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村,广西灵山
烟墩镇村落,古榕村的名称如何得起呢,历代以来古榕以打鼓助兴等等,老人说因为经常去打鼓,那时打鼓很光荣,后来就改古榕村,鼓改为古,荣呢改为榕,古榕村发名称就是这样来的,之间存在很多年的历史
历史渊源
烟墩古榕村大鼓承铜鼓遗风,于明代后期演化而成。当时
大鼓用于传送战争信号和吼跑野兽,最初用水缸为鼓桶绷上牛皮而成,后来由于水缸易碎,声音韵律差,便演化用段木凿空制成。后来大鼓用于以示平安、祈福、驱邪、助兴、祭祀、体育竞技等
汉族民俗活动,一直延用。鼓形演化变大,宏亮的鼓声成为各村传送战争的信号,也利于吓跑猛兽,后来成了以示平安、祈福、驱邪、助兴、好年瑞景以及癸祀、娱乐、体育竞技等汉族民间活动
流传习俗
烟墩古榕村大鼓的流传已很古老,其大鼓风俗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日
除夕至正月的十五日
元宵节结束。
小军鼓呢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开始打了,每月农历正月时候,按照传统,各村大人、小孩都绷好
大鼓集结在一起擂打,到了晚上,村与村之间又互相邀着打大鼓,用晚上最空闲最能体现鼓声的夜空来拼鼓,为了表示友谊,天亮后村与村之间搬出家中的大粽、
粉利、腊肉互相祝贺一番,鼓手一般都是村中健壮的男人,有时统一着装,遇到天暖,也有赤膊上阵擂鼓的。元宵节结束,按照风俗怕误了农事是不能擂鼓的了。但当地习惯说法为了尽兴还是打送多一晚延至正月十六日晚才收鼓,场面最热闹,各村把大鼓抬到祠堂或社公、村中晒场上尽情敲打直至天亮,第二天便把大鼓放于屋中板炕或闲至的屋里,待来年再擂鼓。
这种风俗一直很盛行,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打大鼓的
汉族民间传说和故事。一种传说是流传在烟墩南部石瓯山脚下的石堆、凤山等村,从前有一种野兽叫“年”,其性情十分凶猛残忍,出没时常常吃人,当地为了赶走这种凶猛吃人的野兽,便以击鼓把野兽“年”赶走,并用鞭炮一齐驱赶;又据说因
大鼓的声音十分雄壮震撼,击鼓超声波发出的神威驱走各种“害虫”,甚至杀死。另一种传说在烟墩北部邓塘、六局一带,相传古时有一位武将出身的将领,十分爱好打大鼓,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除夕绷鼓打,打到正月十六日时,其妻子说:“春天已到,人们都开始做田工了,你怎么不开田工呢?总是以打鼓为乐”,后来这位将军便为当朝皇帝后,认为大鼓是一项对人增强体质、交流友谊的体育活动。为了不误农事又能开展娱乐活动,便把打大鼓定在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日至正月十六日止。这位武将皇帝平生十分爱武术,到后来延伸打大鼓,先扎红腰带,打大鼓有旺(皇)气,期间表演
汉族民间武术、舞狮子等,以示平安、祈福、辟邪的一种习俗,擂鼓好年瑞景、
五谷丰登大概便从此出了。
烟墩地处两广交界
南越国与西瓯、骆越人之间的分水岭,省与省之间仅隔一条
小山脉,所以明末时在烟墩圩岭顶上设了一个燃放狼烟报警的烽火墩台,战事或有重大之事,村与村之间用鼓声互相联络,防止外敌入侵或猛兽袭击,共同保卫家园。再后来战事少,猛兽没了,便演变成为过大年擂大鼓的风俗。发展到现代,打
大鼓便成为当地一种过大年或节日喜庆的娱乐活动。一是以纪念先祖的传统而开展擂鼓活动;二是一种体育竞技活动。三是节日喜庆活动。增加节庆浓厚的祝福气氛,20世纪集体年代,还用擂大鼓送公粮到公社,庆祝丰收年。有的村还用打大鼓送青年为祖国当兵服役的热闹场面,在当地擂大鼓是隆重喜庆的活动,是一种吉祥、祝福的好兆头。
制作方法
据考证,大鼓最早是用水缸为鼓桶绷上牛皮而成的,后来由于水缸易碎,声音韵律差,便发展演化用木凿制成。一般选用原生古老的樟木、
松属或者
楠木凿成鼓桶(鼓身)之后再蒙上经过磨泡制的生牛皮进行制作,形状决定
段木的高低大小,烟墩大鼓由鼓身、鼓脚、鼓梢、鼓垫(十字框、四方框)、鼓槌、牛皮、鼓钉和篾青片等组成,鼓身内腔决定鼓的声响大小,鼓脚占大鼓四分之一高,在鼓底口之下。鼓脚是固定鼓身并形成牛皮振动波发出的音频框架。烟墩大古榕村鼓一般鼓桶直径为1.2米,2.4米高,大的直径也有1.5-1.8米,高2米至3米的,大鼓的声音响与鼓的制作师傅的水平有关。鼓师凿鼓时是按照高度、大小选择段木料,段木料选好后,最好放到水塘浸泡1-2年才用于凿鼓,可防虫腐蚀。以段木上段入面凿鼓,凿镂鼓口入木三分要岩形,边框圆周厚度为3公分左右,沿直径中心点向下挖凿,鼓底要尖,凿铣挖成蕉花形,鼓桶大约占四分之三之后,便凿鼓脚,鼓脚分四只,分东、西、南、北平衡方向,鼓底中间开一小圆口通向鼓脚下进口,这样,一个大鼓便制作完毕。下一个工序便是绷鼓,预先准备好新的水牛皮或沙牛皮一张,成年丹竹80-100市斤,把牛皮铺放在铺有禾稻或软草的地面上,把大鼓腔(鼓口)倒立向下,沿大鼓口边周围大小裁定绷鼓的牛皮尺寸,把鼓钉按已锥好的牛皮钉口插入鼓钉形如单边圆周的蜂窝状。牛皮鼓钉一般用坚硬的老竹头按钉形状修成竹段钉。再用铁锥烧火红,按裁定的鼓面牛皮圆周边线锥破牛皮成牛皮钉口,把牛皮裁定口插入鼓钉,再放入水塘浸泡1-2个小时左右使牛皮半软才取出,这时间,可以破丹竹篾,用篾青绷鼓,绷鼓前先用蜡沿大鼓周围擦一遍,绷鼓时一样把牛皮放在地面上,把鼓腔倒立预先做好的牛皮上,然后用一对篾青在大鼓口圆周对角互绕着固定鼓面牛皮,用篾青固定牛皮时在向上的鼓脚上把两个鼓垫重叠绷竹过。固定
大鼓后,然后按照鼓腔口周围已插好的鼓钉圆周对角逐条鼓面牛皮钉上交绕着篾青绷鼓,直到篾青片绷完大鼓桶为止,然后用一条篾青片在大鼓桶与鼓脚之间的地方把已绷好鼓的篾青条绕大鼓一周捆绑好,这样绷鼓便完成了。绷鼓的篾青削如食指一样大小,接篾青时对角接,即用“塘角鱼锁”交接,这样才美观好看。绷完大鼓,再在大鼓脚鼓垫与鼓脚架中间按对角线打入鼓梢,鼓梢一般用坚硬的杂木段做成,鼓梢按鼓脚尺寸大小削修成扁形如斧头一般。鼓垫用柔韧的树木钉制四方框而成。再沿着鼓垫四个角打入鼓梢,先慢后快,打入鼓梢。待使大鼓口的牛皮鼓面绷到一定程序即匀称,把大鼓面直立,再用敲破的瓷碗片刮鼓面牛皮毛,刮完鼓面牛毛,再打急鼓梢,一边打一边试鼓声音,试鼓一般先用手试拍鼓面,大鼓绷紧后,再用鼓锤试敲,待到鼓声韵律逐渐悠扬广远,这样大鼓工序已完成。如果是新绷的
大鼓,要如此重复绷1-3次,鼓声才好听、才够响。绷完大鼓后,便是修制鼓棒一对,鼓棒长5-8寸,用硬杂木条修成,修制成的光滑的圆木条,也可用布或麻绳在鼓棒一头绕结成鼓槌。一般一面大鼓造价8000-20000元左右。
打法特点
烟墩古榕村大鼓打法也是很讲究的,烟墩古榕村大鼓的打法可分为:开鼓、正式打鼓、滚鼓、收鼓四种。第一种为开鼓:先开鼓,锣跟上, “喳唱,喳唱,”“唱唱唱,唱唱”……鼓与锣钹互相配合,鼓声慢,锣钹也慢,鼓声快,锣钹也快,左右手在擂鼓时,做到鼓声跟住锣钹,随鼓声由慢到快,进入正式擂大鼓,鼓棒在击鼓面之起时,有一种洪亮划空,振动人心的感觉。随着鼓声、锣钹相伴奏的结合,达到锣钹
大鼓喧天之时,逐渐进入正式打鼓。
第二种正式打鼓:大鼓按照开鼓后不停擂打下去,俗话说“打鼓望头锤”,鼓头锤开头好,鼓法不乱,有节奏,并根据大鼓发音的高、中、低音三种大鼓不同的鼓声,由慢到快在锣钹的伴奏声中逐渐进入正式打鼓,此时,大鼓已达到高潮,声音由近传远,鼓手使尽浑身力量,兴高采烈,鼓声振天介响,地动山摇,如果相同的鼓队,鼓捧一齐擂鼓,节奏划一,声威雄壮。当进入擂鼓最强烈之际,稍略变化便进入滚鼓(促鼓)。
第三种打法叫滚鼓(促鼓):当擂鼓到了一定时间,为了提起打鼓的精神,便进入滚鼓(促鼓)、滚鼓必须按照打鼓之后进行,有快、慢之分,滚慢鼓,声音最好听,一般滚鼓前先喱鼓才转上滚鼓,喱鼓就是把擂鼓速度提快并减轻打鼓的力度,节奏也不能停顿,滚鼓前队员都喊:“一、二、三”声,伴节奏,然后顺理成章完成滚鼓(促鼓)动作。也可从擂鼓的旋律进行滚鼓,每3—5分钟滚一次鼓。
第四种就到收鼓。收鼓是在滚鼓的后面,是在滚鼓进入最高潮,即将进入擂鼓结束之际,便进行收鼓,收鼓时,在滚鼓动作做完后,锣钹跟上,而锣钹从擂鼓开始到结束必须跟住鼓声去,收鼓鼓声如
雷电划空,戈然而止。
烟墩古榕大鼓从其鼓声和打法上除了有以上几点相同之外,分散于各村,各村之间的打鼓方法还是有所差别的。烟墩大鼓其鼓声相当特别、罕有。表面上看鼓桶笨重,不好看,但做工精细,鼓桶内的凿工相当讲究,其外形有皇者气派。打法也讲究,从开鼓到收鼓,每个程序都运气自如,手法灵活,尽管没有完整的鼓谱,各村鼓法有各村不同,当各村在擂拼
大鼓时,在互拼过程中,经过鼓手的调试和锣钹的伴奏后,鼓声、打法浑然一体,大鼓颤动出来的声音洪亮震撼,感染力特别强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