍了他的接受态度:
“阿尔诸纳说:您是至尊人格首神,终极的住所,至纯至粹者,绝对的真理。您是永恒、超然的第一个人。您不经出生就存在,最伟大。所有像纳茹阿达(Nārada)、阿西塔(Asita)、戴瓦拉(Devala)和维亚萨(Vyāsa)那样伟大的圣人,都确认了有关您的这一真理,而您现在又亲自对我说明。奎师那啊!我把您告诉我的一切都当作真理来接受。至尊主啊!不管是半神人还是恶魔,都理解不了您的人格性。"
阿尔诸纳从至尊人格首神那里聆听了《博伽梵歌》后,承认奎师那是至尊梵(para? brahma)。所有的生物都是梵,但至尊生物——至尊人格首神,是至尊梵。阿尔诸纳说,他是万事万物至高无上的安息地或住所;他纯粹,不受物质的污染(pavitram);他是至高无上的享乐者(puruṣam);他原始(śāśvatam)、超然(divyam),是至尊人格首神(ādi-devam);他不经出生就存在(ajam),最伟大(vibhum)。
现在,也许有人会想:奎师那是阿尔诸纳的朋友,因此阿尔诸纳为讨好他就这样奉承他。但是,阿尔诸纳为了打消《博伽梵歌》读者心中的这种疑惑,在下一节诗中证实他的这些颂扬说:不仅他本人,还有像纳茹阿达、阿西塔、戴瓦拉和维亚萨那样的权威,都承认奎师那是至尊人格首神。所有的灵性导师都承认这些传播韦达知识的伟大人物是权威。正因为如此,阿尔诸纳承认奎师那说的一切都尽善尽美。他告诉奎师那:“我把您告诉我的一切都当作真理来接受(Sarvam etad ṛta? manye)。"阿尔诸纳还说:至尊主的人格性很难被理解,就连伟大的
半神人也不了解他。这意思是,就连比人类高级的人物都理解不了至尊主。所以,不成为至尊主的奉献者的普通人,怎能理解圣主奎师那呢?
因此,应该以奉爱的精神学习《博伽梵歌》。既不该以为自己平等于奎师那,也不该认为奎师那是一个普通的人物或最多是个伟大的人物。圣主奎师那是至尊人格首神。因此,按《博伽梵歌》的声明或阿尔诸纳的声明,那些试图理解《博伽梵歌》的人,至少应该在理论上承认圣奎师那是至尊人格首神。有这种恭顺态度的人能理解《博伽梵歌》。除非以恭顺的态度读《博伽梵歌》,否则很难理解它,因为它是一部极神秘的著作。
《博伽梵歌》究竟是什么样的著作呢?《博伽梵歌》的目的是,把人类从物质生存的无知中解救出来。正如阿尔诸纳陷入不得不在库茹柴陀战场上作战的困境一样,每个人都陷在不同的困境中。阿尔诸纳投靠、服从圣奎师那,奎师那于是便讲述了这部《博伽梵歌》。不仅仅是阿尔诸纳,我们每个人都因物质的生存而充满焦虑。我们真实的存在被裹在不真实的存在中。事实上,我们本不该受不真实存在的威胁。我们的存在是永恒的。但不知怎地,我们被放进了阿萨特(asat)中。
梵语“阿萨特"是指不存在的事物
事实上,在如此众多受苦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询问自己的情况。例如:自己是什么,为何被置于这样的困境中,等等。人除非意识到这种处境并询问他受苦的原因,除非觉悟到自己不想受苦而想找到解除一切痛苦的办法,否则不算是完美的人。只有当人心中意识到要询问这类问题时,他才算是人。《布茹阿玛经》(Brahma-sūtra)把这种询问称为布茹阿玛·吉格亚萨(brahma jijñāsā)。现在应该询问有关至尊真理的知识(Athāto brahma jijñāsā)。除非人询问有关绝对的本质,否则他的一切活动都被认为是失败的。因此,谁开始询问自己为什么受苦?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谁就是学习理解《博伽梵歌》的合适人选。真诚的学生还应该非常尊敬至尊人格首神,而阿尔诸纳就是这样的学生。
当人类忘记人生的真正目的时,主奎师那便特意降临世间,以重新确立这个目的。在许许多多觉醒的人当中,即使只有一个人真正有心了解自己的地位,这部《博伽梵歌》就是为他讲解的。事实上,我们都被无知的
食肉目所吞噬,但至尊主对众生,尤其是人类,特别仁慈。为此,他讲述了《博伽梵歌》,使他的朋友阿尔诸纳成为他的学生。作为至尊主奎师那的同伴,阿尔诸纳超越一切愚昧无知,但却在库茹柴陀战场上被置于无知的状态中,以便询问主奎师那有关生存的问题。这样,至尊主便可以为了人类后代的利益解释这些问题,提纲挈领地介绍对人生的规划,使人能照此行事,完成人生的使命。
《博伽梵歌》阐释了五项基本原理。《博伽梵歌》首先阐释了神的科学,然后解释了生物(jīvas)的原本地位。有至尊控制者——伊士瓦尔(īśvara),也有生物,生物是受控制的。如果哪个生物说他不受控制,是自由的,那他就是个疯子。生物处处受控制,在他受制约的生活中最起码如此。《博伽梵歌》还谈论了物质自然(Prakṛti),时间(整个
宇宙或物质自然展示的寿命)和业报(
业力)。宇宙展示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及报应。众生都在从事不同的活动。我们必须从《博伽梵歌》中学习神是什么;生物是什么;物质自然是什么;宇宙展示是什么,它是怎样受时间控制的;生物的业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