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蠼螋
蠼螋科动物
昆虫名,为革翅目,蠼科。分布在山东省、湖北等地区。寄主昆虫有小地老虎红铃虫蜗牛等,主要危害棉花等作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宽4.7毫米左右,黄褐色。头赤褐色,有光泽,头比前胸背板稍宽。触角淡黄褐色,25~29节,第一节最大,基部较细,长约为二、三节之和,第二、四节较小,约等长,第三节长约为第二节的两倍,第五节以后至第十七节逐渐增长,至末端逐渐变细,末端数节细长。前胸背板青褐色,有棕黄色背中线,侧缘平行,后缘弧形突出。菱状部缺,雄虫腹部由基部至末端逐节增大,深黄褐色,尾左右远离,尖端黑褐色。雌虫腹部尾端较狭,尾铗左右距离近,细长,左右同形,内缘有微齿列。雄虫尾铗内缘中央各有一短棘。前翅结合部黄褐色,两侧黑褐色。后翅发达,露出较长的翅膀,黄褐色。足淡黄色。
生活习性
黄褐蠼螋(Labidurasp.)展现出独特的生活习性,它们偏好栖息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如树皮缝隙、枯朽腐木或落叶堆下。这种对环境的偏好使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在能够提供遮蔽的地方。黄褐蠼螋具有明显的趋暗和趋湿行为,它们利用这些特性来避免天敌和寻找食物。
黄褐蠼螋的食性为杂食性,它们的食物来源多样,包括小型昆虫、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有助于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此外,黄褐蠼螋的繁殖行为也颇具特色,雌性具有护卵和育幼的习性,这在昆虫界中相对罕见,显示出它们对后代的投资和关怀。
黄褐蠼螋的生理结构适应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它们的尾铗不仅是防御工具,还是求偶和捕食的重要器官。在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利用尾铗进行威吓,甚至释放特殊的臭气来驱赶敌人。黄褐蠼螋的这些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共同构成了它们独特的生态位
分布范围
黄褐蠼螋作为一种蠼螋科昆虫,其分布范围广泛,主要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它们的地理分布从温带寒带逐渐减少,但即便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有它们的踪迹。在中国,黄褐蠼螋的分布较为普遍,已记录的分布地点包括北京、湖北、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江苏省、安徽、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等地。
黄褐蠼螋的分布不仅局限于中国,它们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全世界已知的蠼螋科成员接近2000种,这显示了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台湾地区,已知有42种蠼螋科昆虫,这进一步证明了它们在东亚地区的多样性和广泛分布。
生长繁殖
黄褐蠼螋(Labidurasp.)作为一种蠼螋科昆虫,其生长和繁殖方式体现了昆虫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们的生长过程属于渐变态发育,这意味着它们会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但不经历蛹的阶段。
黄褐蠼螋的生命周期开始于雌性成虫的产卵行为。雌虫会在适宜的环境如石下或土中制作巢穴,并产下多达90粒的卵。这些卵呈椭圆形,白色,通常被精心地保护和孵化。雌虫展现出高度的母爱,会不时清理卵表面,避免卵受到真菌的侵害或被其他捕食者捕食。
若虫阶段的黄褐蠼螋外形与成虫相似,但体型较小,尾铗细弱,呈尖钉状。若虫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除了增大个体和增加触角节数外,它们的形态特征与其亲本相似。在这个阶段,雌虫会将食物带入巢内喂养美国白灯蛾,或吐出部分它们自己取食的食料供幼虫食用。
随着若虫逐渐长大,它们会开始分散开来,此时母性蠼螋会逐渐减少对它们的关注,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潜在的食物上。黄褐蠼螋的成虫具有较长的寿命,它们在成熟后会进行交配和繁殖,雄虫拥有两根阴茎,这是一种独特的适应性特征,可能与它们的繁殖策略有关。
黄褐蠼螋的繁殖行为不仅涉及到生理上的适应,还包括行为上的复杂性。例如,雄虫在求偶期间会展示特定的行为来吸引雌虫,而雌虫在选择配偶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繁殖成功后,雌虫会产卵并继续它们的护卵和育幼行为,确保下一代的生存和繁衍。
参考资料
蠼螋 .中国生物志库.2024-08-26
蠼螋 .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2024-08-26
那些不期而遇的虫虫们---蠼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4-08-26
蠼螋 Labidura riparia.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