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国(TheRepublicofFormosa)是1895年5月23日至10月21日存在于
台湾岛上的短暂共和国。
其成立于
清代将台湾割让给
日本之后、日本军队接管之前。虽有时被称为东亚第一个共和国,然而在此之前,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于1777年成立,日本的
虾夷共和国于1869年成立。
台湾民主国于1895年5月23日宣布成立,同年10月21日日本占领
台南市后灭亡。
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
甲午农民战争为引子,
中日战争爆发。次年,清政府战败,派出
李鸿章为代表前往日本签订了耻辱的《
马关条约》,其中便有割让
台湾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一款。此举遭台湾百姓和清朝官员强烈反对。台湾乡绅联合起来,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要与台湾共存亡。清廷官员也纷纷奏请反对割让台湾,台湾
巡抚唐景崧多次上奏光绪帝要求拒签《马关条约》,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前赴抗日前线。
1894年4月26日,光绪帝下旨,要求“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同日,
光绪帝下旨任命陪同
李鸿章前往
日本签约的
李经方前往台湾,与来台的日本使臣办理交割手续。李经方以身体不适为由多次推诿未果,只能奉旨前往台湾。台湾的官员绅民知道已经不能指望清政府,开始自筹保台。
1895年5月2日,前工部
主事丘逢甲与台湾
巡抚唐景崧商议成立台湾抗日政府,定名为“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寓意台湾永远属于清朝,唐景崧出任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抗日义军统领,驻扎台湾的
黑旗军首领、总兵
刘永福为大将军。次日,唐景崧将相关事宜以电报告知清政府,称:“台民……今已绝望,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于五月初二日齐集衙署,捧送印旗前来。印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旗为蓝地黄虎旗,强臣暂留保民理事。”
1895年5月24日,唐景崧将宣言译成外国语并送至各国驻台领事馆,25日上午9时举行独立典礼,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
唐景崧被推为台湾民主国的大总统、
丘逢甲为副总统兼团练使,领导
义勇军。刘永福被推为大将军、
李秉瑞为军务大臣。台湾民主国制定蓝地黄虎的“黄虎旗”为国旗、刻有“民主国宝印”文字的国玺、以及建年号为“永清”,
台北市为首都。
1895年5月27日,日本近卫师团的主力部队与桦山
总督在
冲绳县会合后,即往台湾前进。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6月2日,清廷代表李经芳与
日本代表
桦木完成台湾交接。6月3日,狮球岭炮台与
基隆市相继陷落,民主国正规军战死者在200人以上。
6月3日败兵退入台北,引发纷乱。6月4日傍晚,总统
唐景崧化妆成老妇,带着银两逃出台北。6月6日,唐景崧搭上
德国商轮鸭打号,从淡水逃往
厦门市。副总统
丘逢甲得知唐景崧逃走,自己成了日军“头号”通缉要犯后,骂了“景崧之肉,其足食乎”之后也逃亡,据说将十万两白银的起义款项,卷款逃往广东嘉应。6月11日,泉州人
辜显荣代表
艋舺士绅迎接日本军进入台北城。同时,军务大臣
李秉瑞、
义勇军大统领
吴汤兴坚守岗位积极备战。
6月19日,日军开始南下进攻
桃园市、
新竹市。22日前锋部队占领竹堑城前后,开始遭到客家烈士吴汤兴、
姜绍祖、
徐骧等人率领的义勇军的游击式“壮烈反抗”。另外,在三角涌的隆恩埔、分水崙等地,日军分别遭到当地义勇军的包围伏击,死伤多达数百人。
6月26日,余众在
台南市拥立民主国大将军
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迁都台南,号称南都,设总统府于
大天后宫。为筹措经费,刘甚至曾经发行钞票与股份票。学者将刘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权称之为“台南共和”。到8月下旬,双方各自集结于八卦山一带。27日,日军开始零星炮击八卦山的抗日义勇军阵地。29日半夜发动进攻,历经八小时的激战,抗日义勇军失败。此役为
乙未战争最大的正面会战,史称“八卦山之役”。
1895年8月26日,日军攻陷台湾府城台中,提督陈尚志战死;8月28日,日军攻陷台湾彰化,义军首领
吴汤兴及
刘永福部将
吴彭年阵亡。8月30日,
黑旗军收复台湾大前林。9月2日,台湾义军再克苗栗,日军退人彰化城。9月11日,日援军抵
台北市,侵台日军总兵力达七八万人。10月9日,日军攻占台湾嘉义,义军首领徐雅战死。10月21日,日军攻占
台南市,台湾全境陷落。刘永福内渡。至此,台湾民主国彻底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