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蕴章
清朝时期大臣
彭蕴章(1792年8月24日—1862年12月31日),字咏莪,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是清代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也是尚书彭启丰的曾孙。他进士出身,历任军机章京、工部主事、郎中、鸿胪寺少卿、顺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学政、左副都御使等职务。
1851年,彭蕴章奉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开始涉足清朝最高决策层;1854年调任尚书,翌年便授协办大学士;1856年,他更是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负责管理工部、户部、三库事务,并成为咸丰的亲信大臣。同时,他还充任上书房总师傅,负责教导皇子读书;1857年,他力荐原浙江巡抚何桂清两江总督,但此举却逐渐削弱了曾国藩湘军的作用;1860年夏,李秀成二次攻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常时,何桂清逃匿上海市,使得咸丰帝对彭蕴章的识人之明产生质疑,并罢去了他的军机大臣之职。此后,彭蕴章因病出京就医;1861年,他署兵部尚书,并兼署左都御使。然而,在北京政变后,他力陈分散曾国藩的权力却未被采纳;1862年,彭蕴章病逝,享年71岁,谥号“文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彭蕴章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作为尚书彭启丰的曾孙,他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为他日后辉煌的仕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年,彭蕴章便成功中举,随后由举人身份入资成为内阁中书,并充任军机章京,正式踏上了他的仕途征程。
政治生涯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他成功考取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一职,并留值军机处,开始接近清代的政治核心。此后,他历任鸿胪寺少卿、工部侍郎等职,逐渐在官场中崭露头角。咸丰元年(1851年),彭蕴章受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正式成为清朝最高决策层的一员。此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于咸丰六年(1856年)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是清朝文官中的最高荣誉之一。在担任大学士期间,他负责管理工部、户部、三库事务,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负责教导皇子读书,成为咸丰帝的亲信大臣。
太平军期间,彭蕴章积极参与了清代的军事和财政决策。他协同军机大臣祁寯藻等人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增收厘金、发行官钞、改铸铜钱、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以解决财政困难和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朝的财政压力,为镇压起义提供了一定的支持。然而,彭蕴章在推荐人才方面却犯下了错误。他力荐原浙江巡抚何桂清两江总督,但何桂清在太平军东征苏、常时逃匿上海市,导致清军失利。咸丰因此罢去了彭蕴章的军机大臣之职,尽管他后来因病出京就医并一度复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但这一事件无疑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
晚年与逝世
进入晚年,彭蕴章的身体状况日渐衰弱,疾病的困扰让他不得不减少政务活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病之中。然而,即便卧于病榻之上,他依然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常与亲友、幕僚共论时局。在养病期间,彭蕴章并未完全远离政治舞台,他依然关注着朝廷的动态,对于重大决策也会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建议。同时,他也利用这段时光整理自己的文稿和著作,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彭蕴章的生命逐渐走到了尽头。据史书记载,1862年12月31日,他病逝于家中,享年71岁。在彭蕴章病逝后,朝廷赐予他谥号“文敬”,以此表彰他一生的功绩和卓越贡献。
人物影响
政治影响
彭蕴章在咸丰年间曾任军机大臣,并于1856年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咸丰的亲信重臣,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尤其在咸丰帝与奕䜣(恭亲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任期内,彭蕴章还展现出了在官员选拔方面的显著影响力,曾力荐原浙江巡抚何桂清担任两江总督一职。同时,在与曾国藩湘军将领的关系上,他明确表达了对曾国藩权力的担忧,并试图分散其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咸丰帝对曾国藩的态度以及湘军的发展轨迹,充分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独立见解和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经济影响
咸丰年间,彭蕴章协同军机大臣祁寯藻瓜尔佳·桂良花沙纳爱新觉罗·肃顺等人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增收厘金、发行官钞、改铸铜钱、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以解决财政困难和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这些措施对于缓解当时的经济压力、支持军事行动起到了一定作用。
文化影响
彭蕴章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有诗名的文人。他的诗作被收录在《松风阁诗钞》中,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同时,他也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如主讲于紫阳书院,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等,对清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人物:彭蕴章.https://www.sou-yun.cn.2024-08-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政治生涯
晚年与逝世
人物影响
政治影响
经济影响
文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