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志》是一份记录东林书院历史的重要文献,其成书过程历经多个版本的修订和完善。最初的版本由
刘元珍编纂,
高攀龙撰写序言,随后经历了多次补充和修改,最终在清朝
雍正年间形成了目前的版本。
东林书院创建于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知名学者
杨时长期讲学之地。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宋南剑州将乐(今
南平市将乐)人。因他世居
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之下,故学者称其为龟山先生。杨时是上承二程洛学,下开福建闽学的著名理学家。也是“道南”系理学传播大师和重要关键人物,被尊为“程氏正宗”“洛闽中枢”。明朝时期,
顾宪成等人在此基础上重建书院,并将其命名为东林书院。书院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影响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明末,东林书院成为了政治舞台的一部分,其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反对朝廷的不当行为。他们的努力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局,也为后来的历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东林书院志》的编纂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由
刘元珍遵照顾宪成的要求开始编纂。然而,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东林党人的迫害,修志工作一度中断。直到清朝初期,严珏等人继续收集史料,完成了第二版的编纂。此后,高汇旃及其后代继续完善志书,最终在
雍正年间形成了包含丰富内容的第四版。这一版本由许献、高廷珍、高陛等人主要负责编撰,收录了自宋至清雍正年间有关东林书院的广泛史料。
《东林书院志》作为一份重要的地方文献,详细记录了东林书院的发展历程、人物事迹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全书分为22卷,涵盖了一系列主题,如建置、院规、会语、列传、祀典、公移、文翰、典守、著述、轶事等。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书院的精神传承,也为现代对书院的修复和展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东林书院志》的早期版本流传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印刷版逐渐减少。
咸丰年间,志书的木板失传,导致印刷品更加珍贵。光绪年间,赵启等人通过多方努力,重新刻印了这部志书。尽管如此,由于文献的缺失,对于原书中有残缺的部分,只能保持原样,不做臆测性的补充。进入20世纪,即使在北京的书店,《东林书院志》也是罕见的书籍。