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初
中国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
陈壁初,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现为中国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揭阳市园艺家协会副主席、揭阳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他精通书法、园艺和佛学,是一位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富有爱心的老人。在他创建的“综艺园”之一隅,有一副对联:“壁立千仞金刚骨,初衷不改济世心”。这是对陈壁初先生的人生写照。
人物轶事
呕心沥血创建名园
陈壁初历经“文革”洗劫,一贫如洗,在穷途窘境之中不甘沉寂,想尽自己所能干一番事业,为社会、为群众做一些有益的好事实事,毅然于1983年租赁了昆安村位于胶州市河畔1亩多地,亲自设计,亲自施工,一切从简,以疏篱为墙、蓬为屋、柴扉篾壁、竹椅木床,尽管简陋,却充满着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1998年,“洽园”15年租赁期限将满,陈壁初审时度势,认为扩建、改建“洽园”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当地党政及上级国土部门的支持下,按照程序购下“洽园”原有面积地皮。次年,再次购买了与“洽园”相邻的土地约5亩。随后,陈壁初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热情支持下,筹集资金,拉开了扩建、改建洽园的序幕。初夏的蝉声中,第一道建筑物——“观妙闻绍庐”拔地而起,为纪念陈壁初的师祖宋禅祖师及师尊宽豪和尚,首层佛厅命名为“报德精舍”。接着,以“观妙闻绍庐”为中心,围建碑材,自成一格,命名为“园”。不久,与“祗园”相配套的“斋堂”、“藏珍阁”及“祗园乐苑”相继竣工。“林则徐纪念阁”也相继落成,与“景贤桥”、“思源井”、“芳名榜”等互相映衬,相形益彰。2005年,“功德堂”、“藏书楼”一气呵成。
经过近5年时间的辛勤营建,昔日简陋的“洽园”变成了环境幽雅、格调清新、别具一格的园祗——“祗园”,陈壁初如燕子在春天里筑巢般,日夜奔波,额刻皱纹,两鬓染霜。但经过此番磨练,使他像高山顶上的苍松般,老而弥坚,绿意盎然。
近几年,“祗园”又扩建了“大成先师纪念阁”、“三清道祖纪念阁”、“咀华阁”、“增慧阁”、“敬老堂”等,配建了“赏芳亭”、“初日亭”,修建了莲池及“漪澜桥”等,规模日臻宏大,世界环境日臻完美,风格日臻成熟,闻名前来游览者日益增多,声望逐渐树立起来。在各方友人的极力建议下,整个园苑被命名为“陈壁初综艺园”。
游览过“陈壁初综艺园”的各界人士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文化之园、和谐之园”。何谓“文化之园”?藏珍阁里,收藏玉琢、石刻、木雕、瓷塑,古今书画,珍品罗列,翰墨噙香,艺术气氛之浓郁,令人心旷神怡;西安碑林博物馆丛中,百余方碑刻,上自各级领导手书,以至艺苑老宿、书坛精英墨金,书体各异,神采飞扬,名句格言、佳联妙对,陶冶情操,弘扬国粹。何谓“和谐之园”?早在几年前,这里便是普宁市佛教协会、普宁市盆景协会、中国书画协会揭阳办事处等社团组织的驻地,在这里,各界园艺精英切磋园艺技巧,塑造作品,展示才华;在这里,陈壁初以文会友,以德结朋,斟酌书法,潜修墨艺;在这里,宗教界人士从佛学禅理谈到丛林趣闻,从六祖慧能故事谈到地理奥妙,从天文历法谈到世间百事;在这里,每周末的“祗园乐苑”鼓琴和鸣,琴弦爱好者及潮剧演员相继登台献艺,余音绕梁,清韵袅袅,陶醉了来自周边乡村的数百观众,掌声、喝彩声声声入耳……一杯清茶品天下,半曲琴弦弹古今,“综艺园”的个中底蕴,岂止“文化”、“和谐”之誉!
铮铮铁骨 弘扬忠义
陈壁初先生青年时期在惠来县城东山小学教书时,有缘结识了与东山小学相邻的永福寺修持释宽豪和尚。每有闲暇,陈壁初便到寺中,随侍于宽豪和尚左右,诵读经文,探研佛学禅理,攻习玄学、地理,研修书法、诗词格律,学习杏林医道……此后,陈壁初医术大有长进,他在组织的批准下,离开教坛来到华陇卫生站从医坐诊,用“杏林妙术”医治了众多的农村病患群众,受到惠城、华湖、东陇一带群众的啧啧称赞。“文革”开始后,宽豪和尚被划入“黑五类”,被捕入狱,有关方面胁逼陈壁初与其师傅划清界限,并列举其师傅的罪状,陈壁初一身正气,慷慨陈词:“豪师一生以善为本,做的是善事,行的是善举,造福乡梓,这是群众有目共睹的事实,难道这样的人也该批判?”陈壁初刚刚铮骨,中华民族的“孝义”美德,淋漓尽致地在他身上体现。然而,正因为他“思想顽固”,故被判罪入狱,拘禁于梅州监狱。
在压抑、沉闷、枯燥的囚牢里,陈壁初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顽强地面对现实。狱方了解到他懂得医学,有过从医经历,安排他到监狱卫生室,他凭借岐黄之术,处处与人为善,不论是犯人或者干警家属前来诊治,他都尽心尽力尽职诊治,一时好评如潮……
1980年,随着“文革”的结束,陈壁初被平反昭雪,回到故乡洪阳昆安村。此时,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上山砍柴自制了一副“眠床”作为晚上安身之所,次月闻知朋友的弟弟结婚,他毅然将眠床作为贺礼双手拱让,令朋友感激万分。如今,那位朋友每当谈起30年前陈壁初送眠床的义举,仍然会万分感叹地说:“陈壁初心地之善及为人之慷慨,由此可见一斑。”
陈壁初为人处事,讲究“忠”和“义”。他经常品读朗诵文天祥的手书《正气歌》,并时常向友人、后辈们讲述文天祥的故事,他说:“文天祥的诗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忠义美德。忠,就是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义,就是要保持民族气节。作为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于国、于民族一定要存忠,于人、于世事一定要守义。”
陈壁初在“综艺园”中创建林则徐纪念阁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学习林则徐的民族精神,弘扬民族大义,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不懈努力。
扶贫济困铸大爱
从“洽园”到“祗园”再到“陈壁初综艺园”,陈壁初以此为根据地,大兴义举善举,助弱扶贫,抚孤济困,美名远扬。
连续10年来,每年暑假,陈壁初在“综艺园”中举办“青少年书法培训班”,邀请书法专家为青少年讲授书法艺术,所有学员,免费听课,免费食宿。慕名而来的青少年,不必为学费担忧,更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劳,只需一心向学,喜欢书法的,临池研墨;爱好园艺的,修枝、玩石、雕泥;对国画情有独钟的,就临描写生。
在陈壁初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不管是贫是富,是聪颖还是愚钝,只要他来到这里,我就有责任悉心调教,不仅启发他们的艺术追求,而且启迪他们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
陈壁初怀着慈善之心,满腔热情地感化、引导孤儿树立生活信心,振奋精神走好人生道路。少年许涛,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而成为孤儿,如一叶浮萍在社会中流浪。被陈壁初收养后,恢复了身心健康,学到了一技之长,后随姑丈到外地修车,扬起了生活之帆。
此外,陈壁初对贫弱者,多次捐款相助。赤岗镇西村有为农民捡到一名弃婴,右肩生有一个大肿瘤,农民家贫,无钱为弃婴治病。陈壁初闻之,送去医疗费,弃婴经过20多天的治疗后,平安出院。10多年前,一位有先天缺陷的女婴被丢弃在广太卫生院,一位好心的农民收养她,陈壁初获悉此事后不仅自掏腰包,还动员有关慈善机构共同救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医治,女婴终于恢复了健康。
数年来,洪阳镇有几十户特困户,每月都得到“综艺园”的救助,每户每月一包大米、一瓶花生油,物质虽少,但却蕴含着陈壁初的殷殷心意。
陈壁初倡导和施行的善举远近闻名。连续22年来,他每年夏季在“综艺园”门口免费供应24味凉茶,供过往路人解暑;连续10多年来,每年7月和12月购买大米等物资,到洪阳、葵潭镇等地村庄慰问贫困户。此外,他还在“综艺园”里创办医寓,长期为前来看病寻医的病人免费诊疗,免费提供药品。
诸如此类的善举,陈壁初究竟做了多少件?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若有问及,他仅仅是十分平淡地说:“在人家需要帮助时,只有尽力而为才能对得起天地良心,至于帮助了什么人,做了多少事,我从来没有去记住它。”
综合评价
熟悉陈壁初的各界人士,无不称赞他“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从“文革”受迫害入狱10年,到平反昭雪后的30余年,陈壁初无不以惠泽社会、造福百姓为追求目标,其高风亮节之情操与虚怀若谷的思想境界,让人们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
陈璧初:不忘初心 德如美玉.揭阳新闻网.2024-03-20
目录
概述
人物轶事
综合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