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码头(ChaotianmenWharf),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被誉为重庆码头第一站,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一个
古码头,是重庆最大的水路运输中心。
朝天门始建于
西汉,乃重庆最早老码头。
南宋时,因皇帝圣旨逆流至此,地方官出城迎候,得名“朝天门”。其曾为大夏国水陆运输枢纽,明末是同川水驿网中心,清代设朝天陆驿。公元前314年秦灭
巴国后建朝天门,汉晋时成水运要冲,元明清时为水驿。1891年重庆开埠后设海关。1927年重庆设市后朝天门被拆毁。1949年“9.2”火灾使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1998年底建成“朝天门”和朝天门广场。2016年“朝天门”当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2021年5月底朝天门城门改造项目动工,原朝天门被拆除,2024年1月朝天门广场改造后重新开放。
朝天门码头分布着万吨级
长江游轮、观光游轮、轮渡等设备设施,在2024年
元旦期间朝天门轮渡线累计运行185艘次,发送游客22462人次。作为货运和客运的重要枢纽,朝天门码头连接着城市和外界,促进了重庆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
历史沿革
古代
朝天门始建于
西汉,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老码头。一种说法是在
南宋时期,
首都在长江下游的
杭州市(今杭州),皇帝的圣旨要传达到
重庆市,都是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最后到达朝天门码头,地方官员都要在出城门迎候,古时候皇帝为“天子”,故这座城门就此得名“朝天门”。曾是元末
红巾军将领
明玉珍建立的
明夏水陆运输的总枢纽;明末在此设朝天水驿,为同川水驿网的中心;
清代又设朝天陆驿。
是古代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中最大的一座,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古时朝天门主要的作用是“迎官接圣”,即上级有重要官员来
重庆市,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朝天门因此而得名。公元前314年,秦灭
巴国后修筑
巴郡城池时修建了
朝天门。汉晋时,朝天门码头成为连接汉沔和荆襄的水运要冲。元代在重庆朝天门设有朝天站水驿,明清时期为朝天驿。
近代
1891年3月1日,
重庆市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898年3月9日清晨,英国人立德乐驾驶“利川”号蒸汽
轮船出现在了朝天门码头,这是第一艘开进重庆的轮船,它也真正撞开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大门,此后外国
货船接踵而至。
1927年,重庆设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解决街道狭窄和交通拥挤问题,重庆开始进行近代市政建设,
朝天门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当其冲,成为在这一轮大拆大建中,第一个被拆毁的城门。
1937-1945年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迁都后,人员和大型设备,几乎都是通过长江水道运到
重庆市,第一站就是朝天门码头;在
宜昌大撤退中,近10万吨战略物资,3万多难民从宜昌沿着
长江而上,在600公里外的朝天门码头登陆,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川军出川抗日,大批热血男儿也是从朝天门出发。
现代及当代
20世纪50-90年代,
朝天门自古凭借天然的水陆交通便利条件,是重庆乃至
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和物资集散地。1959年,重庆朝天门有了当时标志性高层建筑重庆港客运站。1991年,37万平方米、15000多个摊位的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正式开业,不仅辐射
重庆市地区,还吸引周边多地商家,日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以上。
1996年,朝天门市场的年交易额近40亿元。1998年,修建
朝天门广场,之前剩余的老城墙全部拆除。2001年,朝天门市场交易额达80.06亿元。2005年9月,朝天门广场成为重庆市“零公里”
标志点,成为城市中心点的象征。2006年,市场交易额达200亿元,成为
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
2012年8月30日,爆破拆除了重庆港运大厦和重庆三峡宾馆2所地标性建筑;截止到2013年,朝天门码头水城范围既包括了传统的朝天门沙嘴码头(今4-5码头),也包括了朝天门沙嘴左边的嘉陵码头与沙嘴右边的月亮碛码头,能停靠3000吨级船舶的泊位共有16个,设有渝港3-10码头,多用于客运,两江旅游和起卸日用百货。
2019年9月6日,历经6年建设的
重庆市来福士广场正式开放购物中心部分,与
朝天门广场一起成为重庆
新地标综合体。2024年6月24日,朝天门建成当时全国最大高水位落差客运码头。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朝天门码头位于重庆半岛东南尖端,
长江水系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流。
朝天门位于
重庆市渝中半岛的尖端,
嘉陵江与
长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浩荡,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
地形地貌
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人行石阶沿山而上。朝天门码头的核心处于两江交汇之处,左侧是嘉陵江,右侧是长江。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于此注入长江。每当初夏
中秋节,碧绿的
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在此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朝天门码头所在的重庆半岛东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为160米,是市区最低海拔处。
气象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般情况下,嘉陵江和
长江的江水在朝天门码头处激流撞击,会形成独特的景观。嘉陵江的水相对较清澈,呈碧绿色;长江的水则较为浑浊,呈褐黄色。两江交汇时,清浊分明,犹如“夹马水”,像野马分鬃一样壮观。
然而,在洪水期,水位会明显上涨。例如2024年7月10日,
嘉陵江出现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大洪水,当日嘉陵江的首个洪峰平稳过境
重庆主城都市区。封面新闻记者在当天13时获取到的数据显示,朝天门水位为174.01米,水势落,但均未超警戒水位。
2020年8月18日,长江
重庆市段水位持续上涨,当日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的消息称,受
四川盆地强降雨影响,嘉陵江、长江重庆段水位将全线大幅超保证水位,重庆已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并进入紧急防汛期。
气温
朝天门码头年平均气温约在18℃左右。冬季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6℃至8℃之间,但由于湿度较大,体感可能偏冷;夏季炎热,极端高温可达40℃以上,每年7月和8月是最热的时段,此时在朝天门码头体感炎热潮湿。日温差相对较小,春秋季节日温差通常在5℃至10℃左右,而夏季和冬季的日温差可能会更小一些。
雾
重庆市有“雾都”之称,朝天门码头所在区域也经常出现大雾天气。雾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春季,尤其是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大雾出现的频率较高,平均每月可能有5至10天左右的大雾天气。浓雾会对码头的能见度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旅游船航行受阻,货物运输和装卸作业也不得不暂停或减缓速度,以确保安全。
交通接驳
重庆来福士广场购物中心无缝对接重庆三大CBD,与
轨道交通、公交、轮渡、索道相连。
朝天门—建设码头客轮航线采用可容纳300—400人的
轮船,从朝天门溯江而上,单程运行时间约1个小时,从建设码头顺江而下单程运行时间约40分钟。该客轮航线计划于今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开通,单日至少开行4趟。除渝中半岛之外,还将有效联动166舰陈列展、
建川博物馆、九龙滨江带、杨家坪商圈等。
功能作用
朝天门码头自古以来就是
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和物资集散地。到了
清代,
航运开始发达起来,全国各地的商贾人士纷至沓来。由于天然的水陆交通便利条件,朝天门码头成为了
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辐射范围不仅限于重庆地区,还吸引了周边湖北、
贵州省、
云南省、
四川省等地的商家,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繁荣景象。这一地位在古代尤为明显,尤其是在水路交通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朝天门码头承担了大量的货物和人员的集散功能。朝天门还是水运驿站的重要驿站。《经世大典•站赤》记载,自成都达江陵的水驿中,
重庆市设有“
朝天站”。
朝天门码头是重庆历史最悠久的老码头,也是
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它不仅是重庆水路交通枢纽,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朝天门码头成为了历史上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码头港口。这一地位使得朝天门码头在促进重庆与周边城市及长江沿线城市的交通连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元末以来,朝天门码头一直是水陆运输的总枢纽,明清时期设有朝天水驿,为同川水驿网的中心,
清代又设朝天陆驿,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区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朝天门码头位于
重庆市市的东北部,紧邻
嘉陵江与
长江的交汇处,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连接重庆与周边城市及长江沿线城市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朝天门码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
航运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通过岸线生态环境修复、山水城市建设、水污染防治等举措,朝天门码头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此外,朝天门码头还充分利用
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推动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加大力度治理船舶排气污染,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朝天门码头的环境质量,也进一步促进了其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发挥,加强了
重庆市与周边城市及
长江沿线城市的交通连接。
文旅信息
朝天门灵石
朝天门灵石又名丰年碑、雍熙碑、义熙碑,是朝天门两江交汇处沙嘴下
嘉陵江口的一片磐石,碑形天成,江水极枯时才得一见。因石上有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题刻《灵石社日记》,故被后世称为“灵石”。传说灵石出水是丰年之兆,灵石出水时,观看的人极多。巴县诗人
龙为霖“传闻雀跃走儿童”,周开封“市人如堵求辨识”“倾城争赴童与翁”的诗句都描述了当时争相观看
灵石县的盛况。但这“灵石”是通称,不是指具体某一石刻。灵石上共有题刻15段,记录了从
东汉建武年至清乾隆十九年间19个年份的枯水位。有史料记载的题刻内容共14段,时间跨度为东汉至明代,
唐朝题刻最多。“灵石”在唐代出水13次,宋代1次,明代1次,
清代4次,最后一次出水记录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此之后“灵石”未再出水。
2003年3月,
长江、
嘉陵江水位较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在朝天门沙嘴一带通过钻探和开挖探沟勘察灵石;2007年
重庆市文博专家继续前往
朝天门寻找“灵石”,结果均未找到。
三峡大坝蓄水后更无缘见到灵石出水了。
朝天门广场
朝天门广场建成于1998年,朝天门广场修建在朝天门码头的上面,远看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气势磅礴,因此朝天门广场也被称为重庆的"
泰坦尼克号",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两江交汇。到了初夏
中秋节,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
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也是网络上关于
重庆市最知名的图片之一“鸳鸯锅”。
来福士广场
来福士广场建成于2019年,来福士广场是一个集住宅、办公楼、商场、服务公寓、酒店、餐饮会所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整个项目寓意"扬帆远航"的重庆精神,诠释了"古渝雄关"的壮美气势。广场6座塔楼设计理念源于重庆的
航运文化,分别以350米及250米的高度,化形为江面上强劲的风帆,而项目设计的亮点是连接4座塔楼,位于60层楼高空,长达300米的“水晶连廊”,其晶莹剔透的玻璃构造,把公共空间及城市花园带到重庆的上空,身处廊桥内,重庆江景、山景将尽收眼底。
价值意义
经济
随着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
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中国的政治中心也由
长安、
洛阳市东移至
开封市、
临安区(
杭州市)、北京一线,这使
四川省同中国核心区域的交往路线,由原来北向的金牛道转为以东向的长江航道为主,促进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南宋,四川与长江中下游经济来往渐趋活跃,
重庆市经济地位有所提升,但宋末元初的战乱使得四川人口大减、经济凋零,到了明代才有所恢复,又被明末持续战乱破坏。
清代,大规模的移民开发与政府轻徭薄税政策,使四川人口与经济迅速增长,重庆城厢由明代的8坊2厢扩展至29坊15厢,
乾隆间经营
大宗商品的牙行达150余家。
这时国内统一市场初步形成,各经济区联系日趋紧密,以
四川省为核心的
长江上游经济区与中下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贸往来。
文化
朝天门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4年,秦将
张仪灭亡
巴国后修筑
巴郡城池时所建。明朝时,扩建重庆府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就是
朝天门。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是
重庆市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1949年9月2日,重庆发生火灾,整个城区化为一片废墟,朝天门附近2000多间房屋被烧毁。
旅游
朝天门码头是重庆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码头的两岸是重庆的繁华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码头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繁忙而有序。码头的周边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洪崖洞等。
在朝天门码头,你可以乘坐旅游船游览
长江和
嘉陵江,欣赏重庆的山城风光和江景。游船的类型丰富多样,路线也有多种选择。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可支配的时间,挑选出适合的游船与路线。在码头周边,还可以品尝
重庆市的特色美食,火锅、
冷锅串串、
酸辣粉等。美食不但味道极为鲜美,价格实惠,是重庆美食的代表。
2024年
元旦期间,朝天门轮渡线累计运行185艘次,发送游客22462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80.3%、386.2%。朝天门码头还完成了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这表明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得到了认可。朝天门码头利用科技驱动产业链的升级与优化,通过云信息中心的
大数据管理,实现“从码头到家头”的全供应链整合,线下门店与线上商城并行,以及社区家庭精准营销与科学管理。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影响力。
地区发展
朝天门码头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
重庆市老码头,位于
长江与
嘉陵江交汇处,独占重庆水路交通枢纽之利,是历史上长江上游和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码头港口。
清代以前,朝天门码头是道、府、县三级官吏恭迎圣旨、诏谕和
钦差大臣的地方,被称为
重庆市的“天字第一号码头”。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朝天门码头逐重庆渐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
重庆市的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在这水上门户——
朝天门。
朝天门码头是重庆最大的水路运输中心。作为货运和客运的重要枢纽,朝天门码头连接着城市和外界,促进了重庆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此外,朝天门码头还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游览,感受江城魅力,体验朝天门码头对重庆这座古城特殊意义。朝天门码头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盛之地。在古代,朝天门主要的作用是“迎官接圣”,即接待上级重要官员或皇帝的圣旨、诏谕。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天门码头逐渐发展成为
重庆市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不仅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也是游客体验重庆独特风情的重要窗口。如今,朝天门码头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交通、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除了作为游客游览的热门地点外,朝天门码头还承载着重要的水运功能,连接着
长江和
嘉陵江,促进了区域内的物资交流。
文化活动
早期阶段,朝天门码头是作为官府专用而存在的,“迎官接圣”是它的职责,直到后期,朝天门码头才对普通人群开放。自晚清起,通过
朝天门往来重庆城者,络绎不绝。而对于本地人,朝天门外的沙嘴还是公共活动的好去处,比如迎春一事,县令也积极参与。
乾隆《巴县志》卷十“风土”载:“正月
立春,先一日,县令迎春于东郊,在朝天门外。”
重庆市“两江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游客乘坐观光旅游船从朝天门游轮码头起航,船行于
嘉陵江和
长江之上,在江面上欣赏
洪崖洞、“
轻轨穿楼”等城市景观和两岸山水。近年来,“两江游”成为重庆水上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00万人次。“两江游”实名制从2018年11月1日起试运行,2019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按照规定,两江游船经营者应当要求购票人提供乘船人有效身份证件;通过互联网、电话方式购票的,购票人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乘船人有效身份证件信息。2024年7月,
重庆市“两江游”完成游客接待量28.1万人,为2023年同期的94.3%,为2019年同期的87.3%。其中,夜班客运量25万人,占88.9%;白天航班接待量3.1万人,占11.1%。夜班平均载客率86%,白班平均载客率29.2%。
争议
2024年1月,
朝天门广场经过改造重新开放后,重庆市民“疯狂吐槽”仿古城墙修得太高、太厚,难以看到两江汇合的完整景色。游客要么选择蹲下,要么踮着脚,才能从城墙中间的洞口处向外观望,引起不满。
相关事件
2021年11月26日,重庆洪崖洞客运码头开港运营。这标志着两江游和轮渡客运暂别朝天门码头,整体搬迁到
洪崖洞发班运行,朝天门码头进入封闭施工整治。
2020年4月8日,由
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朝天门五码头、十一码头两个岸电项目成功与船舶联调,将为停靠港口的游轮提供清洁、充足、可靠的电能。为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
长江沿线岸电全覆盖要求,大力推进长江流域重庆段“四地六点”共12个泊位的岸电建设。这12个泊位分别配置了1250千伏安的用电容量,可同时满足24艘游轮靠港期间可靠供电,预计年替代电量约1000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2280吨,减少污染物排放752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