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1955年建于重庆的纪念陵园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是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重庆集中营(1939~1949)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1946)的旧址、1949年“一一·二七”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占地2.14平方公里,主要由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旧址、烈士群雕、烈士诗文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型浮雕、陈列总馆等几部分组成,园名由邓小平题写。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溃逃之际,制造了系列屠杀,近三百人死难。重庆解放后,中国人民政府将殉难者遗骸合葬于原“中美合作所”特警班大礼堂废墟上,1954年,修建了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1963年,以集中营旧址为依托,成立“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1984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1986年,邓小平题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86年,在原“一一·二七”烈士纪念碑址上,建成了邓颖超撰《烈士群雕铭》。1993年,增挂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名。2009年11月26日,重庆市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隆重举行“11·27”烈士殉难60周年暨重庆解放60周年纪念仪式。2016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全年接待观众650余万人次。2024年4月3日,2024年重庆市社会各界“清明祭英烈”活动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
1956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战争背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特务机关“中美合作所”和国民党军统重庆集中营所在地。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此制造了系列屠杀,近三百人死难,特别是1949年11月27日下午至28日凌晨的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极致惨烈,旦夕之间,200余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杀害。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时将其炸毁。重庆解放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前后殉难的300多名烈士遗骸合葬于废墟上。
建设历程
1955年,在此修建了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建成“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恢复了白公馆渣滓洞的原貌。1984年,由重庆市千百万少年儿童集资和政府拨款修建的大型群雕《浩气长存》落成,并将烈士墓及相关遗址范围改称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86年,邓小平题写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同年在原“一一·二七”烈士纪念碑址上,邓颖超撰《烈士群雕铭》。
1988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民盟重庆市委会设立了“一一·二七”盟员烈士纪念碑,表达对盟员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1993年,增挂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牌。1996年,被中央六部委局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全年接待观众650余万人次。同年9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位置境域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政法三村63号。
建筑布局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占地2.14平方公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集中营旧址、烈士群雕、烈士诗文碑林、大型浮雕、烈士墓、陈列总馆。陈列总馆占地1159平方米,展出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11·27”大屠杀中景画,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展和6个专题展。
烈士墓
烈士墓所在地原为“中美合作所特警班大礼堂”。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时将其炸毁。重庆解放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前后殉难的300多名烈士遗骸合葬于废墟上;1955年在此修建了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1963年建成“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恢复了白公馆、渣滓洞的原貌;1984年,由重庆市千百万少年儿童集资和政府拨款修建的大型群雕《浩气长存》落成,并将烈士墓及相关遗址范围改称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陵园北面是陈列总馆,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展”和6个专题展。展览详细揭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历史,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的事迹。
白公馆
白公馆监狱旧址位于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社区松林坡东南侧。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秋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用重金买下将其改造为看守所,主要关押共产党人等“政治犯”。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为解决美国军队往来人员的住宿问题,军统局将所囚人员转往渣滓洞,将白公馆辟为美军第三招待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公馆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押“政治犯”。川东特委青年委员许晓轩,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挺进报特支委员陈然等200名“政治犯”先后被囚禁于此。
渣滓洞
渣滓洞监狱旧址位于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社区内歌乐山下磁器口、五灵观一带。渣滓洞原为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其三面环山,一面邻沟,地形隐蔽。1938年被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为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秘密监狱,分内外两院。内院是牢房和放风坝,有男牢16间、女牢2间。外院为特务办公区和刑讯室。在这个电网密布、岗哨林立的监狱里,关押人数最多的时候达300余人。罗世文、江竹筠等著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曾囚于此。1949年10月,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时,罗广斌、刘国志、陈然、王朴等用一床红色绣花被面和五颗用草纸剪成的五角星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由于敌人抢先屠杀,制作红旗的同志大部分牺牲。1949年11月27日,就在重庆解放的前三天,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200多名革命者秘密杀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杀惨案。
蒋家院子秘密囚室
蒋家院子秘密囚室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歌乐山烈士陵园社区歌乐山麓。此地原为一蒋姓地主的宅院,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征用,改作为秘密囚室关押政治犯,由重兵把守,对外称“将官休养所”。新四军军长叶挺曾两度被囚于此,他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囚歌》。经过中共中央多次交涉,1946年3月4日,叶挺将军从这里被释放出狱。
黄家院子秘密囚室
黄家院子秘密囚室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歌乐山烈士陵园社区歌乐山角,烈士墓西南740米处。此地原为重庆民生公司的大股东、大富商黄君高的乡下公馆,人称“黄家院子”,后被军统局征用,改作为秘密囚室关押政治犯,由重兵把守。中共早期著名老党员廖承志被囚于此一年零两个月(曾两次转移到附近小仓库军统总部军械库短暂关押),直到1946年1月22日获释出狱。廖承志是重庆国共谈判后最早获释的“政治犯”之一。
松林坡戴公祠
松林坡戴公祠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烈士墓地区松林坡。松林坡位于白公馆看守所后山,因松树遍布而得名。抗战期间,为避暑和防空袭,戴笠在此为蒋介石修建了别墅群,但蒋很少来此,主要是戴笠自己使用。戴笠死后,在此设灵堂祭祀,俗称“戴公祠”。解放前夕,戴公祠被作为秘密屠杀革命者的刑场。原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西安事变发动者杨虎城将军及其20岁的儿子杨拯中、以及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妻子徐林侠、幼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均在此殉难。
中美合作所
阅兵场进入陵园的大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昔日的阅兵场,现为一征美丽的绿化带,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阅兵场的东部。革命烈士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精神,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佩:“红岩伟业垂青史,英烈精神励后人。陈列总馆浮雕北面是陈列总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半景画,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缅怀活动
2009年11月26日,人们在红岩魂广场观看“永远的丰碑”——庆祝重庆解放60周年暨纪念“11·27”烈士殉难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当日,重庆市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隆重举行“11·27”烈士殉难60周年暨重庆解放60周年纪念仪式。
2017年4月1日,红岩脱险志士和烈士家属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数千人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进行清明节祭扫活动,缅怀红岩英烈。2018年11月27日,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内,重庆市千余名社会各界人士手持白花,举行纪念了“11·27”烈士殉难69周年祭扫仪式。
2021年6月,武警重庆总队组织总队首长机关党员干部来到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展“学党史、祭先烈、铸忠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祭奠红岩英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陈列馆等,让大家在寻根溯源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争当红岩精神新传人。
2022年4月5日,“红岩班”“周恩来班”班队成员代表、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代表、红岩志愿者代表等约100人,来到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向为新中国成立而壮烈牺牲的红岩英烈敬献花篮和小白花。
2023年4月4日上午,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了“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来自重庆市社会各界的600余位代表参加。同年11月,举行了“11·27”烈士殉难74周年祭扫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旅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和烈士亲属代表、“红岩班”“周恩来班”特色班队代表、红岩志愿者代表、干群代表等约500人共同纪念“11·27”烈士殉难74周年。
2024年4月3日,2024年重庆市社会各界“清明祭英烈”活动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烈士亲属及社会各界代表手持鲜花,面向烈士墓脱帽、默哀,以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此次祭扫活动有烈士亲属及学生、官兵、群众等社会各界代表共计800余人参加。
烈士名单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7.17”山洪
灾情经过
2007年7月17日,山洪、泥石流袭击了歌乐山烈士陵园,渣滓洞集中营部分建筑和围墙塌损毁;白公馆停车场地面塌陷;参观区道路被泥石淤堵、交通阻绝;红岩村、红炉厂、杨家山、松林坡、新华日报总馆等也受到不同程度损坏。
2007年7月29日下午2时,持续半小时的暴雨再次引发泥石流。渣滓洞背后正在维修的堡坎再次垮塌,露出一个长约20m的缺口,使长20m,高约6m的堡坎呈30°倾斜,基岩松动。泥石流和山洪将整个内院坝淹没了1/3,山上冲下来的水足足比平时大了三倍,刑讯室和女牢房再次被山洪损坏。同时,垃圾与树枝随着山洪一起灌入白公馆厕所旁的涵洞之中,差点将整个排水涵洞全部堵死,白公馆又一次面临山洪威胁。
受损情况
渣滓洞集中营受损最重,山洪和泥石流冲垮了6栋文物建筑,仅剩下男牢房。泥石流横穿刑讯室和女牢房,涌入放风坝,积水深达1.5m,淤泥厚0.5m。积水压力和洪水的不断冲击,渣滓洞大门、围墙、配电房被冲毁,参观道路塌陷。由于事发突然,刑讯室内的老虎凳等刑具和140多件重要文献资料也被淹没、损坏。
白公馆后山的两股山洪顺山而下,泥浆、砾石,树枝、禾本科杂草堵塞排洪口,致使泄洪不畅。山洪涌向道路和停车场,一股山洪将白公馆入口处防护石栏杆冲垮;另一股将白公馆右侧的排洪沟沟墙冲塌,消防管道冲断。倒塌的大树斜压在白公馆屋顶砸毁原狱中图书室外部建筑。
白公馆停车场下的石拱形排洪道被冲塌,基垫层松动造成大面积地陷,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5m、深约15m的圆形大坑。山洪冲向公路,大量泥沙淤积在长达500m的路面,交通堵塞,部分人行道塌陷,车辆、行人被困。暴雨山洪冲断了松林坡连接步云桥的参观石阶,电杆倒塌;通往张学良、杨虎城展室的道路部分损坏;紧临小萝卜头展室的山体出现滑坡、地面出现裂痕;罗世文、车耀先展室后的山体大面积滑坡;蒋家院子秘密囚室围墙出现垮塌;中美合作所气象台配电房也被洪水淹没。杨家山、梅园等遗址及设施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统计,2007年7月17日发生的暴雨山洪、泥石流对歌乐山烈士陵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87.37万元,修复资金(包括市政设施)将达到3097万元。
灾后恢复
2007年7月20日,重庆市委召开常委会,把渣滓洞监狱旧址修复作为全市第一批灾后重建工程。7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渣滓洞集中营监狱旧址修复专题会议,决定由市筹集1000万元救灾款项。7月24日,市政府又专门从国资委筹集1200万元作为红岩联线灾后重建工作专款。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红岩联线渣滓洞监狱旧址等文物景点灾后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团核查灾情,实地勘察、调查成因,制定预案,及时落实救灾资金,迅速实施重建方案,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受灾景点的对外开放。2007年7月27日,白公馆重新开放;9月18日,渣滓洞重新开放。
灾后防治
发生在景区的自然灾害,其危害对象主要是景观资源、生态系统、旅游设施、道路和游人安全。风景区自然灾害防治不仅要保障旅游设施与游客安全,还要把景观和生态作为主要保护对象。除一般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治理灾害的土木工程措施与景观的协调。由于歌乐山烈士陵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价值之大是无法用货币估量的,应建立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防措施,严禁毁林、陡坡开荒,控制歌乐山娱乐项目开发力度,大力宣传,提高附近居民和游客对山洪、泥石流的防治意识。在不破坏自然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考虑工程治理措施。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战争背景
建设历程
位置境域
建筑布局
烈士墓
白公馆
渣滓洞
蒋家院子秘密囚室
黄家院子秘密囚室
松林坡戴公祠
中美合作所
缅怀活动
烈士名单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7.17”山洪
灾情经过
受损情况
灾后恢复
灾后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