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朱自清创作散文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1948)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背影》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南京北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背影》最初在《文学周报》发表,后被朱自清的散文集收录。曾被多家教材选用,但在1951年被《人民教育》拒绝。在1952-1978年间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消失,1980年重新被收录。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课程改革,它再次受到重视,被多家语文教材选录。
朱自清的作品《背影》影响深远。他的作品风格清丽,关注社会问题,从主观抒情转向客观记述,注重呈现异域风情。这种转变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交融,对后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创作背景
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后,他的父亲也不再担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一职。在处理完祖母的丧事后,父子二人一同前往南京。在那一年,朱自清20岁,父亲送他上了北去的火车。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令朱自清深感感动,这份记忆长久地留存在他的心中。几年后,当朱自清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时,父亲的影子仿佛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令人难以忘怀。1925年,有感于世事的变迁,朱自清写下了这篇文章。
出版历史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最初发表在《文学周报》第200期(1925年11月22日)。1928年10月,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出版,并命名为《背影》。
1930年由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越南语教科书第三册首次将朱自清的《背影》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在1950年之前,《背影》的地位相对稳定,被多家教材选用。然而,到了1951年,关于《背影》教学的争议引发了对它在语文教材中的合理性的质疑。最后,《人民教育》以编者按的形式全面否定了《背影》。从1952年到1978年,《背影》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消失。然而,到了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大第二附中“中学语文试用教材编写组”的初中实验课本语文中又重新收录了《背影》。此后,它重新进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中学语文》。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背影》再次受到重视,被多家语文教材选录。
作品原文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市,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区,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柑橘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蜜橘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柑橘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作品鉴赏
语言描写
在《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就像一座沉默的高山,既有男性的坚忍和刚毅,也有作为父亲的柔情和温柔。作者没有大段描写父亲的语言,这种简练的语言描写与文章简约、清秀的文风相一致。同时,这种简短的语言也与父亲大爱无言、深沉无言的形象与性格极其符合。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却将全部的爱放在行动中。这种写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了父亲默默的爱、深刻的爱和浓烈的爱。
面对家庭的困厄,父亲心中是焦灼的。但是,在“我”和家人的面前,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用安慰和鼓励的话语表达他的冷静和豁达。他只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有事在身的情况下,父亲还是决定要亲自送“我”,在父亲的心中没有比送“我”更重要的事情。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虽然“我”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在父亲的眼睛里“我”永远是当年的小孩子,一句“不要走动”足以见对“我”的叮咛和挂记。“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是舍不得“我”的,但是只有这样一句看似平常的话,来宽慰“我”,来掩饰他内心的不舍。全文关于父亲的语言描写简单概括可用这样八个字表述:简短真挚,处处有情。
无需语言赘述,已经字字有情。在寥寥数语的语言描写中,力透纸背地彰显了父亲在面临困境时的坚强,突出表达了对于“我”早年的不理解父亲的行为和情绪,父亲不争不辩,只是默默的关心和关爱“我”,一个坚强又柔情的父亲形象通过简短的文字得以展现。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背影》中最为精彩的笔法之一。朱自清的祖籍是浙江省,在浙江,“橘”有着祝福和吉祥的寓意。
在车站送别时,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这一动作,一方面显示出他对“我”的关爱和惦记。他知道“我”路上可能会口渴,备些水果可以解渴。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父亲仍然对“我”不放心,始终关怀备至。另一方面,当时“我”要乘坐的火车车程漫长,父亲担心不已。他为“我”买橘子,其实也寄托着对“我”的祝福和希望。他希望“我”能够平安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文中描述车站送别的场景时,父亲跨越栅栏为“我”买橘子的画面成为了全文最感人至深的瞬间。“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中,“探”“攀”“缩”“倾”等动词,生动描绘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动作。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为了能给儿子买到橘子,他不顾一切,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作者用精准的笔触和简练的文字,刻画了一个充满父爱的形象。他没有使用过多的渲染或情感铺垫,而是通过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饱含父爱柔情的画面。在攀爬站台的艰难过程中,父爱显得尤为深沉和真挚。这幅无声的画面让读者深感父爱的伟大,不禁泪目。这样的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细节描写
背影是《背影》这篇散文的灵魂,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父亲的四次背影展开,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彰显了文章的质朴和简练之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背影》通篇干干净净,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处处体现了纯净的人间大爱之美。
第一次背影出现在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由。
第二次背影出现在车站送别的场景:“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为“我”买橘子,攀爬站台的艰难动作让“我”感动得流泪,使“我”深刻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和爱。
第三次背影出现在父子分别的时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父子分别之时,想起家境的颓唐,想起父亲对“我”的呵护,“我”的感念与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次背影出现在“我”读父亲来信的时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展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
四次背影,从内容到结构,从写法到表达方式,处处彰显了作者的真情。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从最初的埋怨、不理解到懂得和珍惜,通过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得以展现。背影是文章的写作线索,也是文章的感情线索。在背影、泪、背影、泪的往复中,文章的情感在不断升华,感情在不断升温。作者在细节描写中,书写了对父亲的愧疚之心,表达了对父亲的珍惜之情。这种情感不仅打动了作者自己,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借助描写提升文章内涵,立足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简约干净的描写彰显了作者的写作功底,更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打动人心的永远不是生动的技法和高超的技艺,而是蕴在写作技巧之后的真挚情感。带着一颗触摸世间最美的感情的心,踏上一段最美最深沉的父爱旅程,在晶莹的泪光中父爱如山,静水流深的大爱之情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感受到了父爱的无私与真挚。
父子情感
《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与其所描绘的父子情感错位紧密相关。这种错位正是现实生活中父子关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五四时代新旧思想碰撞下,父子对亲情理解的差异。父亲的传统父本位思想与儿子追求个体平等自由的理念产生冲突,使爱与矛盾并存。然而,《背影》中的父子亲情并未因隔阂而分裂,随着时间的流逝,亲情的裂隙逐渐弥合,父亲主动化解矛盾,儿子体会亲情的可贵,最终完成亲情的回归。这正是《背影》作为经典所蕴含的深意。
作品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凭借19首粤语新诗崭露文坛,又以散文创作和文学评论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是诗人、散文家,也是学者,更是斗士。谈论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谈散文,谈散文不能不谈朱自清,谈朱自清不能不谈《背影》,朱自清以其散文创作的实绩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尤其以一篇《背影》影响了几代人,甚至还会继续影响下去,这在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现象。
朱自清的散文成为“五四”时期现代散文的代表,不仅因为他熟练运用欧化白话,更在于其文章蕴含的现代精神。他的作品风格清丽,以抒情为主,同时指摘时弊。在留学英国期间,他写下《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客观记述景物,避免主观抒情,更注重呈现欧洲诸国的风土人情。这种创作观念的转变从“意在表现自己”到“客观写作”,最终选择“雅俗共赏”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交融,以及时代印记。
作品评价
郁达夫评价朱自清的作品,如《背影》等,不仅充满真挚情感,独特的视角,而且语言优美,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对《背影》的评价是:“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吴晗在《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中评价:“《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创作新诗,并在192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毁灭》,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他成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并转向散文创作。1928年,他出版了散文集《背影》,从此成为著名的散文作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撰写了多篇具有革命观点的论文,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毛主席曾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颂扬。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出版历史
作品原文
背影
作品鉴赏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父子情感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