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方(1895-1964),男,四川巴县(今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中国著名教育家、教授学者、科技史专家,
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他在科技史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被世界科技史研究权威
李约瑟誉为“对中国科技史研究有真知灼见的学者”。吕子方的教育和学术贡献受到广泛认可,被著名科学家
何鲁评价为“能明古人之用心,使二千年前之成绩,焕然一新,厥功甚伟”。1964年逝世,享年69岁。
吕子方先生先后留学
日本,
英国等国著名大学。1911年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堂(今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前身),后以数学见长考入上海大同学校,成为著名数学家关载渊的学生。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因积极参加反对帝制的斗争,被选为“四川学生回国主席团”成员。1918年回国,旋即又赴英国里茨大学,专攻数学、物理和天文等学科。1923年学成回国后,先后在
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成都大学、
暨南大学、
湖南大学等校任物理教授及系主任。1929年参与筹建
重庆大学,任该校董事会委员、教务长、训导长、理科主任等职,并曾兼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兵工署第三十二兵工厂实验室主任。1943年出任四川省立重庆中学(今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前身)校长,亲自选择
沙坪坝区高家花园为校址,并主持建校迁址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调任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系教授,两年后随着全国范围内院系调整,任
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直到去世。
吕子方教授在教学之余,还潜心研究,有遗著30余种,涉及到天文、历法、力学、
声学、气象、地震、数学、考古、医学、生物等众多学科,重要的有《三统历历意及其数源》《读山海经杂记》《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其特点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见解独特,论证充足,著名科学家
何鲁称之为“能明古人之用心,使二千年前之成绩,焕然一新,厥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