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是中国
重庆市下辖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部,地处嘉陵江畔。东部与
、
隔江相望,东南与
接壤,南接
,西依
与壁山区毗邻,北与
相连。辖区面积约395.8平方千米,约占重庆市总面积的0.48%。辖区南北相距29千米,东西相距24.3千米,
263米。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下辖21街道5镇,区政府驻地为凤天大道8号。全区常住人口148.56万人。
沙坪坝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日照少,多云雾。地处扬子准
地台四川台拗盆东褶皱束一部分,区内有三条
断层,其地形由窄条状山脉和
丘陵、
谷地相间构成。受
和中梁山两山阻隔,形成南北狭长的东部片区和西部槽谷地带。整体地貌呈“两山两水两坝”格局。公元前5世纪,巴在川东立国,以
江州(今
渝中区)为
首都。今沙坪坝区域地属
巴国。其居民多属巴人、人等西南少数民族。自
北周始,今沙坪坝区域一直隶属巴县。1955年,定名为沙坪坝区。至2020年,全区辖21街道5镇。其中西部片的3街道1镇(
西永街道、
虎溪街道、
香炉山街道和
曾家镇)由
高新区托管。
沙坪坝区是
的主城大区,其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底蕴深厚。2022年,全区
地区生产总值(GDP)1106.7亿元,总值和增速均位列重庆市第5位;人均GDP74495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33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30.1:69.4。全区工业门类齐全,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区内商贸服务业发达,是
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
沙坪坝区是中国首批文化先进区和中国文物工作先进区,连续23年保持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荣誉。作为
文化核心发源地、抗战文化发源地和“
红岩精神”发祥地,全区拥有重庆谈判旧址“林园”、
等抗战遗址86处,其中6处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3年1月,全区有市级非遗项目14个,其中
雕刻工艺、沙磁乱针绣等5个非遗项目入选首批
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区有
、歌乐山烈士陵园、
磁器口古镇等4A级景区4个。其中,磁器口古镇先后荣获首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及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40余项国家、市级荣誉称号。2019年,沙坪坝区获评“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称号。
名称由来
沙坪坝地处嘉陵江畔,因江水浸蚀河床沉积形成平坦开阔的沙坝,人称沙坪坝,沙坪坝区因驻地沙坪坝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姬发元年(前1046年),巴参与
武王伐纣,武王克殷后,封
姬姓宗族于巴,是周初著名“汉阳诸姬”之一,此为巴立国之始。春秋晚期,
巴国进入今
重庆市东部地域。
公元前5世纪,巴在川东立国,以
江州(今
渝中区)为
首都。至战国时期,巴国东受强楚重压,西临巴蜀世战,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逐渐偏于川东一隅,仅占
嘉陵江流域和
乌江下游地区。今沙坪坝区域地属巴国。其居民多属巴人、濮人等西南少数民族。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
宇文毓武成三年(561年)垫江县改巴县,这是巴县得名之始。今沙坪坝区域隶属
。
隋唐宋元时期
杨坚开皇三年(583年),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之由来)。以州领县,治巴县。至唐宋,巴县均属
渝州。今沙坪坝区域长期隶属
。
宋徽宗元年(1103年) ,改渝州为恭州。
赵昚淳熙十六年 (1189年),
赵惇即位,升恭州为重庆府(孝宗子光宗封藩恭州,又由此继承皇位,谓“双庆临门”,故名重庆,这重庆名称的由来)。
元代分中国为十一中书行省,
四川省为其一,这是四川独立建省的开始。省领九路,重庆路为其一,巴县属重庆路。
明清时期
洪武四年(1371年)行省为布政使司,四川为其一。四川布政使司领十三府,重庆府为其一,
巴南区属重庆府。今沙坪坝区域隶属
。
清代沿用布政使司制,但仍用行省旧名。四川省领十五府,重庆府为其一,巴县属重庆府。清康熙、
乾隆,今沙坪坝区分属巴县的直里、智里、正里、祥里。乾隆中叶,江巴分治(将江北镇置江北厅,“江巴”之名由此始)。又设
川东道,驻
重庆市,府、道、县均设在重庆城(巴县城)。
宣统三年 (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重庆革命力量夺取清朝川东道,成立蜀军政府。
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今沙坪坝地区属巴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今沙坪坝地区划入巴县第三区;十一月八日,巴县重新划为五区,定龙隐镇为第一区治所,区署驻磁器口,辖1镇17乡,今沙坪坝区属第一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元月三十日,“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更名为“巴县沙坪文化区社会事业促进会”,协助巴县政府管理文化区社会事务,形成重庆沙磁文化区;八月,沙坪坝、
磁器口古镇、小龙坎等处原属
巴南区管辖区域划归
重庆市建制。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撤销重庆市政府沙磁区临时办事处,置重庆市第十三区(辖高店、歌乐山、山洞、新桥、上桥5镇)和第十四区(辖磁器口、童家桥、金沙街、沙坪坝、小龙坎、红糟房6镇),两区定为甲种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八月,重庆市政府在歌乐山设立“重庆市政府歌乐山郊区办公处”,实施市政府政令。抗战结束后,“
歌乐山郊区办公处”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废镇设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30日,沙坪坝解放。1950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将接管的原第十三、第十四区合并组成重庆市第三区,定为一等区(地专级);5月5日,
重庆市第三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2年10月,第四区 (今
九龙坡区)佛图关、化龙桥、歇台子、石桥铺 4个街道和黄泥、歌台、石桥3个乡划归第三区。1953年,第六区(今北陪区)井口乡划归第三区。
1955年10月24日,重庆市第三区定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三区人民政府改称沙坪坝区人民委员会,辖9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3个厂区办事处和4个街道民政室。1978年,全区有4个农村人民公社及16个街道办事处。1995年1月,
重庆市撤销巴县,从巴县划入陈家桥、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8镇,划中梁乡归沙坪坝区。调整后的沙坪坝区辖13街道12镇1园区,设173个居民委员会、87个
村民委员会。
1997年,重庆市直辖,沙坪坝区由四川省重庆市沙坪坝区更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
2001年12月,沙坪坝区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2009年2月,撤
覃家岗街道,改设覃家岗街道。2011年9月,撤陈家桥、虎溪和西永3镇,改设陈家桥、虎溪、西永和联芳4街道。2015年1月,詹家溪街道更名为双碑街道。2016年6月,增设丰文街道、香炉山街道。
2015年12月,沙坪坝区辖覃家岗、渝路、沙坪坝、
小龙坎街道等18个街道147个居民委员会及
青木关镇、风凰、回龙坝等8个镇79个
村民委员会。
2019年8月,撤
歌乐山、井口两镇,改设
歌乐山街道和井口街道。调整后,全区辖20街道6镇。12月24日,
重庆市划定重庆高新区管辖范围和行政职能。重庆高新区由重庆市直接管理,并承担辖下直管园的经济
社会整合管理。其中沙坪坝西部的
西永街道、虎溪街道、
香炉山街道和
曾家镇约109.18平方千米区域纳入高新区直管园范围,
凤凰镇、青木关镇、
回龙坝镇及
丰文街道、陈家桥街道和
土主街道部分区域约148平方千米纳入高新区拓展园区域。
2020年12月2日,撤土主镇,改设土主街道。调整后,全区辖21街道5镇。同时,西部片的3街道1镇(西永街道、虎溪街道、香炉山街道和曾家镇)由
重庆市高新区托管。沙坪坝区行政直管区有18个街道4个镇,设1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49个
村民委员会。
地理
位置境域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部,地处嘉陵江畔。东部以嘉陵江为界,与
江北区、
渝北区隔江相望,东南与
渝中区接壤,南接
九龙坡区,西依
缙云山与壁山区毗邻,北与
北碚区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29°46′36"~29°27′13"、东经106°31′35"~106°14′36”之间。辖区南北相距29千米,东西相距24.3千米,
平均海拔263米,全区面积395.8平方千米,约占
重庆市总面积的0.48%。
气候
沙坪坝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受偏北季风控制,夏季受偏南
气流影响,盆地周围山脉阻挡及地形起伏、
植被分布不均。其气候特点为: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同步;日照少,多云雾,少霜雪;立体气候明显,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紧。沙坪坝年均气温18.4°C,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多在0°C以上,少霜雪;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多在40°C以上,多酷暑。区内
缙云山与中梁山山脉气温相对较低冷,冬年会出现短时霜雪天气。全区年均总降水量110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271毫米。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低山降雨量高于
丘陵,丘陵降雨量高于河谷。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8%左右,冬季降水量最少。全区多年平均蒸发量1007.6毫米。区内年均
时数963小时,为中国日照和
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其中,8月为日照时数最多月,1月为最少月,累年平均日照率为21%。全区年均
相对湿度约80%,无霜期341.6天。
地质
地质构造
沙坪坝区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盆东褶皱束的一部分。主褶皱自西向东排列为温塘峡
背斜、
北碚区向斜、
观音峡背斜和
重庆市向斜,其中重庆向斜包括两个次级
褶曲:
磁器口古镇向斜和沙坪坝背斜。温塘峡背斜,也称
缙云山背斜,分布于沙坪坝区西缘,总长约60千米,区内段长约12千米,轴向北东20°~35°;北碚向斜,也称白市驿向斜,介于温塘峡与观音峡两背斜之间,总长约55千米,区内段长约24千米,轴向近于南北;观音峡背斜,也称
歌乐山背斜或中梁山背斜,分布于沙坪坝区中东部,总长70千米,区内段长约14千米,轴向近于南北;磁器口
向斜位于观音峡
背斜以东,为不对称短轴向斜,长度11.5千米,轴向北东5°;沙坪坝背斜位于
磁器口古镇向斜以东,为鼻状短轴背斜,长度7.5千米,轴向北东30°~ 40°。
区内共有三条
断层:发育于温塘峡背斜中段东翼的高石坎断层、梨树坪断层和发育于观音峡背斜东翼的凉风垭断层。其中,高石坎和梨树坪断层均为压扭性冲断层,倾向东南。高石坎断层长约7千米,走向N10°~15°E,断距40~160米;梨树坪断层长约8千米,走向N25°~30°E,断距50~150米。凉风垭断层位于
观音峡断裂带最南端,由东西两条断层组成,二者相距250米左右。西支断层长约6千米,倾向北西,倾角55°~75°,具逆冲力学性质;东支
断层长约7千米,倾向南东,倾角45°~ 55°,具挤压力学性质。
地层
沙坪坝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上古生界仅在
背斜轴部出露,系
逆断层所致。中生界分布最为普遍,几乎覆盖整个辖区,其中侏罗系珍珠冲组和自流井组以及沙溪庙组地层岩性以易风化、遇水极易泥化的
泥岩为主,其间夹硬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分布于低山边缘斜坡地带,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层。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嘉陵江沿岸河谷和溪河两岸及斜坡上。
地形地貌
沙坪坝区属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低山
丘陵区,地形由窄条状山脉和丘陵、
谷地相间分布构成,其中山地(低山)面积约138.3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35%;丘陵、
台地面积约257.5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65%。全区位于嘉陵江、中梁山、
缙云山之间,受
和中梁山两山阻隔,形成南北狭长的东部片区和较为平整的西部槽谷地貌。中梁山和云山山脉两侧地势陡峻,多形成陆坡,全区坡向以西和东为主。
山脊高程多在500~700米;全区海拔最高点位于中梁山北端
毛白杨湾,为705米,海拔最低点位于区东南滴水岩濒临嘉陵江处,为175米;山脉间
丘陵谷地高程多在250~450米。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中梁山与嘉陵江之间总体地势较平坦,
坡度小于15°的有293.55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74.34%。整体地貌呈“两山两水两坝”格局,自东向西依次南北向展列嘉陵江、沙坪坝、中梁山、
梁滩河、梁滩坝、
缙云山,区境南部环抱在红岩岭
、凤鸣山沿线
台地、
坡地之下。其中,中梁山
背斜低山地区的中梁镇、歌乐山街道、回龙坝镇属
溶洞。
水文水利
水文
沙坪坝区河流均属
长江水系,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数据显示,区内共有河流总数47条(含嘉陵江),河流总长198.34千米,岸线面积18.56平方千米。区内常年性河流有12条,包含
嘉陵江、梁滩河(一级支流,河道长度88.7千米)、杨公桥溪(一级支流,河道长度14.505千米)、南溪口溪(一级支流,河道长度12.74千米)、井口河沟(一级支流,河道长度6.87千米)、詹家溪(一级支流,河道长度6.1千米)及梁滩河次级支流龙凤河(二级支流,区内长度18.19千米)、虎溪河(三级支流,河道长度17.78千米)、凤凰河(三级支流,河道长度8.14千米)、西溪河(二级支流,河道长度12.13千米)、苏家桥河(二级支流,河道长度9.22千米)等,全区呈典型格状
水系,水体总面积为10.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97.92亿立方米。
嘉陵江
嘉陵江系
长江一级支流,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马头滩林场东峪沟林区,经
广元市、
南充市、
合川区、
北碚区,在井口镇二塘村红家湾东进入沙坪坝区,沿东北边境流下,先后接纳井口河沟、南溪口溪、詹家溪、凤凰溪、杨公桥溪等河后,在联芳村与红岩村间下土湾出区境,至
渝中区朝天门码头处汇入长江。其
流域面积15.98万平方千米,沙坪坝区境内69.2平方千米;干流全长1119千米,沙坪坝区境内20.5千米。嘉陵江年均水温19.8°C,年均含沙量2.29
千克/米,年输沙总量1.6亿吨,多年平均流量220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96.63亿立方米。嘉陵江是沙坪坝区用水主要来源和境内水量最丰富河流,可通航300吨级
轮船。
梁滩河
梁滩河系嘉陵江右岸一级支流,又称磨滩河,是辖区内第二大河流。其干流全长84千米,全
流域面积514平方千米。梁滩河是沙坪坝的“母亲河”,是沙坪坝区唯一满足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千米的中小河流,其发源于廖家沟水库,流经
九龙坡区、沙区、
北碚区3区15个
集镇,最后在北碚毛背坨汇入嘉陵江。沙坪坝区境内梁滩河流域面积280.88平方千米,干流河道35.68千米。其主河道平均坡降1.79‰,总落差224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08立方米/秒,其中沙坪坝区内出口3.7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29亿立方米。
清水溪
清水溪系嘉陵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油菜沟,流经歌乐山街道、新桥街道、
覃家岗街道、
天星桥街道、
渝碚路街道、
童家桥街道、
磁器口街道,于磁器口街道清水门广场汇入嘉陵江。河道全长15.29千米,
流域面积35.08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2.44‰,多年平均流量0.47方立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79万立方米。
水利
截至2023年7月末,沙坪坝区有各类水利工程511处,包括水库、山坪塘、堰塘、提灌站等。其中水库14座,总库容1024.96万立方米,水库积雨面积65.45平方千米;库容100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有4座,分别是工农水库、菁云湖水库、普照寺水库和斐然湖水库。
工农水库
工农水库(青木湖)位于沙坪坝区青木镇,于1977年建成,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的IV等小一型水库。水库长约3.2千米,全域水深3~15米,水面宽约30~180米,集雨面积25.51平方千米。水库坝高18.217米,坝88.8米,坝顶宽3.5米,水库确权面积483.7亩,总库容253.24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70.36米,洪水位272.231米。2020年湖面水质保持
地表水V类以上。
普照寺水库
普照寺水库位于沙坪坝区
中梁镇石院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小型
水利工程,始建于1958年。水库总库容156.1万立方米,确权面积260亩。
土壤
沙坪坝区耕地土壤分为
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
石灰岩土5个土类,共10个亚类16个土属67个土种。土壤分布受中梁山和
缙云山地形影响较大。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的
丘陵地区,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中梁山脉
台地。其中,水稻土类占比最大;紫色土类主要是旱地;石灰土类分布于
背斜低山槽谷;黄壤土类和潮土土类占比很少;森林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和部分山地黄色
生石灰岩土及少量森林紫色土。据沙坪坝区2018年耕地质量评价报告,全区66.28%耕地有机质含量处于适量水平以上,48.23%耕地土壤pH值呈酸性和微酸性,91.36%耕地碱解氮处于适量水平以上,100%耕地有效磷处于适量水平以上,93.79%耕地速效钾处于适量水平以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沙坪坝区有耕地6163.86公顷,主要分布在
中梁镇、
歌乐山街道、
回龙坝镇和凤凰镇;园地1387.95公顷,主要分布在凤凰镇和曾家镇;林地12260.4公顷,主要分布在青木关镇、中梁镇和歌乐山街道;草地364.63公顷,主要分布在西永街道、曾家镇和香炉山街道;湿地73.8公顷,为内陆滩涂,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沿岸,井口街道、双碑街道、石井坡街道与
磁器口街道;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360.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72.7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63.87公顷。
矿产资源
沙坪坝区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能源矿产少,金属矿产匮乏。中梁山和
缙云山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区内优势矿产资源为
石灰岩、砖瓦用
页岩和地热水,
砂岩、耐火
黏土等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辖区主要矿产资源有天然气和煤炭等。截至2020年底,沙坪坝区共发现矿产14种(含亚矿种),有10种矿产储量已查明,矿产地21处。其中,小型气田1个,
基础储量0.39亿立方米,采出程度82.3%,已停采;小型煤炭井田2个;
铁矿矿点1个,品位低,铁含量33.61%,资源量15万吨,无开采价值。
熔剂用灰岩中型矿床1个,水泥用灰岩小型矿床3个,
氧化钙含量均在52%以上,总储量1.945亿吨,远景储量17亿吨;砖瓦用
页岩广泛分布于梁滩河槽谷地区,远景储量21亿吨;
石英砂岩大、中、小型矿床各1个,
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5%,已查明储量1378万吨;耐火黏小型矿床2个,二氧化铝含量33%~36%,储量135万吨;地热钻井5口,水温29°C~54°C,允许开采量2973立方米/日;矿泉水钻井4处,以鳃、
硅酸矿泉水为主,目前矿权已全部注销。此外,区内有含钾凝灰岩、建筑用石料砂岩建筑用砂等矿产。
水资源
沙坪坝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47条,湖库14座。
和
过境水量约696.89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过境水量696.63亿立方米,梁滩河过境水量2586万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量约2.11亿立方米。全区
地下水储量总计3332万立方米,包括西部低山区储量2377万立方米,东、西部丘陵区储量955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地下水资源2166.4万立方米,包括嘉陵江右岸1407.2万立方米,
梁滩河流域759.2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沙坪坝区林业用地13869.01公顷。其中,有林地12171.21公顷,灌木林地978.31公顷,疏林地90.91公顷,未成造林地161.01公顷,苗面地163.72公顷,宜林地98.66公顷,无立木林地145.11公顷,辅助生产林地60.08公顷。2019年,
森林覆盖率为32.6%。全区森林植物主要种类有90科250属785种。自然植被类型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人工
植被主要为
纯林。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沙坪坝区有
维管植物164科557属834种(3
亚种38变种7变型)。其中,
蕨类植物门23科34属51种(1变种);裸子植物8科18属23种(3变种);
被子植物门133科505属760种(3亚种34变种7变型)。珍稀植物主要有银杏、
、
、香樟、
、鹅掌揪、
、
、
、兰果树、
等。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12种,包括水杉、
水松、
金钱松、
福建柏和青檀等。区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树及名木151株,包括
黄葛树、
黄桷兰、
黄连木等,均已列入严加保护范围。
动物
沙坪坝区内已发现的无脊椎动物有9门17纲473种;野生
脊椎动物有5纲68科280种,其中鱼纲115种,
两栖动物6种、
爬行纲13种、
鸟纲120种、哺乳纲5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白鲟(象鱼、剑鱼)、
中华鲟(大腊子)等。区内
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诸如
胭脂鱼、岩原鲤鱼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沙坪坝区动物区系主要由
亚热带农田动物群组成,有陆生野生动物
两栖纲2种、爬行纲15种、哺乳纲45种、鸟纲131种,分属55科130属。其中,
重庆市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
生态功能区
沙坪坝区自然保护地包含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沙坪坝太寺垭森林公园、重庆沙坪坝歌乐山风景名胜区。全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面积约3571公顷。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
北碚区、沙坪坝区、
璧山区境内,海拔350~951.5米,为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面积7600公顷。保护区设立于1979年4月,2001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生态系统保持最完好的区域之一,被誉为“植物物种基因库”。保护区内有植物2407种,动物1071种。区内拥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1种,包括
珙桐、
银杉、
红豆杉、
桫椤等。沙坪坝区内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293公顷,其中
青木关镇镇区域面积771公顷。
重庆沙坪坝太寺垭森林公园
太寺垭森林公园坐落于沙坪坝区中梁镇新发村,占地面积2764亩,地势起伏,海拔高差500米以上,气候温润,森林
植被完好。公园从
荷兰引进了100万株高品质
郁金香,栽种面积达200余亩,包含了荷兰美人、法国之光、王朝、狂人诗、红灯笼、人见人爱、宝石之光等80余个品种,已连续举办六届太寺垭森林公园郁金香节。
自然灾害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中央槽谷和西部槽谷地带,辖区山脉密布、河流纵横,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其主要种类包括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早、高温、连阴雨、强降温、低温、雾害、雷击等灾害,大风、冰雹、
霜冻、
2008年中国雪灾,以及滑坡、
山洪、
森林火灾等气象次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暴雨
1986~2015年,沙坪坝区出现暴雨85天,年平均日数为2.8天,最多年为7天(2002年)。2002年6月12~14日,沙坪坝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城区平均降水量190.4毫米,农村地区平均降水量219.7毫米,为沙坪坝区有雨量记录近110年来之罕见。6月14日晚10时20分,歌乐山山洞村凉风渣场表层渣发生大面积滑坡,9.6万立方米泥垃圾顺山沟冲击而下,掩埋了山洞村覃家坝碎石场和金诚化工厂厂房及工棚,15 人被埋,10人死亡,5人被救生还。2007年7月17日,沙坪坝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降临,全区平均累计降雨量达271毫米,26个街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陈家桥镇尤为严重,受灾面积5平方千米,农田受损666.7公顷,城区受损房屋1010栋。
洪涝
沙坪坝区由于本地短时强降水或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较多,每次暴雨均能造成局部洪涝或大面积洪涝。2011年9月,受嘉陵江流域强降雨的影响,嘉陵江流城水位持续上涨,沙坪坝区
磁器口古镇段于9月 20日18时水位达到185.1米,超警水位3.1米(磁器口防洪
警戒水位为182米,防洪保证水位为185米)20日22时,磁器口器迎来洪峰水位187米。
干旱
干旱是沙坪坝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是伏旱,此外还有春旱和夏旱。轻伏旱大多开始于
小暑(7月7日)后,重伏旱和特重伏旱大多开始于
大暑(7 月 23 日)前。2006年,沙坪坝区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时间59天,农经作物受旱面积9052公顷,绝收面积2326.67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18.66万元。2011年,沙坪坝区伏旱天数为76天,但伏旱强度轻于 2006年。1986~2015年,沙坪坝区有5年出现春旱,分别在1987、2001、2003、2013、2015年。其中,1987年持续 41天,为中等早;2013年持续 50 天,为重旱。共有12年发生夏旱,其中,轻旱 9次,中等旱3次。30 天以上的夏旱平均约十年一遇。
洪水灾害
沙坪坝区洪水灾害主要有
山洪、
泥石流和过境洪水。受
四川省、
陕西省等
嘉陵江上游地区强降雨影响,每年7~9月洪峰过境洪涝灾害多发。2007年7月上旬,因四川境内连降暴雨,引发嘉陵江水位持续上涨,7月8日凌晨12时,嘉陵江20年一遇洪峰到达沙坪坝区境内,造成区内井口镇、磁器口街道等部分低洼地带被淹。2010年“7·19”嘉陵江洪峰过境,7月19日上午10时,
磁器口古镇水位187米,19日21时最大洪峰达到187.8米,超平常水位25.8米,超警戒水位5.8 米(黄海
高程),属中度洪涝灾害。
地震灾害
沙坪坝区受华蓥山基底断裂带的影响,地震具有
震源浅、烈度较高、震灾较严重、易导致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的特点。1996年,
重庆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中梁山、
缙云山等区域受自然因素、人为活动等影响,塌陷、滑坡、崩塌等
地质灾害频发。2008年4月18日20时41 分11秒,沙坪坝区发生2.7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沙坪坝区震感明显,由此给沙坪坝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4年昭通地震,沙坪坝区部分地区有震感。2023年10月14日05时06分,沙坪坝区发生3.2级地震。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下辖21个街道5个镇(含高新区4镇街)。区政府驻地为沙坪坝区凤天大道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
户籍人口95.7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6.73万人,女性人口49.05万人;
城镇人口87.22万人,乡村人口8.56万人。全区常住人口148.5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44.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7.1%,常住人口自然
增长率0.58‰。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人口性别比98.82(按女性100)。按
年龄结构,0~14岁人口为201087人,占13.61%;15~59岁人口为1028438人,占69.61%;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7820人,占16.77%。其中14~3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27%,全区平均年龄35岁。
民族
全区有少数民族有47个,主要为
、
、
、
、
回族、
、
藏族、维吾尔族等。据沙坪坝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
汉族人口1439244人,占97.42%;各少数民族人口38101人,占2.58%。其中,人数500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1个,分别是:
19316人、苗族8022人、
1307人、回族1249人、壮族1135人、藏族1031人、满族862人、布依族710人、侗族639人、维吾尔族519人及蒙古族519人。其中
土家族、
苗族人口聚集较多的主要有虎溪街道、曾家镇、陈家桥街道、丰文街道和香炉山街道等。
语言
沙坪坝区使用语言为汉语的西南官话,属川黔片成渝小片。其主要语音特点是音系简明,只有4个调,没有
变调,没有
轻声,多数方言不分鼻音和
边音,没有鼻音
韵母,内部一致性非常高,
四呼俱全。
宗教信仰
截至2019年末,沙坪坝区有佛教、
、
天主教、
基督教4个宗教团体,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35人,信教群众约9万余人,批准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0处。其中,佛教宗教活动场所有宝轮寺、凤凰寺、飞雪寺等3处;道教有云顶道观、古书山道观等2处;天主教有圣母圣心堂,回龙坝天主教堂等3处;基督教(含真
耶稣教派) 有圣恩堂、基督教礼拜堂等12处。
唐朝,沙坪坝区域内已开始出现佛寺;至宋代,沙坪坝区佛教文化已渐繁荣,兴建磁器口宝轮寺(宋称白崖寺)、
青木关镇温泉寺、梁滩坝海会寺等;明清时期,
磁器口古镇一带有九宫十八庙之称。1988年,沙坪坝区佛教管理委员会成立,并开放宝轮寺作为佛教活动点。
宝轮寺位于磁器口古镇,原名白崖寺,由
西魏大都督尉迟炯所建,后于宋
咸平年间改名为宝轮寺。宝轮寺大殿兴建于明朝
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是
重庆主城都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明末清初的战火烧毁了宝轮寺大部分建筑,唯正殿幸免于难。2000年,宝轮寺进行保护性修复和重建。
1886年起,天主教会先后在四公馆(即高家花园,今
重庆大学校园内)设立大修院、神父养老院、印刷所等机构。1930年办育婴堂,教堂设在育婴堂内,面积197平方米,1949年有教徒602人。1951年,人民政府接办育婴学校时,将教堂同时接管。1988年8月25日,沙坪坝区天主教爱国会成立。1989年,沙坪坝区政府将晒光坪空地约900平方米划给沙坪坝区天主教建教堂。新堂于1990年落成,奉圣母圣心为主保,名圣母圣心堂。
经济
综述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主城大区、
都市圈核心、战略向西
桥头堡、
成渝经济圈纽带,创新资源富集、开放平台众多、产业底蕴深厚。2022年,沙坪坝区
地区生产总值(GDP)1106.7亿元,总值和增速均位列重庆市第5位;人均GDP74495元。全区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48846元。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33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30.1:69.4。全区工业门类齐全,涉及26个大类79个小类,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小康汽车、
康明斯发动机等大中型企业46家,总数位居
重庆市第三。区内第三产业发达,是重庆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
第一产业
2022年,沙坪坝区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全年实现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8.6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56亿元,林业产值1369万元,牧业产值4607万元,渔业产值910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亿元。
第一产业主导产业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畜禽和鱼类养殖等。2022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9.7公顷(谷物1652公顷),总产量1.1万吨,产值1.08亿元;蔬菜种植面积2227公顷,产量4.2万吨,产值3.52亿元;水果栽种面积599公顷,产量6494吨,产值7649万元。生猪出栏数4139头,产值1903万元;家禽出栏数12万只,产值2103万元。鱼类养殖面积325公顷,产量5000吨,产值9101万元。全年新增
高标准农田3000亩,复种撂荒地4000亩,新建粮油蔬菜基地8个,提档升级农文旅项目16个。
第二产业
沙坪坝区第二产业龙头主导行业是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全球每4台笔电有1台是沙坪坝造,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作为
中国西南地区老
工业基地,沙坪坝区传统优势行业包括装备制造业和汽车摩托车工业,拥有嘉陵工业、
力帆汽车、
东风小康等知名品牌,2022年,全区制造业集群成链,建成
SERES全球研发总部,集聚
拓普集团、文灿等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26家;落地
阿斯利康、罗氏诊断-鼎晶生物等龙头企业,生命健康产业加快聚集成势;博宇机器人、
普门科技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引育了中科大·
量子实验室分中心、吉芯、御芯微、西井科技、杰发科技等多家创新主体。全区
工业增加值24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547.3亿元,约占
重庆市十分之一。分行业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2171.9亿元,
传统产业完成产值375.4亿元;分区域看,高新区产值2234.1亿元,区属工业完成产值313.2亿元。全区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89.1%、88.5%。
第三产业
商贸服务方面,沙坪坝区拥有
中原地区首个高铁TOD综合体“
龙湖光年”,
商圈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5.1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9亿元。全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1亿元,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273.9亿元,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83.2亿元,住宿业营业收入5.7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106.0亿元。全年共接待旅游者2001.2万人,实现旅游
营业收入92.1亿元。对外经贸方面,2022年全区进出口总额3488.5亿元(出口2421.1亿元,进口1067.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列
第一位,占比四成以上。2022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集聚麒麟科技、
等27个重点软件项目,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3%。全区建成重庆市首个
平台“重庆工业设计城”,引进林同设计集团、北京
等企业10家,设计产业产值50亿元。全区有
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创意设计等企业103家,并引进
美团金融、
携程集团小贷等金融(类金融)企业28家。2022年,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营业收入18.9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的经济功能园区包括青凤高科产业园、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拾光格·数字软件园、重庆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全区最大对外开放平台--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青凤高科产业园
青凤科创城位于沙坪坝西部,是“
一带一路”制造业承接地,是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主战场。园区获评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园区、
重庆市工业设计产业园(特色产业建设基地)、重庆市
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特色产业建设基地。园区规划面积约12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医疗器械,入驻有
SERES凤凰智慧工厂、广东文灿、宁波拓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吉芯科技等项目200个,协议投资金额约1600亿元。园区及各孵化平台注册企业约978家,培育
规模以上企业47家、
科技型企业161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型研发机构8家。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面积35.5平方千米,是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保税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为重庆铁路口岸、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园区为中欧班列(渝新欧)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源发地和起始站,陆上联通境内外100余个城市和地区,海上辐射全球近400个港口。园区建成投运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及首个整车、医药、邮件口岸,形成近2平方千米的口岸保税功能区。截至2022年底,园区累计进口整车约3万台、运输国际
邮包2200万件,常态化进口医药产品达24个品种;累计入驻企业超5400家,其中世界500强18家、
中原地区500强9家、
上市企业13家。2022年里,园区获评
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园称号,“铁路
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创新案例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园内的跨境电商、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企业已在美国、
德国、
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的11个城市设立海外仓,仓储面积超过47万平方米。
社会
教育
沙坪坝区名校集聚,是重庆市的教育高地。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共有各类教育事业单位289所。其中,驻区高等院校12所,教师进修学院1所,中职学校4所,
11所,普通初中17所,普通小学55所,幼儿园202所及五云山寨学生
素质教育基地、歌乐山
国防教育基地、抗战教育博物馆、
烈士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消防教育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全区有专任教师10215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3392人,中职学校教师765 人,小学教师3566人,幼儿园教师2492人。教师队伍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和先进个人13人、全国模范教师8人、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名、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2人。2022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升
高中升学率为98.6%。截至2022年末,全区荣获国家级集体表彰25项、市级表彰60项。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
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个性化移动学习”案例入选
移动学习
最佳实践案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军医大学是
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国首批开办八年制
医学教育高校。2017年以陆军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纳入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形成重庆、河北
石家庄市、新疆
呼图壁县、西藏日喀则四地部署格局,占地9079亩,对外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校主要面向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培养医疗卫生军官和文职人员,同时面向全军培养医疗卫生军士,开设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等11个本科专业及8个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
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
重点大学。2022年入选第二轮“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学校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8所
附属医院。现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70余人次,博士生导师11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4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虎溪校区和两江校区。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首批
重点大学,教育部和
重庆市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学校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
宝圣湖街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学校现有29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
卫生健康
沙坪坝区是“国家卫生城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医养结合试点区。截至2022年末,全区有4534家被监管单位,包括公共场所1992家、生活
饮用水44家、涉水产品30家、医疗卫生649家、学校卫生284家、消毒产品13家、传染病防治565家、放射诊疗机构109家、职业卫生单位830家及
计划生育机构29家。全区各类
医疗机构中,有医院28家,包括
重庆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等
三级医院7家;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有乡镇卫生院4个。全区卫生机构床位数9700 张。其中,医院床位8798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690张, 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80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393人。其中, 执业(助理)医师4329人,注册护士5431人。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癌症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
国际抗癌联盟(UICC)成员单位。医院创建于1943年,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临床诊疗中心3个。医院在岗职工257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6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住院病员外埠比例达27.16%,辐射
四川省、
贵州省、湖北、
云南省等全国31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前身系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
重庆市,1950年命名为西南医院,1975年改称第三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转隶陆军,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12个,军队“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学科1个,军队医学专科中心14个。2020年
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全国第25,其中烧伤科位列全国第1,病理科位列全国第4,
检验科位列全国第4。拥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三级以上教授64名(在职8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名。2019年度门急诊量414.7万人次,收容量14.6万人次,手术量11.4万台次。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国民党军政部陆军医院。1950年改编为西南军区总医院,1955年转隶第七军医大学,为第二
附属医院。2017年改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教学医院,系国家首批“
三级甲等医院”和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9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5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
肿瘤学、口腔科)、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全军医学专科(病)中心11个。医院是临床医学
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9个;年门(急)诊量286万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2.5万余人次,手术量8.5万余台次,居国内
三级甲等医院前列。
科技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18个、省部级研发平台334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44%,居全市第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6.18件,居
重庆市第一。全区拥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9家、
科技型企业超过2200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9家,其中市级高端研发机构11家;与
重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陆军工程大学
士官通信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圈长制”工作机制,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实现年产值超40亿元。2022年,沙坪坝区引进先进轻金属研究院等独立法人研发机构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中电科·吉芯科技研发生产基地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3个;重庆大学智慧创新产业园投运,
SERES全球研发总部建成投用,建成青凤高科创新孵化中心、
中电光谷西部科技城和联东国际企业港,新增创新空间31万平方米。全区人才资源总量37.5万人,在区“两院”院士36位,高层次人才4000余名,高层次研发团队50余个。全区共建成市、区级科普基地76个。2022年获市级各类科学技术奖项73项,占
的46.8%。生物化工助力双碳战略
高峰论坛、中西医整合
精准医学大会获评2022年度
川渝最具影响力十大学术活动。
文化事业
沙坪坝区是中国首批文化先进区和中国文物工作先进区,连续23年保持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荣誉。截至2020年末,区内有
公共图书馆2个(
重庆图书馆、沙坪坝区图书馆 ),文化馆1个,区博物馆1个,名人旧居3个(张治中旧居、郭沐若旧居、冯玉祥旧居 ),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2个,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8个,免费开放率100%,免费开放面积7.76万平方米,并为22个镇街配备数字文化终端。区内文艺团体包括沙坪坝区文化馆群星合唱团、群星舞蹈团、老男人舞蹈团、芳华舞蹈团及“苗苗”美术团等,其中“苗苗”美术团作品入选2020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截至2022年末,全区镇级有线电视站6个,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00%;全区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沙坪坝区图书馆总藏书量102.1万册,年读者流通数58万人次。2022年,全区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55场次,街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310场次,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观众达60万人次,群众文化创作荣获全国级奖5个,群众文化创作荣获省(市)级奖15个。
沙坪坝区文化馆
沙坪坝区文化馆位于小新街83号,为一级馆。该馆成立于1958年,拥有“巴渝书场”“艺术展厅”“
音乐厅”“
数字文化馆”“多媒体教室”“非遗传习展示厅”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设施和“黄葛树下龙门阵”“暑期少儿故事比赛”“巴渝书场天天演”“沙坪坝区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拥有“群星合唱团”等11个馆办团队和“小百合花艺术团”等14个全民艺术普及示范团队。文化馆建有街镇分馆、特色分馆23个,先后获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曲艺牡丹奖”“
群星奖”“
蒲公英奖”“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奖”“全国人口文化奖”“
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100余个。
巴蜀古代建筑博号物馆
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陈家桥街道白鹤村,为利用迁移保护后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复兴寺建设的古建筑史专题博物馆。复兴寺原位于沙坪坝区虎溪街道复兴寺村,其始建于明,清
康熙重建,清嘉庆年间、民国曾两次重修。博物馆于2019年10月29日开馆,基本陈列《巴蜀遗构——巴蜀古代建筑文化展》,共分为4部分,展出文物400余件/套(1000余件),以木质、石质、灰塑、
砖雕等建筑构件及与古建筑文化相关的出土文物为主。
体育
截至2022年末,全区有大型体育场馆2个,游泳馆2个;体育场地面积27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1.87平方米。体育场地中,全区有室外体育5477个,室内体育场地498个,包括:田径场地153个,游泳场地131个,滑雪场地1个,足球、蓝球、排球、乒乓球和
羽毛球场分别为146个、822个、64个、1777个和857个及健身房202个,全民健身场馆1399个,
健身步道129个(步道长度270.73千米)。沙坪坝区每年开展各种群众体育活动达400余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49.38%。举办摇滚马拉松
沙坪坝站、全国轮滑阻拦
公开赛、全国体能大赛、斐然湖越野跑、原野射箭赛、
川渝拳王争霸赛、街舞大赛、滑雪比赛、滑板比赛、电竞大赛等全国及市区级大型赛事活动40余次。培育了“百姓赛场”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举办三届三峡广场体育健身服务节。其中,2022年举办区以上运动会29次。全区现有体育协会28个,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7.8名,建成1个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和8个镇街监测分站,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3.4%以上。全区有36个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其中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4个、市级传统项目学校18个),基地数量、布局项目、注册运动员人数均为全市第一。与市级单位共建2个、联办3个项目,输送运动员29名,参加全国赛事共获得
金牌44枚、银牌53枚、铜牌46枚,参加市级赛事共获得金牌454枚、银牌333枚、铜牌335枚。
沙坪坝体育馆
沙坪坝体育馆建成于2003年,位于
汉渝路新体村12号,场地面积5000平方米,为综合性体育馆。体育馆全年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年锻炼人数达20万人次。
社会保障
沙坪坝区
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全区开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行动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22378.1万元;累计投入城乡临时救助(重特大疾病、就学困难等)资金2.83亿元,救助群众79.18万人次;对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累计救助7075人次;落实“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惠及2456名“贫困残疾人”和4533名“重度残疾人”;为1.01万名困难群众购买“惠民济困”商业补充保险。全区有1个区
社会福利护养中心,养老机构68家,养老床位数7500张;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40个,包括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个、镇养老服务中心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89个、村级互助养老点38个。对全区700余名困境儿童(含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等)均建立电子档案,落实孤儿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自2022年9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分别调整为城市低保每人每月717元、农村低保每人每月581元;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932元;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可享受基本生活费1582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可享受基本生活费1382元;区内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80元,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80~90元。
人居环境
2022年,沙坪坝区新改建污水管网40千米,修复矿山1000亩,治理
地质灾害点12处。全年完成国土绿化1.6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达83.0%;细颗粒物年均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0%;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52.8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新增
城市绿地110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5000个,栽种花果苗木31万平方米,提升农房风貌1225栋、改厕1400户,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个。全区现有井口、西永污水、土主3座城市
污水处理厂,中梁镇、三百梯、枫香园、碑口、芭蕉沟、煤科院、回龙坝、烂田坝、杨梨沟9座乡镇污水处理站,合计处理能力32.76万吨/日。2023年4月,沙坪坝区沙田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收集生活污水和工业
废水,主要承担
青木关镇、凤凰镇、
回龙坝镇、
土主街道及大学城北拓区部分区域的污水处理,服务面积约47.2平方千米,每日污水处理量达2万立方米。
交通
综述
沙坪坝区位于中国中西部骨干交通网络节点的组成区域,是重庆主城中心区西部交通门户枢纽。在重庆“三环十二射多联线”的路网格局中,“两环””四射”经过沙坪坝区,沙坪坝区形成了“五高、六横、七纵”的路网格局。作为主城中心区的西部交通门户枢纽,沙坪坝区拥有完善的集公路、铁路、轨道及航运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直管公路通车里程101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4千米,国道19千米,
省道124千米,县道42千米,乡道16千米,村道757千米,
专用公路9千米,公路网密度471千米/百平方千米。按等级分,
一级公路31千米,
二级公路42千米,三级公路176千米,四级公路684千米,
等外公路4千米,等级公路率99.6%。全区现有高速公路4条(
成渝铁路高速、
重庆—成都高速公路、渝遂高速、绕城高速),收费站4个,形成“三横一纵”高速公路网。区内四级公路通村到户。截至2022年末,沙区拥有货运
物流企业947家,货运车辆7701辆,总吨位约10.66万吨;城市配送企业6家,城配车辆197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连续多年获评“5A”级,沙坪坝区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2022年,全区
公路客运量67.8万人;公路货运量2997.3万吨。
铁路
截至2022年末,沙坪坝区有
正线铁路6条、枢纽联络线10条。全区建成“1高铁5
普速铁路”铁路格局,包括
成渝客运专线、
遂渝铁路、
兰渝铁路、
渝怀铁路、渝襄铁路、
渝贵铁路等,铁路运营总里程142千米。
两地间实现1小时通达。区内现有
重庆西站、
沙坪坝站两座高铁站及兴隆场铁路编组站、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两座铁路货运枢纽。其中,
西站和
分别建有2座
联运城市候机楼;沙坪坝站建成中国首例高铁上盖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重庆西站
重庆西站位于
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客运枢纽,是以铁路为主,集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重庆西站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1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其站房共五层,采用“综合交通、立体布局”,车站总
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15座站台,31条列车
到发线,设计接发车能力381对/日。重庆西站为高铁特大型车站,位于沙坪坝区凤中路168号,距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40千米,距
重庆北站17千米,距
重庆站12千米。
沙坪坝铁路综合枢纽
沙坪坝铁路综合枢纽前身是
沙坪坝站,位于沙坪坝区天陈路,紧邻
三峡广场,于2011年停运。2012年12月,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开工,并于2017年11月启动验收。作为中国唯一集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站为一体的“大枢纽、大商圈、大天街”商圈高铁TOD项目,沙坪坝铁路综合枢纽实现了“3条轨道+1条
成渝客运专线+市内公交”的多轨合一,乘客可在50米范围、2分钟内实现高铁、轨道、公交、
网约车、出租车、共享汽车等6种交通方式间换乘,5分钟内完成快速出入站,实现“一体化、零换乘”。
航运
嘉陵江水域沙坪坝区段航道里程17千米。建有1座磁器口旅游码头和1个重庆市嘉陵江航道管理处井口航道站。2023年4月6日
磁器口古镇特钢渡口启用,相继开通“磁器口-
洪崖洞”“磁器口-大竹林”轮渡航线。
公共交通
沙坪坝区全域公交实现“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并与轨道直达接驳。截至2022年末,全区有轨道线路8条,其中已建成投用4条(1号线、5号线、9号线和环线),通车里程38千米,轨道站23座。区内长途客运站两座,分别为一级客运站重庆西站汽车站和二级客运站西部新城客运站,拥有省际、县际客运班线73条。全区有公交线路158条,其中,常规公交线路有152条,旅游公交线路6条;拥有运营公交车辆2146台,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100%;公交站场13座,公交站点1018个;城市居民500米公交站台覆盖率达100%,50个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全区有5家出租车企业和1家
网约车平台,出租车(网约车)共约8500台。
人文
综述
沙坪坝区是
重庆市文化核心发源地、抗战文化发源地和“
红岩精神”发祥地。拥有重庆谈判旧址“林园”、
郭沫若纪念馆、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等抗战遗址86处,是全国十大
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成立的沙磁文化区是抗战时期全国最具活力的文化区,当时中国八分之一的高校师生汇聚于此,形成文化盛景“沙坪学灯”,
徐悲鸿、
张伯苓、
冰心、
巴金等在此地留下《
巴人汲水图》《
小桔灯》等众多传世精品。
习俗
传统习俗
土主场“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叫农事节、春龙节、农耕节等,土主场“二月二”传统习俗始于
李适时期,文字记载在民国时期由当地周氏家族负责组织祭祀活动,逐渐成为当地盛大节日传承至今。随着社会进步,土主场“二月二”不断传承发展。其习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剃龙头、品龙食、舞龙灯、拜龙神、龙树节、祈福祭祀、主体晚会等,2023年,该习俗被列入沙坪坝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节会
沙磁文化日
2008年,沙坪坝区将每年3月30日确定为“沙磁文化日”举办各种活动,以纪念沙磁文化区成立及文化传承。全区着力培育沙磁文化新标识,推出《重庆·1949》《红岩红》、
川剧《江姐》等一批红色文化剧目,推动
红岩精神进家入户。
虎峰山桃花节
2011年开始,桃花节于每年春季在沙坪坝区曾家镇举行,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市民登山赏
桃花,品“小九寨”风韵。
磁器口古镇迎春庙会
磁器口古镇迎春庙会是千百年来传统节庆项目,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古镇迎春庙会一度停办,1995年起恢复。每年庙会期间,庙会期间沿街家家张灯结彩,传统表演项目有舞狮、舞龙灯等。
文物古迹
截至 2020年12月底,区内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7处236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27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33个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烈士陵园入口处。1939年起,国民党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在
歌乐山设集中营;1943年建立“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是美帝国主义和
蒋介石训练特务进行恐怖活动的基地。集中营有大小监狱二十余所,以
白公馆最大。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对囚禁的三百多名革命志士集体大屠杀。重庆解放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前后殉难的300多名烈士遗骸合葬于废墟上;1955年在此修建
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1963年建成“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 并恢复白公馆、
渣滓洞集中营原貌;1984年,将烈士墓及相关遗址改称为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陵园北面是陈列总馆,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展”和6个专题展。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
渝中区、沙坪坝区,包括郭沫若旧居、全家院子旧址。1937年底,国民政府西迁
重庆市后,郭沫若在此主持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全家院子旧址位于沙坪坝区西永街道香蕉园村,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
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顶。抗战时期,郭沫若领导文化界人士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全家院子是当时文艺界人士活动的重要阵地,其重要作品《
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
十批判书》即创作于此。2005年9月,位于全家院子旧址的
郭沫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现为重庆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园
林园位于
重庆市西郊的沙坪坝区山洞双河街、
歌乐山南麓峡谷中。1938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重庆近郊修建官邸。11月,官邸主楼落成,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入住其中。1943年8月1日林森病逝,官邸因此更名为“林森陵园”,简称“林园”。1943年夏天之后,蒋宋夫妇入住林园官邸。林园内有4幢小楼,1号楼为
蒋介石住宅,人称中正楼。2号楼为
宋美龄居住,人称美龄楼;2号楼也曾作为当年国民政府迎接国宾的高级宾馆,1945年“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
王若飞等曾在该楼居住过。3号楼即马歇尔馆,原为蒋介石召开重要会议之地;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以“调处”
国共内战名义来到重庆,曾下榻于林园3号楼。4号楼是林森公馆。解放后,林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学院使用,经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修缮加固,现保存完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月,沙坪坝区共有非遗项目市级14个、区级129个;非遗
传承人市级16名、区级84名。其中,刘氏根雕书法技艺、琼缘
刺绣、黄杨木雕刻工艺、
漆器饰技艺和沙磁乱针绣等5个非遗项目入选首批
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黄杨木雕刻技艺
黄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其造型空灵剔透、雅致美观。雕刻工艺主要有设计、选料、雕刻、粗坯(人物整体造型)、细坯(四肢、脸部、衣纹等)、修光、打磨、刻纹、上
清漆、配底座等环节。重庆黄杨木雕吸收大足石刻传统技艺,结合竹雕、木雕、
牙雕、
石雕等技法,在图案上注入了重庆地域文化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巴渝地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收藏和实用价值。
琼缘刺绣
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琼缘刺绣,是蜀绣的重要分支,是重庆老字号。
清代中叶以来,在其上百年的传承过程中,琼缘刺绣一直保持了以女性为传承主线,即“母传女”的家庭传承方式。琼缘刺绣严格遵循蜀绣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其主要工序包括上绷、勾稿、配线、刺绣和落绷五个环节。融合了晕针等120多种针法,还形成了独特的“交叉针”针法。
沙磁乱针刺绣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中国刺绣工艺,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称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是19世纪20年代末期由刺绣家
杨守玉女士和著名画家
吕凤子先生
共同发明所创造。沙磁乱针绣摆脱了传统
刺绣艺术“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技法,而以错综复杂、长短不一、交叉重叠,分层加色的特色形成“乱针法”。沙磁乱针绣最典型的特点是书画与绣相结合,注重色彩层次、光色
透视,擅长表现西洋油画效果。
饮食
沙坪坝区饮食“麻、辣、烫、鲜、香” ,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为了驱寒祛湿,饮食重调味,较为普遍的调味类型除麻辣味以外,还有鱼香味、怪味、酸辣味等多种口味。
磁器口毛血旺
毛血旺,起源于重庆嘉陵江畔的磁器口,乃磁器口名特三绝之一,是渝菜的鼻祖之一。民间有“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的说法。重庆毛血旺又叫“冒血旺”,以鸭血为制作主料,毛血旺的烹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麻辣味。毛血旺将血旺、毛肚、
豆芽、白菜等荤素食材煮成一锅,其制作过程有炒料、加汤、温煮三道工序。2009年,毛血旺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乐山辣子鸡
山城辣子鸡,相传为歌乐山三百梯一家路边小店所推出。此菜用料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辅料为川产上等辣椒、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制作方法为锅下
红油、
干辣椒节、花椒,小火慢炒,至辣椒节色呈浅黄,下鸡丁
煸炒,再下姜蒜片微炒,最后下调味料等,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芝麻即可。烹出菜品麻辣酥香,鲜嫩化渣。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底汤一般是用猪骨熬制,作料是小面的灵魂,有葱花、蒜末、
酱油、
香油、榨菜、花生碎、花椒面、
鸡精、油辣子等,其中油辣子是小面的精髓。小面可以是纯麻辣素面,也可加入牛肉即成牛肉面,加入
鸡杂即是
鸡杂面,加入杂酱豌豆可为
豌杂面。2019年,沙坪坝区重庆小面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
岳南泡糖
岳南泡糖是
重庆市著名特产,原名“桂花泡糖”又名“桂花千孔酥”,已有100多年历史。岳南泡糖纯手工制作,糖身长方体,色泽雪白,成糖总计2048孔,小孔环大孔
均匀分布,孔孔相接,孔壁薄如纱。以齿尖轻咬,糖体碎裂,碎屑如雪花般散落,曾被顾客名作“雪花泡糖”。相传是为了纪念
,将其命名为“岳南泡糖”。辗转几代,传人蒋氏一族分支流落重庆,正宗岳南泡糖仅存一家。
陈麻花
瓷器口麻花俗称
瓷器口麻花,味道酥软,口味独特,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清朝末年,古镇
瓷器口麻花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在
重庆市大地流传开来。因其选料上乘,采用全手工制作,具有香、酥、脆、爽,久放不棉等特点。古镇陈麻花有四个品种:甜、
椒盐、麻辣、蜂蜜。其选料包括精制面粉、芝麻、
核桃油、糯米、
白糖、冰糖等。
历史文化街区
沙坪坝区磁器口街区
磁器口街区位于沙坪坝区东部
磁器口古镇片区,东至嘉陵江,西至212国道,北至凤凰溪,南至磁器口步行街(原磁童路),占地0.89平方千米。街区先后荣获首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4A级旅游景区”“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等40余项国家、市级荣誉称号。磁器口最早名为白岩场,始建于
赵恒咸平年间(998~1003年)。1918年,本地商绅集资在磁器口创建“蜀瓷厂”,产品远销各地,“磁器口”因此得名。目前,街区共拥有宝轮寺、凤凰寺、
翰林院、宝善宫等文化和旅游单体资源164处,其中包括钟家院、金蓉桥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风景名胜
综述
沙坪坝区文旅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5月末,全区共有A级景区7个,抗战遗址80余处,包括红岩遗址 “红渣白”、千年古镇
磁器口古镇、人文之地大学城等文旅景区,已形成
重庆市文化之旅、抗战遗址之旅、校园文化之旅、工业博览之旅、都市时尚之旅、乡村乐园之旅等旅游品牌。其中,著名景点有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磁器口国家历史文化街区、
沙坪坝抗战名人旧居等。2022年,全区接待旅游者2001.2万人。
重要景点
歌乐山森林公园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沙坪坝中部,占地面积30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面积700万平方米,主峰云顶海拔678米。
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功成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素有“渝西第一峰”的美称和“山城绿宝石”“天然氧吧”之美誉。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汇聚红岩文化、陪都文化、
重庆市文化和宗教文化,集山、水、林、泉、洞、云、雾为一体。2003年,被林业局评为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和
重庆市体育局评为重庆市体育主题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体育主题森林公园;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十二个优秀
体育公园之一。公园主要由云顶景区、宽仁景区、狮子山景区、
歌乐山步道4个景区组成。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东北部,临江靠山,拥有“一江两溪三山”的地貌。“一江”即嘉凌江;“两溪”是凤凰溪和
马边河;“
三山”由北向南分别是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磁器口古镇是
重庆主城都市区内规模最大、最具
重庆市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古镇。古镇七大景区包括步行街、后街、外街、沙滨路等配套道路、码头、夜间灯饰和金碧剧院《重庆·1949》。其中,磁器口后街贯穿爬山城、逛老街、品创意三大主题,24小时不间断开放。
融汇温泉小镇
融汇温泉小镇坐落于沙坪坝区梨树湾,占地1244亩,是以温泉资源为依托,集温泉旅游、度假酒店、商业街区、购物中心、品质住宅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2013年12月,重庆融汇温泉城斩获首届中国温泉金汤奖“最佳温泉综合体”称号。小镇景区包括泉里小镇、重庆露天温泉博物馆和融汇温泉,其中融汇温泉总营业面积3万余平方米,是国内唯一一个集露天温泉、室内水疗、温泉水乐园及SPA为一体的城市养生休闲温泉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
丰文街道三河村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毗邻
重庆市大学城、西部科学城,面积2.36平方千米,位于缙云山脉间,
森林覆盖率90%,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1800个,先后荣获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健康村”“重庆市卫生村”“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等称号。三河村推窗见景、出门即景、四季有花;村里打造
萤火虫复育基地,发展特色绿色生态项目,近三年来接待游客超110万人次。2023年,三河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对外交流
2003年11月13日,奥地利联邦议会代表团到沙坪坝区访问并向沙坪坝区赠送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头像雕塑。同日,沙坪坝区与
市第一区签订友好交流
合作备忘录。
2021年11月18日,沙坪坝区与韩国仁川广域市
桂阳区正式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2023年3月17日,
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高田真里一行到访
天津市南开中学,推动棒球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3年4月6~7日,法国欧坦市市长一行先后来到重庆七中、立信职教中心、
高滩岩小学、名校联小等学校进行友好交流,参加美食文化展,并与沙坪坝区7所学校签订友好学校合作备忘录。
2023年5月,“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走进沙坪坝。
截至2023年5月,沙坪坝区缔结2个
友好城市和1个友好交往城市。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2年2月27日,沙坪坝区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19年,沙坪坝区获评“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称号。
2020年11月,沙坪坝区入选“第六届
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沙坪坝区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1年12月15日,沙坪坝区被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2年4月24日,沙坪坝区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参考资料
什么是沙坪坝?.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官方澎湃号.2023-11-18
概况.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1-26
唐小平.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0-13
赖明才.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0-13
部门动态.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11-27
教育全貌.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0-05
医疗卫生.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0-05
医院概况.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2023-11-29
医院简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23-11-20
中心简介.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3-11-20
医院介绍.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2023-11-20
交通.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1-20
交通.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0-05
重庆西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11-19
融汇温泉小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10-27
文化名人.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