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槭属(学名:Dipteronia Oliv.),
无患子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冬芽小,裸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有锯齿;
雄花和
两性花同株,排成顶生的大
复总状花序;萼片5,长于花瓣;雄花有
雄蕊8和1个退化子房;两性花有1个压扁的子房;胚珠每室2颗;小坚果全为阔翅所围绕。有小叶9-15枚。
金钱槭属是中国特有属,也是中国植物
区系中古老、孑遗的木本属之一,仅存两种,金钱槭和
云南金钱槭,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及西南部。居群小而分散,均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地质历史上金钱槭属曾有过更加广泛的分布范围,该属在北美自古新世起就有化石报道,直到
渐新世早期金钱槭属化石从北美消失,但是东亚地区却鲜有化石发现。2017年11月23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宣布,首次在云南南华发现了中国特有金钱槭属植物化石。
金钱槭属植物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15米。冬芽很小、卵圆形,裸露,叶系对生的奇数羽状复叶,每片叶子有7-15个小叶。花小,杂性,
雄花与
两性花同株,成顶生或腋生的
复总状花序;萼片5,卵形或椭圆形;花瓣5,肾形、基部很窄;花盘盘状,微凹缺;雄花与
雄蕊8,生于花盘内侧、花丝细长,常伸出于花外,子房不发育;两性花具扁形的子房,2室、花柱的顶端2裂,反卷。果实为扁形的小坚果,通常2枚,在基部联合,周围环绕着圆形的翅,形状很似古代的钱。花序呈伞形,顶生或腋生。花有五个萼片和花瓣;雄花有八枚雄蕊,而雌雄同体花有一个两室子房。果实为圆形的翅果,内含两个扁平的
坚果,被宽翅包围,随着成熟由浅绿变为红色。
金钱槭:
复总状花序无毛;果实较小,小坚果连同圆形的翅直径2-2.5厘米;奇数的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7-13枚,小叶长圆卵形或长圆
披针形,长7-10厘米,宽2-4厘米。
云南金钱槭:圆锥花序有很密的黄绿色短柔毛;果实较大,小坚果连同圆形的翅直径4.5-6厘来;奇数羽状复叶长30-40厘米,有小叶9-15枚,小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9-14厘米,宽2-4厘米。
云南金钱槭生于海拔2000-2500米的疏林中。金钱槭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中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不耐水湿。
2017年11月23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宣布,首次在云南南华发现了中国特有金钱槭属植物化石。该园研究团队通过对
云南省中部
南华县吕合盆地早
渐新世金钱槭属化石的研究,发现其在形态上与广布于北美的化石金钱槭完全一致,这是金钱槭属植物已知的唯一化石种。该项发现表明,3200万年前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有密切联系。化石记录表明,金钱槭属自渐新世早期从北美和
远东消失后,却在中国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中国植物
区系的特有成分,也就是说此属特有形成的时间可能在渐新世,从而为中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古老性提供了有力证据。已灭绝的金钱槭物种来自于北美西部的
中新世至早
渐新世地层。最古老的化石发现于
怀俄明州的联合堡组和
俄罗斯东北沿海的察加扬组。在早
始新世,该物种向北扩展至
俄勒冈州中部的约翰·戴组等始新世奥肯纳根高地地点。在中晚始新世期间,该物种向东南扩散至
蒙大拿州的鲁比盆地植物群和
科罗拉多州的弗洛里桑特组,而最后的发现是在早渐新世的俄勒冈州约翰·戴组上部的布里奇克里克植物群。同时,还在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32±1百万年前的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几个
金钱槭果实。
金钱槭属原先与
槭树(Acer)一同被归类于
无患子科,但随着
被子植物门系统发育学研究组(APG I及以后)的研究,枫树族被纳入无患子科作为枫树族,而金钱槭属则被认为是枫树的姊妹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