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二级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组建的西安科技大学矿产研究所和1958年组建的西安矿业学院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学院现有4个专业(化学与化工、应用化学、矿物加工、能源化学工程),2个实验中心(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专业实验中心),3个研究所(煤化工研究所、矿产研究所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1 个陕西省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历史沿革
1994年:新材料工程系成立
1996年:新材料工程系实验中心(含:化学实验室、化工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矿物加工实验室)成立;“矿物加工工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点。
1997年:煤炭部煤科学教育高函字(97)41号文件的批复同意“化工工艺”本科专业
1998年:院系调整,由原新材料工程系和地质系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教研室合并组建材料工程系,同时“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在材料工程系招生。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化工工艺”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经申请转为引导性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0年: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授权点,同时“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博士授权点和陕西省重点学科。
2003年:经学校批准在原材料工程系化学教研室、化工教研室和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化学与化工系成立。“应用化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点。
2005年: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06年: “化学工艺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点;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陕西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举办“西安科技大学首届化学实验大赛”
2008年:化学与化工学院成立;“工科化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优势专业。
师资力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76名,其中专任教师54名,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16名,高级工程师6名。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占教师总数的97%以上。有校级教学名师3名,工科化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特色,理工相融,多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并在煤化工、精细化学品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工、化工新材料、洁净煤技术、矿物精细加工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多家大中型化工、矿物加工类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化学与化工学院实验中心由一个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和化工、应化、矿加三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其中临潼校区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雁塔校区实验室为大四学生、研究生和教师的科研服务。
中心位于风景秀丽的临潼校区,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由最初的一个工科类普通化学实验室发展到具有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以及高温室、天平室、光谱室、研究室等功能分室。
中心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450台件,固定资产600余万元。化学实验室1997年通过省教委基础课教学实验评估,2006年获“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集体多次获省、校级先进单位称号。
中心每年承担全校非化学类专业的普通化学实验教学;环工、材料、化工、化学、矿加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任务;承担毕业生、研究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验任务及教师的科研实验工作。每年开出的实验项目87项,实验开出率100%。中心现有在岗专职人员8人,实验教师13人。
学科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矿物加工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优势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含化学工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矿物加工工程”和“材料学”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矿物加工工程”博士点学科;有“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两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设计院、研究所、高等学校、部队和政府机关等,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建设成果
“十一五”以来,学院承担了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际交流基金,以及陕西省攻关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并参与了国家973项目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获国家级奖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40余篇,每年均有技术向企业转移,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关系。
2012年10月14日-19日,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与复旦大学化学系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联合成功承办了“IUPAC第8届国际新型材料及其制备会议暨第22届国际精细化学和功能高分子会议”。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执行主席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周安宁教授主持15日的开幕式,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苏三庆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向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会议展示了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师生的风采,宣传了学校、学院,有力的促进了化工新材料学科的发展。
煤层自燃火灾预测及防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葛岭梅(排名第四,2002年
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中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李侃社(排名第五,2006年
我国不粘-弱粘煤的煤岩组分及性质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葛岭梅(排名第四、1999年
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李侃社(排名第五、2003年
COPO树脂制备技术工业中间试验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周安宁(排名第一, 2006年
纳米粒子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贺拥军(排名第一, 2007年
学校专业
(本科四年)
本专业毕业生是具备化学工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在化工、材料、轻工、炼油、医药、能源、冶金、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及质量监督等工作。
一、专业内容及特色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化学工程学和化工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工艺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并在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工和工业催化等某一方面有所特长。
①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
掌握煤化学、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煤炭转化的国际国内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煤制油和一碳化学等方面有所特长。
②高分子化工
掌握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合成和聚合物改性技术等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并在高分子化工新产品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二、课程设置
①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与统计力学基础;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化学与化工中的应用;煤化学、洁净煤技术概论、煤化工工艺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等课程。
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或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坚实的化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必备的化工工程技术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有强烈应用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化工、轻工、能源、冶金、机械、医药卫生、农业、环境、商品检验等部门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制、商品检验、分析测试、电化学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
一、专业内容及特色方向
本专业的特点是化学与化工并重,主要学习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仪器分析、应用电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精细化学品研发、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等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具有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的模拟优化及革新改造、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析等基本技能,并在精细化学品、应用电化学、化学分析及产品质量检验等领域形成办学特色。
①精细化学品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分子设计、配方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合成原理、工业制备及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精细化学品在新材料、能源、信息、生物、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的前沿知识。
②应用电化学
掌握近代电化学关于电子和离子两类导体的界面结构、界面效应和电荷传递动力学规律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测量技术和研究方法;掌握电解、电镀、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防护等电化学应用科学技术;了解电化学科学和技术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
③商品检验与质量管理
掌握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现代商品学原理、商品检验的现代技术与方法和商品质量管理理论解决商品检验与质量管理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在化工和能源产品、食品、药品等的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所特长。
各方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均结合我校几十年来形成的地矿学科特色,融入能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矿山开采等领域的化学问题,并在此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
①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精细化学品化学、商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仪器分析、催化原理、色谱与荧光分析、化学电源、应用电化学、功能材料、天然产物化学、绿色化学等课程。
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计算机文献检索、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精细化学合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应用电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电路电子与自控实验等。
学院研究方向
煤基矿物功能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介绍方向在以煤、蒙脱石等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矿物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功能性复合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安宁教授等提出了将煤作为一种特殊烃源进行功能材料化利用的观点,系统研究了煤的聚集态结构和玻璃态转变特性,用掺杂试剂、溶胀剂等小分子物质探明了煤中大分子之间的非化学键相互作用,揭示了煤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特性。开发成功了煤基聚合物互穿网络(IPN)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及工艺(ZL94104380.0)以及以改性煤为光催化剂的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制备技术(ZL00113989.4)。成功得到导电煤基聚苯胺复合材料(ZL99115881.4)。开展煤基高性能吸附剂和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基础和应用研究。基于利用煤与废塑料共焦化的理论基础制备煤/废塑料共炭化材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吸附剂,取得一定实际应用效果。本方向已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已获得各类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共50多名。
煤基矿物功能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介绍主要研究人员有:周安宁教授,贺拥军教授,杨伏生副教授,张亚婷硕士。
煤岩组分纯化
煤岩组分纯化和洁净转化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洁净化转化理论和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煤微波协助化学脱硫研究,揭示了微波处理提高煤炭脱硫效率的机理。同时结合光催化作用预处理,研究了煤的生物与光催化耦合定向转化的方法和理论。揭示了煤的各种显微组分在自然条件下差异极其显著,提出了煤岩分组分分级洁净转化与应用的新途径,在煤的有控氧化、分子裁剪制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选择性超细粉碎、结合离心重力分离不同煤岩组分的分离方法及技术新工艺,成功分离出神府煤不同高纯组分,采用光/微波等场物理效应对不同煤岩组分分别转化利用,取得一定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微波辅助多步梯度溶剂抽提法,从煤中提取染料中间体、高分子单体及药物中间体的研究,在煤的微波辅助梯级萃取制备精细化学品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对陕西省,内蒙、新疆等地煤的洗选、深度脱硫和脱氮进行了系统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0多名。
煤岩组分纯化和洁净转化理论与新技术主要研究人员有:杜美利教授,杨志远副教授,王晓华副教授,赵世永博士
煤化工模拟
高分子材料及煤化工模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煤基聚合物材料、煤基导电和导热高分子材料、煤化工模拟仿真的课题。开展了合成煤基高分子材料的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要刊物上,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首次应用材料设计理念和计算机模拟手段研究了各种煤的结构,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煤结构认识的争议;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合循环经济原则的煤化工工程仿真实验室。深入研究了各种煤炭以及大豆蛋白等天然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原位聚合、共混合金化、相容化等方法开发出具有独特性能的煤基聚合物材料,对西部低变质高硫煤的材料化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完成了“煤大分子计算机组装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0多名。
高分子材料及煤化工模拟主要研究人员有李侃社教授,刘向荣教授,李建伟副教授,郭晓滨副教授。
煤系共伴生矿产
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方向主要研究煤系粘土矿物在分子筛制备、超细活性填料等制备方面的应用。采用先将合成原料(高岭岩)与一定比例的碱(氢氧化钠)均匀混合并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后再进行水热合成的煅烧-水热合成法,利用高岭土经加碱煅烧后能形成均匀且易溶解的硅铝酸钠固溶体的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4A沸石。利用煤矸石富铝的特性,以其为原料制得了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系净水剂,同时,利用SiO2残渣成功制得了介孔分子筛。进而以介孔分子筛为载体成功制备出TiO2/MCM-41介孔分子筛光催化材料和聚苯胺/MCM-41介孔分子筛导电复合材料。此外,在用SiO2残渣通过碱溶后制备MFS-16和MSU介孔分子筛,已获得突破性进展。以煤系蒙脱石为原料,通过钠化-酸化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高脱色性能的食用油净化用活性白土。以内蒙固阳镁基蒙脱土制备出高悬浮性钠化膨润土,静置2年无沉淀;在此基础上制备的化妆品用有机膨润土细腻光滑,其粒径达纳米(胶体)量级。目前,本方向已完成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10多名。
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要研究人员有王水利教授,梁耀东副教授,汪晓芹副教授,樊晓萍硕士。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建设成果
学校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