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Hubei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是经
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简介
中心设在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华中农业大学,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和
长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并融合
经济学、
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了运用跨学科研究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机构。中心下设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农村发展研究室、农村资源利用研究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室等机构。本中心充分依托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并紧密结合湖北农业大省、中部大省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特点,在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等)以及农村小康建设、食品安全、农产品生产优势布局、土地资源利用、农村社会保障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学院副院长、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决策支持顾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主任、岗位科学家
张俊飚教授。
中心概况
本中心为跨学科研究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机构,涉及
管理学、
经济学、
社会学等学科,下设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农村发展研究室、农村资源利用研究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室等机构。全中心现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55 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5人,讲师16人;校内兼职人员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在校内专兼职人员中,共有43人分别从
日本、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及
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高职称和高学历者较多,科研能力强。这支队伍精明强干,善于深入学术前沿,从事综合性、创发性的研究。在人员配制上,我们注意突出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交叉、边缘学科的优势和互补。我们聘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担任我中心的兼职教授和学术顾问。经过5年的努力,本中心的硬件设施具有相当规模。中心办公用房和资料用房,面积已逾500平方米。中心现有电脑25台,传真机1台,打印机12台,
扫描仪3台,复印机1台,服务器1部,网络交换器5部。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外,本中心还购置了更加专业化的图书资料1.5万册,中文报刊21种,外文报刊5种,使我中心专兼研究人员在借阅图书资料方面十分方便。
我中心以
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为依托,培养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中心每年出版一本关于湖北“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主办的内部刊物《湖北三农调研》目前已出版15期,围绕“三农”问题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并在人文社会科学与农业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学术委员会成员
副 主 任:
李崇光(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张安录(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王雅鹏(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江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马敬桂(
长江大学教授)、王雅鹏(华中农 业大学教授)、
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崇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陈池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邹进泰(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安录(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金隆(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宗煌(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游良志(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教授)、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科研与获奖
本中心合理配置科研
人力资源,坚持以“立足农村发展,服务地方建设”为宗旨,认真开展科研工作,寻找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确保每年获批国家级项目不少于5项。2007年以来,基地共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 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5项。如国家社科项目“
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农田生态补偿制度及效应研究”、“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政策研究——武汉城市圈实证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调查研究”、“建国六十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研究——基于组织与
社会互动逻辑的考察”、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等;国家自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福利变化
测度与福利均衡研究”、“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农业洪灾风险管理机制与调控体系研究:基于
长江中游平原的实证分析”等。自2007年以来,全中心已正式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
张俊飚的《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与《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与利用问题研究》、
王雅鹏的《
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探索性研究》、
何蒲明的《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研究》、
祁春节的《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及其博弈对策研究》、郑炎成的《中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吴春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罗小锋的《水旱灾害与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著出版后,引起了同行专家的称赞和关注。本中心以第一署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40篇,其中,CSSCI发表论文数350余篇。
张俊飚的论文“两型农业与湖北农业发展”、何坪华的论文“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号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陶建平的论文“粮食直补对稻农参与非农劳动的影响分析”、
李崇光的论文“
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问题与对策研究”深受同行专家的好评。李崇光、张俊、王雅鹏等发表的论文多次为《
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二次文献转载。
近四年来,专兼职人员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李崇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祁春节获教育部高等学校
人文科学概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崇光、
钟涨宝、王雅鹏、
郑炎成获湖北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俊飚、吴春梅获湖北哲社优秀成果
三等奖,
李同明、黎东升等获湖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雅鹏获
湖北省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心学者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人员聘任上实行定期聘任与考核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专职与兼职、校内与校外结合的高素质科研队伍。现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65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讲师11人;除此之外,中心还聘请了来自
美国、
加拿大、
台湾省等及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兼职教授9名。中心目前已形成稳定的科研与教学团队7个,其中包括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
中心专职科研人员中,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其中4人为经济研究室主任;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成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人入选武汉市“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成为湖北省省委
决策支持顾问;1人成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成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成为教材农业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以校内外兼职教授为补充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善于深入学术前沿,从事综合性、创发性的研究。
1.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李崇光
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李崇光、
张俊飚、
冯中朝、
祁春节、
王雅鹏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崇光、张俊飚、冯中朝、祁春节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张俊飚、张安录、祁春节、
钟涨宝、冯中朝、陶建平
5.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张俊飚、冯中朝
6.武汉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祁春节
8.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李崇光
9.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王雅鹏、
冯中朝、黎东升、钟涨宝
10.农业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
李崇光、
张俊飚、
张安录研究项目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建立至今,承担了大量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十一五”以来,中心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6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累计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项目涵盖了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与农村发展、农村改革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土地利用管理、农村中小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
2007年以来,中心研究人员在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newable Agriculture and Food System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和《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外,中心还出版专著30余部。
在中心研究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认可度和政策影响力的优秀研究成果。近四年来,中心专职人员共获得17项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教育部、商业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2项,
湖北省发展研究奖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了多种高层次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如“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经学者年会”、“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2011年年会”、“海峡两岸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环境、能源与粮食政策方略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以及“湖北省农村软科学研究会年会”等
学术交流
中心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
美国、
英国、
德国、
加拿大、
荷兰、
澳大利亚、
日本、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中心先后有20多名研究人员到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或进修深造,同时也先后邀请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中心每年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1-2次,接待国外或
香港电台学者20余人次。
七、学术出版物
中心每年出版一本关于湖北“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包括《湖北“三农”问题深思》、《湖北“三农”问题破解》、《湖北“三农”问题透视》等;主办的内部刊物《湖北三农调研》目前已出版23期,围绕“三农”问题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并在人文社会科学与农业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影响;除此之外,中心不定期编辑出版的《决策参考》,主要反映中心研究人员在研究我国尤其是
湖北省“三农”问题中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并报送中央和省部领导参阅。
人才培养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设有农业经济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以及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和客座研究项目。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农业经济理论、政策研究和经济管理人才。在全国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中心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名列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湖北省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
中心始终将研究生培养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培养效果。2007年以来,中心成员指导博士毕业生56名,指导硕士毕业生112名。通过将研究生吸纳加入到中心成员课题组,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80多篇。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提名奖各1项,
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2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2009年)1项。
咨询服务
近年来,本中心坚持以“立足农村发展,服务地方建设”为宗旨,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瞄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并积极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建言献策。2007年以来,中心累计向国务院、农业部和湖北省提供政策咨询报告12份,其中部分成果得到了包括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笔批示,并已转化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比较有代表性的参政批示包括:《湖北省生猪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湖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建议》、《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湖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促进湖北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