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龙镇,隶属
河南省荥阳市,地处荥阳市东部,东与
中原区须水街道搭界,南毗
贾峪镇,西邻京城路街道,北接
广武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荥阳市人民政府4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65.15平方千米。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属孝义乡。1983年5月,改为二十里铺乡。1994年10月,乡改镇,以“遇隆”谐音改称“豫龙镇”。截至2018年末,豫龙镇户籍人口为64494人。截至2020年6月,豫龙镇辖3个社区、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二十里铺村郑上路283号。
2011年末,豫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096元。2011年,豫龙镇财政收入1.1亿元,财政支出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9%、-42.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715万元,增值税4530万元,企业所得税836万元,
个人所得税3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5%、33.7%、142.3%、-3%。截至2018年末,豫龙镇有工业企业40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3个。
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属孝义乡。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属第六区(
二十里铺区)。
1956年1月,撤区设中心乡,分属二十里铺、赵村、槐林中心乡。
1956年10月,增划晏曲中心乡。
1958年5月,合并为二十里铺乡。
1958年12月,建高峰公社。
1960年3月,改为二十里铺公社。
1975年,建狼窝刘、寨杨郝寨、瓦屋孙、王庄大队。
1981年春,
京城古城址、留村、焦寨、赵家垌、楚寨、翟寨6个大队划入。
1983年5月,改为二十里铺乡。
1994年10月,乡改镇,以“遇隆”谐音改称“豫龙镇”。
2001年11月,狼窝刘、冯寨、平庄3个村民委员会划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豫龙镇地处
荥阳市东部,东与
中原区须水街道搭界南毗
贾峪镇,西邻京城路街道,北接
广武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荥阳市人民政府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65.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豫龙镇属平原地区,中部有檀山岗,地势略高,南北部稍低。豫龙镇最高点在王寨村西,海拔1882米;最低点在北部贺寨村,海拔118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1年末,豫龙镇耕地面积53万亩,为水浇地。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0年5月,张五寨、牛寨、
天王寺、贾庄、赵村、枣陈析出,归入
郑州市郊区须水公社。
1963年2月,二十里铺公社辖冯寨、茹寨、毛寨、晏曲、关帝庙、赵家庄、蒋寨、二十里铺、槐西、碾徐、王寨、南张寨、西张寨兴国寺、石柱岗计15个大队。
1993年2月,析关帝庙部分地置陈庄,析冯寨部分地置平庄、黑张,析碾徐部分地置樊寨、南柿园,共新增5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豫龙镇辖二十里铺、西张寨、翟寨、碾徐、樊寨、南柿园、槐西、楚寨、王寨、
京城古城址、南张寨、郝寨、赵年垌、兴国寺、瓦屋孙、石柱岗、赵家庄、东陈庄、
铜山关帝庙、蒋寨、罗垌、茹寨、毛寨、寨杨、晏曲、焦寨、刘村、黑张28个村民委员会,设有159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豫龙镇辖3个社区、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二十里铺村郑上路283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豫龙镇辖区总人口5.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00人,城镇化率20.8%。总人口中,男性25700人,占49.7%;女性26100人,占50.3%。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
回族3160人,占6.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9人。
2017年末,豫龙镇常住人口为52777人。
截至2018年末,豫龙镇户籍人口为64494人。
经济
农业
2011年,豫龙镇农业总产值3.6亿元,农业增加值2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4%。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蜀黍属为主。
2011年,豫龙镇生产粮食4万余吨,人均764
千克;其中小麦2万吨,玉米2.2万吨。
2011年,豫龙镇生猪存栏1.63万头,羊存栏5640只;家禽饲养量40万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
工业
2011年,豫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61.8亿元。以阀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加工、装备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拥有工业企业1032家,职工30000人;规模以上企业4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1.5亿元。拥有全国驰名商标3个,省优产品6个。
商业
2011年,豫龙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
金融
2011年,豫龙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亿元。
邮电业
2011年,豫龙镇电信业务收入800万元。
2011年,豫龙镇邮政业务收入590万元。
交通
概述
豫龙镇有
连霍高速、京珠高速过境;10国道、
中原西路,可直达
郑州市。
2011年末,豫龙镇主要道路有郑上路、荥泽大道、飞龙路、织机路、禹锡路。
2011年末,豫龙镇开通1路、3路和7路3条公交线路。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豫龙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809人,专任教师93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1925人,专任教师16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1201人,专任教师1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9.9%。2011年,豫龙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00万元。
科技
2011年末,豫龙镇有纺织印染丝光技术及收获机双层
鱼鳞病技术产品2个,荣获国家专利15项。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3个。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豫龙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7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8个,各类图书室29个,藏书13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32人。
体育
2011年末,豫龙镇有体育场地28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门球邀请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的村民委员会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豫龙镇有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45个,门诊部(所)65个;镇卫生院有病床40张,固定资产总值48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36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
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豫龙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7100人次。住院病人503人次,出院病人493人次。2011年,豫龙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10万。孕产妇死亡率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9‰、4.4‰、3.5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9400人,参合率99.4%。
社会保障
2011年,豫龙镇救助困难对象475户,1719人,支出22万元。其中救助孤儿16人、救助困难学生26人、大病救助83人,救助优抚对象36人。发放救灾面粉15500
千克、油135壶、棉被140条、救灾款11.8万元,救助人口242人。改造农村危旧房10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37人,支出14.4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251元,比上年增长25.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5户,人数1333人,支出183.1万元,比上年增长34.3%,月人均21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五保供养11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就业培训1800人,转移就业完成1800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177人,参保率达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豫龙镇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3万份。豫龙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台,固定电话用户7371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宽带接入用户5316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豫龙镇有供水管道2000米,自来水供给率100%;主街道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2000米。
供电
2011年末,豫龙镇设有供电站1座,2011年末,豫龙镇供电总量1.9亿千瓦小时。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豫龙镇有小花园2处,占地5亩,穿镇公路两侧花坛式绿化带5200米。
文化
地名由来
二十里铺村古名“遇隆镇”,镇政府驻此村,谐音为今名。
文物古迹
豫龙镇境内有春秋时期
郑国首都所在地京襄城村,
唐朝诗人
李商隐墓,明代武文王与张太妃合葬墓壁画唐代兴国寺
造像石刻,朱氏宗族图记碑柱,
关帝庙遗址商代晚期遗址等。其中,
京城古城址是
东周时期郑国都城,现存城墙1000多米,高3至8米,呈“日”字形,1986年被公布为
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商代晚期遗址位于关帝庙村西南,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
黄河南岸地区首次完整发掘的商代晚期小型聚落遗址。
代表人物
申不害(约前385~前337年)亦称申子,战国时期著名的
法家思想家。郑国京邑(今豫龙镇京襄城)人。曾为
郑国小吏,
韩哀侯二年(前375年)韩国灭郑,在韩为相十九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他还是著名改革家,所提出的官员考核制度,为后代君主选拔官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获得荣誉
豫龙镇被评为
国家卫生镇,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